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梅
【摘要】在幼兒教育中,音樂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幼兒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在音樂的世界中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將繪本閱讀與音樂活動相融合,能夠大大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使幼兒的體、美、音等方面的能力實現發(fā)展。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如何運用繪本閱讀開展音樂活動。
【關鍵詞】幼兒教育;繪本閱讀;音樂活動;融入途徑
【中圖分類號】J61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自主地走入音樂世界中,探索世界之美,是教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我們發(fā)現,繪本閱讀與音樂活動有著相通之處,都具備故事性和藝術性,如果將兩者進行結合,將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幼兒教師應利用繪本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從而使幼兒能夠在音樂和美術的世界中促進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一、把握整體,以情動人
當前,市場上的幼兒繪本多種多樣,題材豐富,能夠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繪本中的故事都是豐富多彩的,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夠極大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先對繪本中的內容進行感受,體會繪本中蘊含的道理,根據繪本內容進行音樂活動設計,讓幼兒能夠在音樂活動中感受繪本故事中的情感,從而讓幼兒受到情感上的熏陶。
例如,在一次以《世上只有媽媽好》為主題的音樂活動中,為了能夠讓幼兒感受母愛的偉大,體會母親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我讓幼兒共同閱讀繪本《我媽媽》,從繪本中感受媽媽是什么樣的人,繪本中的媽媽與自己的媽媽有什么相似之處。幼兒打開了繪本,通過繽紛的圖片和簡單的文字對《我媽媽》進行了解。繪本中的媽媽是一個手藝好的大廚師,也是一個會雜耍的特技演員,并且能夠讓很多東西長得很好。媽媽是個大力士,能夠拎好多東西,也是一個畫家,能把自己畫得很美麗。還是一個好心的仙子,當孩子傷心的時候,總會使她變得很開心。繪本的最后有這樣一句話:“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她也愛我,永遠愛我?!庇變涸谧x了之后,感受到了母子之間的深情,紛紛分享自己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活動,讓幼兒學會演唱這首歌曲,并且使用肢體語言,對歌曲內容進行表現。伴隨著音樂,幼兒回想起了自己與媽媽相處的一幕一幕,對歌曲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很多幼兒在演唱之后淚花閃閃,非常想念自己的媽媽。我對幼兒說:“我們的媽媽都非常偉大,他們不僅要照顧我們,還要參加勞動,非常辛苦,那我們能夠為媽媽做什么呢?”有的幼兒說,應該讓媽媽多休息,不讓媽媽生氣。我為幼兒播放了歌曲《我的好媽媽》,讓幼兒仔細聆聽歌詞:“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你呀,我的好媽媽?!蔽易層變鹤孕性O計動作,對“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等內容進行表現。通過繪本與音樂活動的結合,在對繪本整體進行把握的基礎上,指導幼兒完成音樂活動,從而使幼兒的情感與音樂活動的情感融為一體,產生獨特的體驗。
二、故事接龍,融合音樂
很多幼兒在業(yè)余時間會在家長的帶領下閱讀繪本,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幼兒常見的內容,讓幼兒對繪本故事進行深層次的感受,讓幼兒通過故事接龍的方式對繪本故事進行復述,增強對繪本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音樂,對整個故事接龍過程進行補充,從而使音樂活動更具趣味性,并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例如,我了解到很多幼兒很喜歡小美人魚的故事,在課堂上通過PPT的方式為幼兒講述了繪本《海的女兒》。幼兒原本就對《海的女兒》有一定的了解,在講解繪本之后,對故事更加熟悉,并且躍躍欲試,也想自己講一講故事。我向幼兒詢問:“大家想不想自己講一講小美人魚的故事呢?”幼兒紛紛回答:“想!想!”于是,我對幼兒說:“小朋友們,讓我們用接力的方式,共同講一個小美人魚的故事。小美人魚生活在海底,她非??释饷娴氖澜纭S幸惶?,她游到了海面上,看到了一艘大船。小明,你來講講這艘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明接著說:“船上有個王子,但是船遇到了風暴,所有的人都掉到了海里。”小紅接著說:“小美人魚馬上去救王子,把他帶到了岸邊。她也想變成人類,于是拿自己的聲音和巫婆進行了交換,有了一雙腿,她就馬上去找王子了。”小麗接著說:“但是王子忘記小美人魚了,跟其他人結了婚。小美人魚最后化成泡沫消失了。”我對幼兒的表現給予了鼓勵,讓幼兒給自己一個掌聲。
在幼兒復述故事之后,我為幼兒播放了歌曲《美人魚的歌》,讓幼兒一邊聽一邊回想剛才的繪本故事。很多幼兒的思緒還停留在剛才的繪本故事中,不斷回想小美人魚的故事,也希望能夠進入小美人魚的世界中。我讓幼兒跟著我一起,跟著音樂演唱這首歌曲,將幼兒帶入了大海的情境中,去探索小美人魚存在的世界。在復述繪本故事的過程中,幼兒對故事產生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與音樂融合的過程中,能夠激發(fā)起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多樣化的情境中實現對繪本故事的掌握,從而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三、適當改編,巧妙運用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并不是所有的繪本都能夠與幼兒音樂活動實現良好的契合,但是如果我們適當刪減或者改編,就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很多教師在尋找資源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問題,認為難以找到合適的繪本,而改編繪本可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根據音樂活動的基本目標對繪本進行適當修改,使其能夠為音樂活動的目標服務。
例如,在一次音樂活動中,我想讓幼兒對樂器進行基本感受,讓他們嘗試用樂器模仿自然界中的聲響,于是我找到了《母雞蘿絲去散步》這個繪本,對母雞散步過程中的一些經歷進行了描繪,非常生動、誘人。但是,由于這本繪本的篇幅過長,如果要對整個繪本進行展示,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有很大的難度。因此,我對繪本中的場景進行了刪減,讓幼兒僅僅對狐貍經過的四個場景進行閱讀和學習,掌握繪本中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然后,我讓幼兒根據繪本中的故事用打擊樂進行模仿。小沙錘可以表現母雞散步的腳步聲,小鼓可以用緊湊的鼓點表示情況的緊迫,用三角鐵可以表現出狐貍掉進池塘的瞬間……改編之后的繪本,不僅在時長上還是在內容上,都與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更為貼近,并且能夠與音樂活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幼兒在觀看繪本的過程中,覺得小狐貍非常傻,一會掉進干草堆里,一會掉進池塘里,最后還是沒有抓住母雞,感到小狐貍真笨啊。在對小狐貍的行動進行了解的過程中,幼兒選擇了適當的樂器,對繪本的內容進行展示,從而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實現了對繪本內容的深刻理解,也在繪本閱讀中實現了對樂器的掌握。
總之,幼兒繪本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豐富多彩的題材中,幼兒繪本以它獨有的精妙的語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畫面,引領著孩子們飛翔在這一個個神奇夢幻般的空間里,享受繪本世界帶來的快樂,為他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也給幼兒園的音樂活動帶來鮮活的生機。教師應科學地對繪本閱讀與音樂活動進行融合,從而使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得到進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曉晨,栗莉.針對情緒障礙兒童的“繪本閱讀療法+奧爾夫音樂療法”閱讀療愈實踐研究[J].晉圖學刊,2019(1):51-56.
[2]林鷺鷺.淺談巧妙運用繪本閱讀開展音樂活動[J].學周刊,2019(9):179-180.
[3]潘莎莎.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繪本應用的現狀研究——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J].當代音樂,2018(11):64-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