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將中職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整合,采取“育心”的教育策略,對強化中職學校德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具體分析以“育心”教育策略提升中職學校德育實效性的途徑,引導中職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促使中職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育心;中職學校;德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0-0038-01
中職德育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中職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將“育心”教育策略應用到中職學校德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一、以“育心”教育策略,提升中職學校德育實效性的意義
在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取“育心”教育策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中職學生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學會保持平靜、愉悅的心態(tài),以此來克服煩躁和懶散的情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避免學生產(chǎn)生自卑、怯懦的心理;有利于學生在心理咨詢和媒體宣傳的過程中養(yǎng)成團結協(xié)作、關心愛護伙伴等優(yōu)良的品德,有效增強中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能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個性與共性的關系。
二、“育心”教育策略在中職學校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1.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德育觀
在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再局限于德育教材中的知識點,有效拓展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雖然中職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點和德育內(nèi)容能夠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德育觀,從而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因此,老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來增強中職學生的心理調(diào)控能力。
2.在德育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廣泛性
(1)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中職德育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過程中,老師不但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還應該全方面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這樣全方面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知識,逐步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真正達到提升中職學生德育實效性的目的。
(2)采取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中職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整合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采取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讓中職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3.采取積極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夠單純地將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而是應該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主要的目標,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促進學生進步。同時,老師還需要關注中職學生在課堂中和課下學習的表現(xiàn),增加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從多角度和多方面來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以便能夠及時指導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促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發(fā)展。但是,老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理解德育內(nèi)容,促進中職學生更加健康發(fā)展。
總之,中職德育教育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對中職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心理來面對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增強中職德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春芽.中職學生的非健康心理與德育工作有效整合[J].中國高新區(qū),2018(13).
[2]王俊偉.探討如何有效拓展延伸激活中職德育課堂[J].科技風,2018(3).
作者簡介:蘇鳳丹(1982—),女,壯族,廣西南寧人,本科,中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