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坤
摘 要:高校老年群體收入穩(wěn)定、受教育程度高,在退休后對精神生活有一定追求。做好老年文體工作有利于老年群眾的身心健康,使他們有一個喜樂無憂的晚年生活。在開展工作中,對不同類別的老年群眾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注意培養(yǎng)文體突出的骨干,爭取搞出具有一定品質的文體活動,全方位幫助老年群體享受舒適生活。
關鍵詞:文體活動;退休教師;身心健康
2011年第6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8.87%,標志著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老齡化日趨嚴重,老年人文體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我國在老年文體工作方面的實踐并不多,多以自發(fā)形態(tài)呈現(xiàn),尚存較多問題和不足。為了進一步提高文體工作質量,還老年人以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從高校老年文體工作著手,提出了具體的工作方法及途徑,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指導老年文體工作的發(fā)展。
一、高校離退休群體的具體特點
高校離退休群體也屬于老齡化結構的一部分,具有所有老齡化群體共同的特點,但由于出身不同,其具有一些獨立特點。首先,離退休群體人數(shù)規(guī)模大。眾所周知,近些年我國高校辦學規(guī)模及師資力量在不斷擴大之中,經(jīng)過多年的默默耕耘,產(chǎn)生了大批的離退休群體,并且這個群體呈現(xiàn)了較快的增長趨勢,因而如何安排高校的離退休群體,已經(jīng)成為高校以及社會都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高校離退休群體多為教師、干部、職工,他們大部分擁有較高的學歷和副高級以上的職稱,相較于其他社會群體思想教育素質更高,精神文化需求更強烈,他們大多喜歡參加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興趣愛好十分廣泛。然而,他們的子女往往也具有較高學歷,大多不會陪在自己身邊,平時工作和生活壓力十分大,很少能?;丶铱纯矗运麄兙裆鲜怯幸欢仗摰?,再加上一些人早早失去了老伴兒,精神更加空虛,難免在身體和心理上出現(xiàn)問題,如果不能較好地調整心態(tài),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第三,對精神文化有較高追求。高校離退休群體大多有穩(wěn)定收入,完全可以承擔基本生活保障,所以他們對物質需求并不高,主要是尋求精神上的寄托。然而這是他們面對的一個難題,中國真正變成強大起來時間不長,社會層面仍然更傾向于物質消費,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明顯不足。所以這部分群眾在離退休后極難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社會上一些老年文化活動層次太低,無法滿足他們的追求。一些老教師、老教授寧愿選擇繼續(xù)在學校發(fā)揮余熱。
二、新形勢下高校老年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一些共識:“創(chuàng)新是第一生產(chǎn)力”。創(chuàng)新是年輕人的事業(yè),所以培養(yǎng)社會需求的年輕人才才是當務之急。在高校,一直以來只關注教學、科研、學術之類,而對于老年離退休群眾關注少之又少。他們同樣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對建設和諧校園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從事老年文體工作的人員專業(yè)素質不高,又缺乏必要的資金、場地和設備等,實際上老年文體活動只是走走形式,并不能滿足老年群體需求。作為退下來的老教職工,他們在工作中一絲不茍,在生活中也同是如此,所以對活動的要求非常高,幾乎是苛刻的,而高校所提供的自然無法滿足他們。做好離退休群體文體工作有許多好處:首先,讓離退休群眾能夠安享晚年。文體活動可以愉悅身心、強身健體,大幅度提高人的壽命。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淡化孤獨感和寂寞感,更利于消解生活中的困難和負面因素。其次,讓離退休群體家庭更加和睦。離退休群體往往在家里有很重要的位置,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家庭影響很大。老年文體活動可以讓他們越活越年輕、越活越精神,家庭成員也能感受到自己的狀態(tài),進而受到感染。第三,離退休群體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隨著老齡化的加深,這個群體越來越大,沒有一個合適的方案,必然會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建設。所以開展老年文體工作,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三、高校老年文體活動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一)高校應確定離退人群體的地位,并重視老年文體工作建設
老年離退休群體并不是“倚老賣老”,而是最基本的生活訴求,他們?yōu)楦咝>ぞI(yè)業(yè)服務了一生,應該得到重視。首先高校各級領導應重視和支持老年文體工作,將其劃入和諧新校園建設中來,啟動專項資金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學校要規(guī)定老年文體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規(guī)范,提供必要的場地、設施、器材、服裝、道具等,并對已有設施進行維護和升級。高校應多方位籌集資金,為老年文化活動創(chuàng)造較好的活動環(huán)境。在精神方面要鼓勵退休教職工積極參與活動,重要領導盡可能參與大型文體活動,使老年群體在精神上得到更多關注和關懷。
