張莉莉
摘 要:高效班級管理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接納班主任;二是尊重學生差異,因人而管;三是在管理過程中公平公正,對所有學生做到一視同仁;四是把握好尺度,進行合理懲戒。
關鍵詞:高效;班級;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3-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9-0025-02
班級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影響很大。班級管理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懂得利用一系列的策略來提升班級管理效果,喚醒學生的成長活力。也可以這樣說,一個融洽、向上的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基礎。
因此,如何落實管理策略,強化班級管理效果就成為每一位班主任要思考的問題了。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班級管理實踐,談一談高效班級管理的幾種策略。
學生如果在內(nèi)心認可班主任,那么在無形中就會提升班級榮譽感,并外化到他們的行為當中。特別是目前的小學生,他們在家中大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無論是自理能力還是與人交往能力,都比較弱,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比較突出。如果我們不能與學生形成一種融洽的關系,讓學生從內(nèi)心喜歡自己,那么我們的教育將會變得蒼白無力。特別是有的學生逆反心理比較強,一旦他們對班主任產(chǎn)生逆反心理,那么就會在班級里搗亂,就會給班級管理帶來無窮的麻煩。有時候,我們用強制手段來壓制學生,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出現(xiàn)班主任無法控制的局面。
學生渴望被尊重、被認可、被愛護。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他們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關懷與愛。當學生產(chǎn)生這樣一種心理時,他們就會與班主任建立更融洽的關系。所以,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生交朋友,成為學生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肯定學生身上的點滴進步,讓師生形成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這樣,才能慢慢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減少學生的逆反心理。
首先,班主任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要有讓學生尊重的行為。同時,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有時候班主任不合規(guī)矩的言行被學生模仿了,就會產(chǎn)生非常不好的效應。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向自己學習,才能讓學生在模仿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行為觀。
其次,要真心關愛學生。只有真心關愛學生,才能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才能讓學生感受來自班主任的濃濃愛意。比如,在做課間操時,班主任站在班級隊伍前面,微笑地觀看每一位學生的動作,或者直接走到?jīng)]認真做操的學生旁邊,輕輕提醒。這樣,不認真的學生就不會有一種懼怕心理。平時,當有學生學習用品掉到地上時,我并不是讓學生自己拾起來,而是悄悄地撿起來放到學生的桌子上。這樣,我就會換來學生一句美美的“謝謝”,這就是心與心的交流。這樣能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默契。即使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我們也要有一顆寬容之心,用愛幫助他們改掉身上的壞毛病。這樣,班級才會更具凝聚力,班級中人與人之間才能更和諧。
最后,要學會贊美學生。小學生受年齡特征的影響,他們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別人夸自己。也可以說,教師的贊美是學生成長最好的養(yǎng)料。比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叫王輝,平時非常調(diào)皮,更管不住自己的行為,所以給班級管理帶來了許多麻煩,幾乎每天都會有教師來我面前告他的狀。我一開始采用的是高壓政策,不允許他這樣,不允許他那樣。我在班級里時,他可以老實一會兒,但當其他學科教師來上課,他就閑不住了,讓我非常頭疼。一個偶然的機會,那天下著大雪,教室前面的走廊里滿是積雪,我發(fā)現(xiàn)王輝同學自己拿著打掃工具在清理積雪。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當時調(diào)皮地說:“太滑了,我剛才差一點摔倒,所以我把它清理后就不會有同學摔跤了。”當時班級里已經(jīng)有許多同學了,他們?yōu)槭裁礇]有清理積雪呢?于是,我就抓住王輝的這一個行為,在班級里大力渲染,一連幾天都在班級里表揚他。沒想到,我這幾天的表揚,竟然起了作用,這幾天沒有科任教師來告他的狀了,也許這就是夸贊的作用。之后,我細心觀察他的行為,及時表揚。慢慢地,他喜歡與我交流,行為也變得越來越規(guī)范了。所以,我們要把贊揚送給每一個學生,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點滴進步,并把其放大,讓學生享受在愛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覺到自己是能行的。這樣,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融洽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也越來越順手了。
每一位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與家庭教育的不同,造成了他們不同的個性。對他們的管理需要區(qū)別對待。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提倡因材施教,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因人而管,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才可以讓班級管理達到最優(yōu)化。
