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聰
摘 要:2018年3月,筆者參加的調研課題組對河南省XX市HJ縣下的村鎮(zhèn)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針對各村鎮(zhèn)的人口、經濟、文化、醫(yī)療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了解和記錄,尤其是對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等方面進行了重點走訪和調查,收獲頗多。文章旨在以河南省XX市HJ縣下各村鎮(zhèn)為例,通過走訪和調查,了解基層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調查;走訪
習近平總書記在 “8·19”講話中強調,“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事關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維護基層意識形態(tài)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穩(wěn)固與完善。因此,對基層意識形態(tài)現狀進行調查研究,進一步加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是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取得新勝利的重要保證。
一、河南省XX市HJ縣基層意識形態(tài)基本現狀--以DXZ村、KX村、NW村為例
本次河南省XX市HJ縣調研走訪概況如下:調查村莊共計55個,走訪群眾共計700余名,發(fā)放并收回調查問卷3800份,每名課題組成員對各自調查的實際情況撰寫了內容詳實的工作日志。基于對這些日志和相關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能夠對河南省XX市HJ縣下各村鎮(zhèn)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了解,尤其是對意識形態(tài)和宗教信仰情況有一個基本把握。筆者對于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解決途徑產生了一些深刻思考。
(一)DXZ村
(1)DXZ村走訪概況。村內共計729戶,3575人。外出務工人員400-500人;60歲以上老人486人;留守兒童700-800人。黨員108人。主要經濟來源為務農和外出務工,集體財產以私人承包為主。村內教育資源豐富,有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村兩委班子成員結構合理,共10名村干部。村內治安情況良好,精神文化生活豐富。
(2)DXZ村民眾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情況走訪概況.DXZ村信教人員共計400-500人,多為老人和婦女,教會類型以基督教為主,并建有奶奶廟和DJ寺。基督教堂為教徒集資所建,建成已有30多年,可容納500-600人?;浇躺衤毴藛T10余人,傳教人員均持有傳教資格證,無工資報酬?;浇棠軌驀栏褡裱诮淌聞展芾項l例,并未發(fā)現未成年人進入教堂的情況。基督教發(fā)展教徒的方式以親朋好友相互介紹為主。基督教在婚喪嫁娶方面表現為吹響、打鼓、唱詩班等形式,有統一的服裝和標志。村兩委日常工作的開展不受教徒的阻礙,村內未發(fā)現邪教或疑似邪教的情況。
(3)DXZ村存在的突出問題。村干部懶政,村兩委不作為。村內社會風氣不正,村民間存在矛盾。對于村內存在的種種問題,群眾多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據了解,在村委選舉方面,村民并未能參與村兩委的選舉活動,對村干部的任命,村民們表示并不知情。村內信教群眾較多,更有甚者,部分基督教徒把黨和政府的功績歸結于主的恩賜。
(二)KX村
(1)KX村走訪概況。村內共計1000戶,4300人。外出務工人員800-1000人;60歲以上老人740人;留守兒童20戶;黨員136人。主要經濟來源為務農、經商和外出務工。村內個體戶較多,集體財產以私人承包為主。村內教育資源豐富,有幼兒園兩所,小學、初中、高中各一所。村內經常組織打鼓、籃球賽、廣場舞等活動。村兩委發(fā)揮作用良好,班子成員結構合理,村干部共7名,平均年齡58歲。村內治安情況良好。村民之間關系和睦。
(2)KX村民眾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情況走訪概況。KX村民眾以信仰佛教、道教為主,信教人數600-700人。村內信奉佛教、道教的場所為FL寺。FL寺建于1994年,其特點為佛教、道教不分家。村內信奉基督教人員較少,多為老人和婦女,存在年輕人信教的情況,村內無教堂和聚會點?;浇淘诨閱始奕⒎矫姹憩F為吹響、打鼓、唱詩班等形式,聲勢浩大。曾有村民張某某信奉全能神,之后在政府幫助下得以解脫,如今外出務工。
(3)KX村存在的突出問題。據村民反映,合作醫(yī)療收費不合理,未使用的合作醫(yī)療費用不能跨年使用;政府政策落實不到位?;浇贪l(fā)展迅速,教眾團結,存在村兩委組織群眾的號召力不如基督教號召力強的現象。
(三)NW村
(1)NW村走訪概況。村內共計900-1000戶,4100人。外出務工人員800-900人;60歲以上老人595人;留守兒童20-30。黨員104人。主要經濟來源為務農和外出務工。村內土地分配均勻,集體財產以私人承包為主。村內教育狀況良好,有幼兒園和小學。村內無文化廣場和體育器材。
(2)NW村民眾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情況走訪概況
村民以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為主。信奉佛教者有20戶。信奉基督教者有100-200人,多為老人和婦女,村內無教堂,但設有臨時聚會點,能夠容納300-400人?;浇贪l(fā)展較為緩慢,未對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響。同時,基督教組織群眾繳公糧、修道路,積極配合村兩委工作,村內未發(fā)現邪教或疑似邪教的情況。
(3)NW村存在的突出問題
