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生
◆摘 要:民俗文物是和民俗生活或者是生產有著緊密關聯的器物,民俗文物涉及的民族信仰崇拜,游戲競技,生產勞作以及民間工藝等領域,體現出地域的民俗文化色。可以說民俗文物體現出地區(q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認知,也呈現出不同的民俗制度和精神認知,是對歷史和區(qū)域民俗進行發(fā)展變遷的記載?;诋斍拔幕Wo和傳承的需求,各地區(qū)政府尤其是博物館應該做好民俗文物的合理保護和科學利用的工作,促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保障。
◆關鍵詞:博物館;民俗文物;文物保護;文物利用;精神成果
一、前言
民俗文物有著學術研究和現實應用價值,但是受到經濟發(fā)展和價值認知的影響,很多人未能對民俗文物所體現出的價值進行正確的看待,民俗文化的保護重視程度較弱,也沒有對民俗文物進行合理的保護。但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需要得到民俗文物的支持,國家文化內涵的體現需要對民俗文物進行科學的保護和充分的運動,提升人們的精神享受。所以各級政府應該重視對民俗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以博物館為主進行保護工作,借助民俗文物開展更高層面的文化建設工作。
二、對民俗文物的認知
(一)內涵
民俗是包含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可以體現出時代特征,也能對社會制度和人們的實際生活方式進行記錄,也能說是某區(qū)域生產以及生活領域的一項總結。同時,民俗文物涉及的民族信仰崇拜,游戲競技,生產勞作以及民間工藝等領域,體現出地域的民俗文化色。所以人們在對民俗文物進行保護和科學利用的過程中需要對多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對民俗文物的內涵開展深度的解讀,促使民俗文物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護。
(二)價值體現
結合學術研究得知民俗文物體現出地區(q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認知,也呈現出不同的民俗制度和精神認知,是對歷史和區(qū)域民俗進行發(fā)展變遷的記載。所以它體現出兩個方面的價值,一方面是歷史價值,另一方面是現實價值。通過民俗文物進行特征分析和研究可以對它所蘊藏的文化內容進行分析和體現,也能對某個階段的歷史文明進行分析。同時,通過文物的傳承可以將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傳播到不同時代,這樣就擴大民俗文物所呈現的影響力。此外,民俗文物也是對多種文化的一項總結,為當前社會文化不能缺失的部分。通過文物所體現出的傳播能力,可以讓民族歷史和當今社會進行充分的融合。
三、博物館對民俗文物的保護分析
本文認為基于當前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需求,各地區(qū)政府尤其是博物館應該做好民俗文物的合理保護和科學利用的工作,促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保障。博物館需要開展以下幾方面的保護工作。
一是根據自身優(yōu)勢對民俗文物進行收藏和保護。博物館應該組織專業(yè)隊伍對區(qū)域民俗文化和文物進行調查,完成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同時,博物館需要制定科學的民俗文物保護計劃,積極拓寬工作思路,有目的性的對文物進行保護。
二是合理拓展館藏規(guī)模,給民俗研究提供基礎。博物館不能只是通過政府渠道進行文物的征集和保護,也需要積極拓展社會渠道。通過社會渠道增加館藏民俗文物的數量,可以通過和行業(yè)或者是私人進行合資辦館的方式進行民俗文物的收藏保護。同時,博物館要通過多種途徑對群眾進行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立足文物宣傳指導群眾對民俗文物進行科學的認知,將文物上交國家進行合理的保護,政府也需要對群眾進行適當的物質鼓勵。
三是合理借助信息技術對民俗文物進行信息記錄,對民俗文物進行檔案管理。因為民俗文物體現出地區(q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認知,也呈現出不同的民俗制度和精神認知,是對歷史和區(qū)域民俗進行發(fā)展變遷的記載。所以需要對民俗文物的信息進行記錄和檔案保存,這樣可以對民俗文物信息進行及時的查找,也能通多電子檔案的方式對民俗文物進行保護和管理,利于這些文物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四、博物館對民俗文物的利用分析
因為博物館的社會職能是給社會公眾提供各種服務,讓人們對文化進行充分的了解,可以對歷史發(fā)展進行一定的認知。所以要想對民俗文物開展充分的利用,博物館就需要對地區(qū)的民俗文物資源進行研究和記錄,同時根據自身所體現的教育功能增加人們對民俗文物的認知,積極強化人們的文化品質和向心力。所以,本文認為博物館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利用工作。第一,對民俗文物進行收藏和內容研究。工作人員需要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在進行民俗文物調查的同時對資料進行優(yōu)化分析,重視對文化價值進行研究。第二,博物館可以建立教育中心,給群眾進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博物館需要根據民俗文物的類型和所蘊藏的價值進行分類,通過不同方式對民俗內容進行體現,這樣可以增加群眾對民俗文物的關注。第三,對民俗商品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對民俗文物進行利用的過程中,博物館根據區(qū)域經濟特色進行民俗商品的創(chuàng)意開發(fā),這樣能提升民俗文物的整體利用率。
五、結論
民俗文物是對不同時期社會集體各種行為方式的反映,它也是物質和精神領域的產品,有著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本文認為基于當前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需求,博物館應該做好民俗文物的合理保護和科學利用的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對民俗文物進行科學的保護,也能結合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對民俗文物進行合理的運用,這樣可以強化區(qū)域民俗文物的保護和最終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萬酉生.博物館與民俗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初探[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1):120-121.
[2]吳海濤.淺談博物館對民俗文物的保護和利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7(12):239-240.
[3]章建華.關于博物館與民俗文物的保護和利用探討[J].智庫時代,2017(15):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