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良
摘要:“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睂W校教育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還要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責任感,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道德和集體主義觀念,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這就要求學校務必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用科學的合作探究的模式,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合作探究;小組分配;和諧環(huán)境;評價機制
引言:高中的體育教學,要求全面鍛煉身體,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zhì)。合作探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本文將針對合作探究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闡述。
1 科學分配小組,奠定合作探究的基礎
合作探究通常是以小組為單位,小組的合理分配決定了合作探究的效果,因此,作為高中體育老師,應該把合理分組,明確職責當做合作探究教學的第一步。
1.1 合理分組明確職責
小組分配一般遵循“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也就是說,把不同背景、能力和經(jīng)驗、興趣的學生組成同一小組,讓學生用各自不同的視角,觀察、體驗和認知不同的矛盾,進而獲得更加豐富多元的信息資源。但是每個小組的責任和目標又是相互一致的,這就為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小組的規(guī)模不宜過大,根據(jù)不同的體育項目,安排合理的小組人數(shù),如快慢跑項目,可將學生分為4組,每組大概10人;球類技巧,可2人一組;健美操練習,可8人一組。在小組合作練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要明確職責和任務,并且相互合作和督促,增強集體主義意識,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小組合作探究模式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已然成為當今體育教學的新趨勢。
1.2 科學分配學習時間
合理分配合作學習的時間,是有效進行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前提。磨刀不誤砍柴工,課前備課是每個老師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體育老師在進行合作探究教學之前,同樣要花很多時間,為學生為準備,了解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為其做適合每個人的學習和訓練計劃,設計和組織不同的體育項目,以及授課方式等,這會占用很多時間。而且,學生在接受合作探究教學之初,也會有一個慢慢的適應過程,但是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學生也會逐漸熟悉和適應這種模式,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興趣,激發(fā)了潛能,那么花在組織上的時間就會減少。而且一旦學生進入了合作探究模式的正軌,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主性、歸屬感,還有對教學過程的享受,都會使其學習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1.3 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新課改提倡讓學生當課堂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做個隱形人。就拿高中體育的合作探究來說,其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有效調(diào)控和科學設計。體育教師要在課下默默付出更多的努力,積極發(fā)揮其主導作用,比如合理安排小組人數(shù)、精心搭配小組成員、及時進行組間調(diào)整;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科學的教學形式;客觀地評價各小組成績等。老師還要具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極強的責任心,小組合作學習是相對開放的,如果一味地放手不管,脫離了老師的管理和指導,合作探究會演變成一盤散沙,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2 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保障合作探究的實現(xiàn)
很多情況下,環(huán)境成為影響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是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首先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實踐機會,讓他們能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客觀判斷,在小組職責明確的基礎上,鼓勵他們獨立完成自己的目標和任務。而且組員之間的了解和熟悉,也需要很長的磨合期,其實這些時間浪費的很值得,因為它能鼓勵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的發(fā)展,為合作探究的教學之路打下了基礎。作為老師,也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他們排除學習上的障礙,解決生活中的矛盾。
3 構建評價機制,確保合作探究的成果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多元的評價機制相較于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首先,鼓勵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fā)潛在動力,也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這種激勵性評價機制可以讓學生更加團結,為達到合作探究教學目標助力。還可以施行多元機制相結合,小組間的評價,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組間互評;教師評價,以教師為主體對各組進行評價;自我評價,每個學生對自己進行自評或是互評。這樣有助于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作為老師,還要結合學生課下的表現(xiàn),對其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再結合學習成果進行審核,這樣才能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保證評價機制的全面性、客觀性和準確性。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進而達到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目標。
4 結語
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全社會大力提倡以人為本,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高中體育老師,應該積極推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識意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宋長玲.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中學),2019(03).
[2] 朱艷云.在數(shù)學課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J].新課程(中),2019(03).
[3] 康晶晶.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中學擊劍教學中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11).
[4] 歐琨.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zhì)教育[J].山海經(jīng),2019(07).
[5] 吳趙鋒.高中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探索[J].新課程(下),2019(03).
(作者單位:泉州師范學院附屬鵬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