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要】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在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是目前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面臨和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筆者將結(jié)合自己的中學語文教學實踐,談以下幾點做法和認識。
【關鍵詞】作文教學;積累素材;表達能力;寫作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實際的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不少學生一提到要寫作文就感到頭疼,對寫作文產(chǎn)生抵觸或害怕的心理,不少學生看到作文題目總覺得無話可說,沒有事情可寫。相當一部分學生花了很長時間寫出來的作文仍然是言之無物、空洞蒼白,缺乏自己的思想,沒有在文章里表達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思考和看法。究其原因,學生缺少充足的寫作素材,因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寫作素材,幫助學生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難。
一、指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增加對生活的體驗
立足社會生活,進行仔細觀察和細致入微地體驗,是人們學習寫作的源頭活水,也是人們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重要途徑。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边@句話生動形象地指出文章內(nèi)容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現(xiàn)實生活中搜集寫作素材。
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觀察。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有句名言: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鄙钍菬o處不在的,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在社會生活中不缺少寫作素材,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的眼睛,缺少對寫作素材的積累。教師要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留心觀察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每天發(fā)生的一些事情或發(fā)生的變化等,這些事情可以是家庭里、課堂或課間、宿舍里的生活細節(jié),也可以是社會生活中關于國計民生的大事,可以是對國家重大政策的解讀,可以是社會熱點問題的調(diào)查,還可以是國內(nèi)外形勢等內(nèi)容。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會觸動人們的心靈,這樣讓學生積累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寫作素材,既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搏,也讓學生的寫作擁有清澈的源頭活水。
同時,在社會生活中,各種語言媒介和載體給人們呈現(xiàn)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言信息,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及時把社會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鮮活靈動的語言現(xiàn)象記錄下來,這樣讓學生有意識地進行語言的積累、文化的積累,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生活,體驗參與社會生活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加深對生活的感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二、指導學生進行廣泛地閱讀,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聯(lián)系?!彼€說:“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庇纱丝梢?,閱讀的重要性,人們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吸收間接經(jīng)驗、不斷積累語言和形成語言的過程。閱讀是人們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人們學習寫作的基石。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多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來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拓寬他們的視野,啟迪他們的思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的思想境界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不斷提高。
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從語文教材中吸取寫作素材,讓語文教材成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一個重要途徑。新課標下的中學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經(jīng)典言論,匯集了許多精彩的語句段落。如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宋代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的“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等等。這些素材就是學生寫作文時的“百寶庫”。因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熟讀語文教材,并把教材中精彩的語句或片段背誦、摘抄下來,并深入思考,對搜集到的內(nèi)容進行分類整理,這樣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推薦學生閱讀中外文化文學經(jīng)典,如《吶喊》《童年》《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居里夫人傳》《水滸傳》等作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從優(yōu)秀文化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教師還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適時開展讀書報告會、有關閱讀經(jīng)典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故事比賽、辯論會等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鼓勵學生勤于練筆,在動筆中積累、運用素材
眾所周知,每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都會在語言和思想方面具有閃光之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和進行廣泛的閱讀,從現(xiàn)實生活和閱讀中積累素材,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對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人和事情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勤于練筆,表達對現(xiàn)實生活的獨特感悟和情感體驗,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要鼓勵學生寫日記,重視培養(yǎng)學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中記日記、寫讀后感的良好習慣。日記的內(nèi)容可以敘事、寫人、寫景、狀物,來源于學生對社會生活中觀察到、聽到的點點滴滴,來源于學生的所思、所感。教師還要定期組織美文欣賞、讀書征文比賽、讀書交流會等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思考、表達看法的機會,這樣讓學生學會對社會生活及周圍的人和事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關注,讓學生更好地關注生活、思考人生、認識社會,讓學生在動筆中積累更多的素材,并讓學生學會在寫作過程中恰當運用搜集到的有關素材。
總之,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是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根據(jù)具體教學目標,并結(jié)合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知識基礎、學習習慣、表達能力、學習能力等實際學情,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社會生活,增加對現(xiàn)實生活的體驗。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進行廣泛地閱讀,從閱讀和社會生活中搜集觸動心靈的素材。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勤于練筆,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文字記錄下來,讓學生在積累素材中學會恰當運用素材,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素養(yǎng),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
參考文獻
[1]孫秀麗.如何讓學生作文生活化[J].文學教育(上),2011(11).
[2]劉文娟.探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J].學周刊,2014(17).
[3]蔣曉娟.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7).
[4]楊稚君.初中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素材積累方法[J].課外語文,2017(18).
[5]鐘國榜.如何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和練筆[J].貴州教育,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