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過渡,就是指文章內(nèi)容前后銜接,即由前一層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層意思,中間沒有斷層或跳躍。如果文章缺乏過渡這個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紐帶,就給人以支離破碎之感,有結構殘缺之嫌。
一般來說,文章的這些部位都要有過渡:從一層意思轉入另一層意思的轉折處;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的銜接處;由議入敘或由敘入議的變換處。過渡的任務就是把文章前后內(nèi)容連接起來,給人以渾然一體、一氣呵成之感。
面對考查頻率居高不下的材料作文,考生在行文時一定要根據(jù)材料提煉論點,不能憑空想象、無中生有或生拉硬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材料與觀點之間安排過渡,使二者水乳交融,自然連貫。
過渡常用的表述方式有:“這則材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從這則材料中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這雖是一則寓言,卻形象地說明了……”“由此觀之,我們……”“由此,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哲理……”
例1:一位作家說過,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那是知識的海洋;一本是“無字之書”,那是社會的磨礪;一本是“心靈之書”,那是靈魂的覺醒。三本大書缺一不可,否則人生這段歷程就不盡完美。三本大書果真都如此重要嗎?經(jīng)過深思熟慮,愚以為,“心靈之書”才是每個人最該讀透、最該讀懂的書。(2017浙江卷優(yōu)秀作文《請先讀懂自己的心》)
“三本大書果真都如此重要嗎?”一句話承接材料,引發(fā)思考,然后給出答案,亮明觀點。這句由材料引出觀點的話,起到了巧妙過渡的作用。
一篇規(guī)范的議論文,在提出中心論點之后,緊接著一般都要結合生活和社會現(xiàn)象進行論證,這就是論述。按照結構要求,由論點展開論述,二者之間應有合理的過渡。如果缺乏必要的過渡,就會造成觀點與材料分離,邏輯不夠嚴密,表意不夠連貫。
由提出論點到聯(lián)系現(xiàn)實進行分析論證,可以使用“由此,自然聯(lián)想到我們?nèi)祟惿鐣薄拔镄匀绱?,我們?nèi)祟惡螄L不是這樣……”“令人不禁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同類現(xiàn)象”等句子進行過渡,形成觀點與論述之間的自然轉換,確保文章一氣貫通。
例2:一作家提出人要讀三本大書——“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對此我持贊同態(tài)度。三本大書的理論,正印證了那句話:你如今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
前段時間獲贊無數(shù)的文化類節(jié)目《朗讀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每期節(jié)目開場前,她都會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當期主題;《中國詩詞大會》上,作為主持人的她也能對一句句詩詞及出處信手拈來,觀眾欣賞到的正是她的才情與氣質。董卿讀過的書在她身上留下了烙印,使她氣質斐然。(2017年浙江卷優(yōu)秀作文《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提出論點之后,用“前段時間獲贊無數(shù)的文化類節(jié)目《朗讀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自然引出下文民謠歌手、作家、畫師、背包客、禪宗弟子等人博覽群書成就大業(yè)的典例并展開論證??此坪唵蔚囊痪溥^渡使得上下文巧妙連接。
擺事實、講道理,是寫作議論文慣用的方法。論辯時理論論證縱橫馳騁,使論述變得更加深刻;事實論證避免泛泛而談,使論述顯得更加具體。論證時要確保理論與事實水乳交融,就應注意由此及彼的恰當過渡,否則就會油水分離,造成邏輯上的斷層,影響論證力度。
由理論到實例,常用的過渡語有:“放眼寰球,縱觀古今,凡是……無不是……”“古往今來,無數(shù)成功者都概莫能外……”由實例到理論,常用的過渡語有:“縱觀古今中外名人學者的成功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成功的秘訣在于……”“這些婦孺皆知的事實給我們深刻的啟迪……”
例3:魯迅說過:“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敝挥袚碛凶孕?,你才是最真實的自己,才可以創(chuàng)造你的夢想。美圖公司CEO吳欣鴻成為社會矚目的成功人士,離不開他對前途的信心和對夢想的堅持。兩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吳欣鴻依然堅定信念,他說:“我有一顆年輕的心,在我看來,年輕沒有失敗?!敝螅俅蝿?chuàng)業(yè),成立美圖公司,推出美圖秀秀,終獲成功。(2017年全國卷Ⅱ優(yōu)秀作文《遙有山海一夢歸》)
作者引用魯迅的名言,先從理論上緊扣“擁有自信,敢做敢當”進行論證,接著用“只有擁有自信,你才是最真實的自己,才可以創(chuàng)造你的夢想”一句過渡到舉例論證,自然流暢。
例4: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常常想:“外國人能拿到世界冠軍,我們中國人為什么不能?”1958年,他在一次誓師大會上發(fā)出這樣的誓言:“我要在三年內(nèi)奪取世界冠軍!”為實現(xiàn)這一遠大理想,他拼搏奮進,終于在一年后的第25屆乒乓球錦標賽中力克群雄,奪得了男子單打冠軍,后來又在第26屆世乒賽上和隊友一起奪取了男子團體冠軍。
理想有多大,成功的舞臺就有多大。容國團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不僅依靠自強不息的精神,還得益于心中有遠大的理想。正如魏源所說:“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崩硐胧切撵`之光,是人生堅實的支柱。心靈之光夠亮,人生支柱夠高,人的成就才夠大。(2017年全國卷Ⅱ優(yōu)秀作文《也談“成功之道”》)
先列舉名人事例,在此基礎上縱深展開,論證“擁有崇高理想和自強不息精神”的中心論題。由于有“理想有多大,成功的舞臺就有多大”過渡句鋪路搭橋,例證與理證渾然一體,如行云流水,完美流暢。
世間萬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分析說理也不例外。常言道,有比較才有鑒別。正反論證有利于是非對比,說理更全面,析理更透徹,論證更有力,是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無論是由正到反還是由反到正,都必須借助過渡語巧妙連接,否則就會破壞結構的完整性,造成邏輯混亂。
正面論證與反面論證之間的過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則”“如果不這樣”等關聯(lián)性詞語或句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