(二)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維護離退休群體合法權益
新版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提出“五老”基本政策,高校應該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維護老年離退休群體合法權益。由于他們在生活、醫(yī)療上有所保障,主要應從“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三個方面入手,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各種文體活動中來,通鍛煉、身心愉悅,達到延年益壽、安享晚年的目的。
(三)提高老年離退休群體的文化積極性
在老年文體活動中,老年離退休群體是主要的參與者,要強化這類群體的思想認識,使其解放思想,積極參與到文化建設之中。十九大對老年群體文化活動建設的部署已經(jīng)開展,高校各級領導應當深刻領悟上級指示精神,加強文體活動建設,向老年離退休群體介紹開展文體活動的重大意義,多宣傳成功案例,進而使其取得顯著成效。要讓老年離退休群體意識到,文化活動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僅是走走形式,是真正老年離退休群體切身利益著想,只有精神思想和諧了,社會才會和諧,才能更好地沿著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發(fā)展。
(四)要積極開辦老年文體社團或老年大學
一直以來,高校老年文體工作主要由離退休職工管理部門擔當,但其專業(yè)性不強,無法貼近老年群體生活。老年文體社團或老年大學則不一樣,它是基于特殊的老年群體而來的,具有良好的依附性,所以文體工作更適合且更貼近老年群體,也更受老年群體的歡迎。高校主要是老年文體社團,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引導方式不斷發(fā)展,在條件允許下還可以開辦老年大學,并逐漸加強老年大學的各項教學、管理、服務工作,使之規(guī)范起來。
(五)完善老年離退休群體的后勤保障工作
首先,不斷完善工作機制。離退休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作,靠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很難做好,所以應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使工作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其次,重視離退休群體的工作隊伍建設。做好離退休文體工作,首先需要有一支各方面素質過硬的隊伍做基礎支撐,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工作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而高校離退休人員剛好滿足以上要求,因此組織這些離退休人員參與到文體工作中,既充實了他們自身的老年生活,又可以帶動更多的老年人積極參與到文體活動中。第三,堅持依靠廣大老同志。建設和諧老年離退休群體,僅僅依靠在職同志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要堅持充分調動離退休同志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堅持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主。
四、高校老年離退休群體工作應關注的問題
從事老年離退休群體工作需要從實際出發(fā),針對老年人的特點以及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開展,這樣才能有較好的效果,具體來講,至少應關注一些問題:首先,在引入文體骨干人員后不應放任自流,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教育以及激勵,使他們在工作上更積極、更有動力,能夠通過不斷學習、努力將這項工作做好。這里所說的文體骨干也是離退休人員,他們在從事文體工作時還可以帶動其他人員加入,這個文化工作團員才會越來越強大。其次,要多關心離退休老年群體。有些是孤寡老人,有些體弱多病,他們在離退休群體中處于弱勢,更需要關懷和幫助,老年文體工作干部要積極做工作,讓他們參與進來,結交更多朋友,能夠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第三,注意品牌活動的宣傳力。在打造老年文體活動中,應注重多一些品牌活動,這樣對老年文體活動有較好的宣傳力,可以吸引更多的離退休群體參與進來,使這個群眾不斷壯大,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總之,高校老年文體活動是一項復雜而長遠的工作,需要高校足夠重視,提供重要的基礎環(huán)境。而作為離退休教職工,要積極參與進來,通過不懈努力使這個隊伍壯大起來,最終成為和諧校園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 李艷霞.老年大學在服務企業(yè)離退休人員中的作用探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9(14).
[2] 康寶成.淺析高校離退休人員工作的管理、服務和發(fā)展[J].學周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