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忠
◆摘 要:修辭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修辭對于提高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語文新課標要求“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tǒng)的修辭知識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宜將修辭講得過高過深,以免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和接受能力或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有效把握以下幾個要點,就可以使修辭教學取得積極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修辭;教學
語文課本作為學生理解語言及運用語言的載體,所選的課文大部分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選擇、精雕細刻、千錘百煉后而創(chuàng)造的語言珍品。這些語言珍品會使人賞心悅目,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悅,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如飲釅茗美酒,耐人尋味。那么,小學語文如何進行修辭教學呢?
一、基本修辭知識的學習
知識是形成能力和素養(yǎng)的前提條件。教師不要求學生掌握過多的修辭專業(yè)術語和知識,而要求學生通過具體事例從感性上認識這些語言現(xiàn)象,理解一些常用修辭的表達規(guī)則和表達方式。但是一些必要的、基本的修辭知識還是要講解清楚并要求學生掌握的,當然這些修辭知識要力求講得淺顯、感性、易懂一些,不能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一些基本的修辭知識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和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把語言表達的更生動,更準確,更得體;還可以有效解讀個別的語言難點,并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沒有修辭知識的介入,語文教學就會變得蒼白無力,就只能在較低的水平上徘徊,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基本的修辭知識是不能“淡化”的。
二、引導學生體會其表達效果
修辭是對語言、文辭進行修飾,使內容表達的更準確、生動、形象,力求達到最佳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行為。學習修辭體會其表達效果是關鍵。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言語和語境,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修辭知識以及這樣的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要從整體著眼,指導學生體會語言的表達特點,感悟修辭之妙;要引領學生推敲品讀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加深對文章內容和中心的理解。因此教師要依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開展修辭教學,引導學生重點體會其表達效果。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句子,領悟文章的主旨。
三、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修辭是語言的實際應用,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言語實踐并聯(lián)系學生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學習修辭。
(一)鼓勵學生有感情誦讀,領悟修辭之韻
文章中經(jīng)過修辭化的語句,是作者經(jīng)過苦心孤詣精雕細刻、千錘百煉而創(chuàng)造出的語言精品。誦讀這些精品猶如品味珍饈佳肴,沁人心脾,耐人尋味,使人賞心悅目,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悅。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常引領學生有感情誦讀,在讀中觸摸修辭給文章營造的意象,體會修辭給文章注入的情韻,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實現(xiàn)讀者和作者心靈的溝通,感情的共鳴和升華。
(二)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感受修辭之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他們喜歡的形式學習修辭,讓學生感受修辭所帶來的無限樂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表演理解修辭手法,如在講解“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句話時,筆者就讓學生表演這個動作,進而認識擬人這種修辭格的特點,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可以利用實物進行修辭教學,如筆者曾將銀杏、楓樹的樹葉帶入課堂,讓學生觀察其形狀,學生很快便說出“銀杏葉像一把把小扇子,楓樹葉像人的手掌,又像火一樣紅。”藉此讓學生理解比喻的內涵所在;可以利用修辭開展口語交際活動,拓展學生靈活運用修辭的空間;可以開展句子仿寫練習,比如《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庇门疟鹊男揶o概括出了漓江水的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漓江水靜、清、綠的美,并引導學生模仿這種句式寫周邊的景物;還可以讓學生課外搜集一些運用修辭的對聯(lián)、俚語、俗語等,加強語言積累。這樣,學生在有趣的活動和積極的思維中,享受到了學習修辭的樂趣,激發(fā)了學習修辭的興致。
(三)引導學生大膽聯(lián)想想象,體會修辭之境
想象是學習的翅膀。學習修辭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大膽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學生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去理解修辭運用修辭,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以“雪花”為意象讓學生運用修辭手法寫句子。學生們展開不同的想象,寫出了如下語句:
“雪花像鵝毛。”
“雪花猶如白色的小天使,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緩緩落下來。”
“雪花給山川披上一件銀裝,給小麥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p>
……
學生通過發(fā)揮奇妙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夠寫出非常優(yōu)美的語句,并深刻體會到修辭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意境,客觀上培養(yǎng)了語言能力,這對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大有裨益。為此筆者總結出四句口訣“學好修辭并不難,想象聯(lián)想是關鍵;聯(lián)系生活勤動腦,用心體會攻此關?!迸c學生共勉。
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修辭不僅能更好地領悟課文思想,習作時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修辭教學中要大力挖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素材,合理組織、正確實施;要積極運用課文中的許多生動鮮明的修辭語句,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進而拓展他們的思維;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懸念或趣味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思維處于主動狀態(tài),從而訓練思維能力。語文修辭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既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需要,更是培養(yǎng)開拓型、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需要。
總之,教師在小學語文修辭教學中要遵循課標精神,引導學生隨文學習修辭,正確理解修辭語言的表達規(guī)則和方式,還語文之本,歸語文之真,以切實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谷志平.淺議小學語文修辭教學要點[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11):38-40.
[2]班曼.小學語文修辭教學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