醫(yī)療收費過高,合作醫(yī)療收費不合理。村兩委工作態(tài)度差、效率低。村內精神文化生活落后。村兩委很少組織活動,甚至5-6年來未進行群眾生活會。
通過對上述三個村莊的實地調查不難發(fā)現,村民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宗教信仰情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遍比較單調,活動形式單一,群眾參與度不高。
②群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淡薄,信教現象比較普遍且人數較多,并呈現出遞增的趨勢。信教已經融入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載體。
③基督教發(fā)展迅速,大部分村莊都設有聚會點,對群眾的影響力不可忽視。甚至逐漸形成一種政治對抗力,對基層政權具有潛在威脅性。
4宗教管理不規(guī)范。宗教宣傳已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基層組織對教徒開展的宗教活動缺乏監(jiān)督意識。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危害
首先,宗教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有演化成一種社會力量或政治力量的可能性。尤其是基督教呈現出明顯的政治化傾向,對于穩(wěn)固基層政權和社會安定極為不利。
其次,基督教具有較強的組織力和號召力。村兩委舉行的日?;顒?,多次動員,參會者仍寥寥無幾;基督教則一呼百應,無需動員,群眾便能自行前往。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同時,群眾向教會捐助的錢財物品等去向不明,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群眾的知悉權與合法利益。更有甚者,一些教徒家庭條件艱苦,在未與家人商議的情況下,仍向教會捐贈財物,造成家庭不和睦,影響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最后,不同的宗教信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仰沖突。例如基督教徒與道教和佛教教徒相互之間信仰排斥甚至影響到各自的正常生活。
三、解決問題途徑
我們必須正視這種亂象以及危害的發(fā)生,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短時期內無法根除。因此,這是一場持久戰(zhàn),既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又需要針對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以及治理方面提出整改措施。
(一)政府、政策方面
(1)黨員領導干部要多做實事,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篩查,從嚴治黨,切勿濫竽充數,影響組織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2)鼓勵老人積極參與村內舉辦的精神文化活動。對老人多關心、多幫助;村兩委根據具體情況,為婦女同志提供一些合適的就業(yè)崗位,既能幫助其自力更生,又可帶動村內經濟發(fā)展。
(3)黨的各項政策要落到實處。解決合作醫(yī)療問題、養(yǎng)老保險問題,還群眾一個公道,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體驗到黨的關懷,提升基層組織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二)宗教治理方面
(1)對教堂和聚會點,村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視,按照宗教事務管理條例嚴加管控,成立單獨部門進行監(jiān)管。
(2)完善宗教事物管理條例。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賦予村政府監(jiān)督宗教活動的權力。
(3)各地應根據自身發(fā)展情況,引進企業(yè),把廣大婦女和老人集中起來,使他們在閑暇時能創(chuàng)造效益,滿足自身需要,促進村內發(fā)展,而非從事教會活動。
(4)大力開展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方面的教育宣傳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地宗教觀,并幫助其形成正確地意識形態(tài)。
參考文獻
[1] 徐小躍,徐如雷.宗教研究[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歐陽肅通.轉型視野下的中國農村宗教[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 范麗珠,歐大年.中國北方農村社會的民間信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 卓新平.落實《宗教事務條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J].中國宗教,2017(09).
[5] 林傳富.基層宗教事務依法管理新探[J].中國宗教,2013(08).
[6] 張永明.農村基層宗教組織與農村治理研究——以浙江為例[J].前沿,2011(12).
[7] 王衛(wèi)平.宗教關懷在社會關懷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J].理論與改革,2003(05).
[8] 張弩.決不讓農村成為非法宗教活動藏身之地[J].中國宗教,2018(02).
[9] 林瑜勝.拒絕與吸引:農村留守老人宗教信仰選擇機制[J].山東社會科學,2017(08).
[10] 李曉榮.新農村建設中宗教信仰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農學通報,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