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畑辰 吳海軍
【摘要】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充分證明,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內(nèi)容,思想引領和理論傳播是我們黨的看家本領。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zhàn)場。在“兩學一做”的新形勢下,對大學生進行不間斷細致的教育可以幫助他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他們的理論修養(yǎng)。
【關鍵詞】黨章 ?高校黨建
一、具體實施方案
(1)根據(jù)長沙市河西高校學生情況制定調(diào)查問卷樣卷。樣卷涉及黨知識、接收黨消息的途徑、對黨活動的看法等。
(2)在河西高校范圍內(nèi)通過校內(nèi)走訪,街頭調(diào)查隨機抽取過往學生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要求如實填寫。\
(3)根據(jù)十九大報告中所倡導的精神,舉辦相應的宣傳活動、講座或者知識競賽。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設置相關活動的難易程度,更好的與學生實際情況銜接。
(4)探索“黨建+網(wǎng)絡”的教育手段,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各類媒體,發(fā)布校園黨建工作的實時信息,黨的最新文件出臺的宣傳,各類黨建活動的通知等等。做到信息透明化、最新化、多元化,增加大學生接受黨的最新信息的趣味性。
二、結果
(一)問卷統(tǒng)計結果
(二)微信公眾發(fā)布的消息運營情況:
長沙醫(yī)學院官方微信平臺(微信號:csmuweixin)關注人數(shù)較多,自成立以來,逐步完善線上服務,緊跟校園生活,校園建設和校園新聞,在發(fā)布形式和新聞內(nèi)容上來說都透露出青春活力,更貼近青年學生閱讀習慣,受到同學好評。同時又盡到官方媒體應有的指導責任,內(nèi)容健康向上,積極傳遞國家新聞,指引青年人閱讀正能量的內(nèi)容。其中不乏有“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的理論學習會”;傳遞“教育部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學精神”的指示;更有“十一國慶”、“九一八事件”等有重大意義的時間節(jié)點的歷史回顧。
三、討論
(1)當代大學生對黨知識的情況:通過調(diào)查可知,當代大學生對黨知識的普及率較高,接收黨最新消息的途徑也較為廣泛,且大多為有意愿有意識的主動了解,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向黨靠攏的積極性;聽黨指揮的優(yōu)良秉性;在思想道德建設上以黨為燈塔,以黨為路標,積極奉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肮睬鄨F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廣大團員青年堅定跟黨走,就是初心。不忘這個初心,是我國廣大青年的政治選擇,也是我國廣大青年人生航向?!?相信在黨章的熏陶下,廣大青年學子都能在不久的將來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2)高校黨建工作在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高校基層黨組織和共產(chǎn)黨員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基石,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依靠力量。每當我們遇到理想的迷失,就會想起黨對青年的殷切期望;每當我們遭遇生活的困境,就會想起黨不屈不撓的精神;每當我們在學業(yè)上取得些許成就,就會想起“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學會了戒驕戒躁……在高校黨建中體現(xiàn)著“潤物細無聲”的宣傳特點,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業(yè)中等各個方面浸潤于黨的思想之下,日積月累下與黨的指導契合。睜眼看世界,我們的閱歷得到迅速積累。青年時期也正是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發(fā)生巨變的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無疑在青年理想破舊立新的動蕩時期指引了一個方向,讓青年去了解黨、親近黨甚至加入黨,鼓舞其奉獻精神的確立,由此確立事關一生的事業(yè)——投身于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事業(yè)中。
(3)黨章在新時代煥發(fā)出了耀眼的青春篇章:時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青年也進入了新時代。當代青年不同的人生際遇和機緣使他們對民主、法治、公平、權利等方面有著全新的理解和更為迫切的需求,青年的這些新變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判斷有著高度的內(nèi)在一致性,同時也給黨在新時期的工作方向帶來青春活力。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包含了豐富的青年工作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在《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一書中得到重要體現(xiàn)。主要內(nèi)容有: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共青團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團的干部必須心系青年、心向青年;加強黨對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的領導。這些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我國青年運動從哪里來、向哪里去,我們黨培養(yǎng)什么樣的青年、怎樣培養(yǎng)青年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貫通歷史、現(xiàn)實、未來,涵蓋方向、目標、路徑,具有鮮明的繼承性、創(chuàng)新性、時代性,成為新時期新的社會形勢下黨章煥發(fā)出的青春篇章。
參考文獻:
[1]叢森,李九麗,高蕾. “兩學一做”背景下大學生黨員培養(yǎng)探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8).
[2]周新民. 這些支撐,一個都不能少[J].人民論壇,2017,(10).
[3]李蕾蕾. 推動代表密切聯(lián)系群眾 厚植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J]. 天津人大,2017(11).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基金項目:項目編號:長醫(yī)團[2018]11號-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