比如,我班有一個性格非常偏激的學生,在課堂上,他一會兒把自己的頭發(fā)扎成幾個小辮子,一會兒在桌子上弄一桌的墨水,每天手上都是臟兮兮的。有時候老師讓他停止這樣的行為,他非但不聽,還反駁老師。許多家長都來學校找我,要求不讓自家的孩子與他坐在一起。對這樣的學生,如果我們還是以一種說教的方法來管理,是行不通的。接手這個班的時候,我首先觀察他的行為。通過幾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無論是給自己扎小辮子,還是把墨水弄一桌子,其實就是想表現(xiàn)出自己的美,因為他喜歡畫畫。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我專門為他準備一張桌子,課余時間就把他帶到這張桌子前,讓他畫畫,有時候我也參與指導。天天如此,有時候他不想畫了,更不想擺弄自己的頭發(fā)時,我還是“鼓勵”他。終于有一天,他對我說:“老師,我不想畫了,我想學習。”這時候,我與他定好條約,那就是上課要認真聽講,不允許做小動作。他也爽快答應了。雖然在以后的課堂中,他也會偶爾做小動作,但是與我交流時,他說他是實在忍不住才這樣,并隨時向我保證,下次會改的。就這樣,在改正—重犯—再改的過程中,他最終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試想,如果我當時不順著他的想法來引導,他的逆反心理就會越來越強烈。而當他自主意識到不學習不行,畫畫不能代替學習時,他就會產(chǎn)生一種學習的內(nèi)動力,從而努力改正自己的壞習慣。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我們也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因人而管,才能提高我們的班級管理效果,促進班級管理向一個良性的軌道邁進。
在很多班主任腦海中,總會有這樣一個定論,那就是班級干部的尊嚴要維護,成績好的學生永遠都是對的。正是這種錯誤的理念,讓我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不順心,造成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習慣更不好。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是再笨的學生,他們也有自己的尊嚴。平時班級出現(xiàn)問題時,并不一定是這些后進生的錯?;蛟S正是在我們的這種偏袒的心理影響下,一些班干部或者優(yōu)秀學生更有優(yōu)越感,他們總感覺自己在這些后進生面前高人一等,所以即使是自己錯了,也會倒打一耙,說是后進生的錯。班主任如果不能夠厘清這些“真相”背后的原因,就只會讓我們的管理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優(yōu)越感,而讓另一部分學生委屈。這些都是不應該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
作為一名班主任,對班級所有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或者在處理班級矛盾時,要公平公正。特別是對一些優(yōu)等生,我們不能照顧他們的情緒而錯批后進生,有時候要適當給這些優(yōu)等生一些批評與挫折,對他們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在管理過程中,我們要嚴禁那種不顧后進生的感受、盲目相信班干部的行為,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被關心,都感覺到老師在處理問題時是公平、公正的。在管理過程中,我們不能認為學生的成績差而就什么都差,也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好就認為他們所有行為都是好的。只有這樣,我們的班級管理才能讓學生信服,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
由于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與對相關政策的誤讀,許多班主任對犯錯誤的學生都束手無策,總認為不能打、不能罵,無從處理。正是這種心理造成了許多學生驕縱,從來不把老師的話放在心里,甚至有的學生還威脅老師:“你要懲罰我,我就去告你?!痹斐赡壳斑@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沒有弄清楚體罰與懲戒的區(qū)別。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不過我們在懲戒時,要把握好量與度,不要演變成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更不能把懲戒與體罰等同起來。我們要掌握好懲戒的尺度,如果懲戒過輕,對學生的管理起不到作用;如果懲戒過重,又會變成體罰,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一定傷害。所以,在進行懲戒的過程中,老師要有一個理念,那就是懲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讓學生通過懲戒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為了體現(xiàn)自己的權威,讓學生對自己存有一種畏懼感。在懲戒時,要用一種客觀、平和的心態(tài)來看待學生的錯誤,用一種學生喜歡的方式來懲戒。
比如,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可以讓他為同學們唱一首歌,或者表演一個節(jié)目。這樣,學生就感覺不到這是老師在懲罰自己,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再比如,如果有的學生有亂丟紙屑的行為,我就把他安排為紙屑亂丟監(jiān)督員,去監(jiān)督別人,讓別人不亂丟紙屑。這樣就會在潤物細無聲的情況下讓學生受到教育,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班級管理無大事,但是每一件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給班級管理帶來無窮的麻煩。所以,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創(chuàng)新管理策略,讓自己的管理更能促進學生主動作為,這樣才能讓班級管理駛上快車道。
參考文獻:
[1]韓東才.班主任基本功:班級管理的基本技能[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2]諶啟標.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鄧艷紅.小學班級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4]鄧 盼.淺談中學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創(chuàng)新[J].科教導刊,2012(28):56.
[5]陳? 東.關于對中學班主任管理藝術的思考[J].散文百家,2019(4):155.
[6]付清明.中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與溝通技巧探索[J].中外交流,2019(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