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親子閱讀是以書為媒介,以閱讀為形式,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屬于課外閱讀的范疇,課外閱讀是對課堂閱讀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有利于學生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其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予以重視。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不健全,對語文學科的理解力并不強,因此在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時需要家長的配合,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本文分析了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特點,立足于目前親子閱讀訓練的現(xiàn)狀,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 語文教學 親子閱讀訓練
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方式的積極推廣,許多學校也開始重視學生各項素養(yǎng)的培育。特別是在小學教育這個時期,這個時期是孩子從家庭教育過渡到學校教育的重要階段,親子閱讀訓練顯得至關重要。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進行閱讀,能使孩子真正熱愛閱讀,無論是對孩子的閱讀能力還是綜合素質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1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特點
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因此在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時首先考慮的應是趣味性。學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尤其是圖文并茂、故事性較強的圖書。雖然趣味性大于知識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的課外閱讀就毫無意義,許多益智類、道德類的故事都是通過圖畫的形式來傳遞到學生面前,閱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鍛煉。其次,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由于是在課外,學生的自由空間很大,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判斷甄別能力較弱,很有可能受到不良信息侵擾,應予以充分重視。再者,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導致閱讀的自覺性不強,知識水平不高,所以他們的課外閱讀需要考慮到家校合作,可以借助現(xiàn)在的新統(tǒng)編教材,讓孩子與大人一起讀,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效率。
2低年級學生親子閱讀現(xiàn)狀
第一,就是缺乏計劃性。家長和孩子的課外閱讀往往是“興之所至”,“心血來潮”,時間上和形式上都不固定,這種不規(guī)律性會嚴重影響親子閱讀的效果。
第二,是缺乏選擇性。學生在與家長進行閱讀活動時,對閱讀的書目幾乎不進行比較和篩選,通常是手邊有什么就讀什么,這種囫圇吞棗、泥沙俱下的閱讀方式很有可能會讓學生接觸到不良信息。
第三是缺乏指導。在學生進行親子閱讀時,沒有人對他們的閱讀書目、閱讀方式和閱讀節(jié)奏進行指導,導致整個過程體現(xiàn)出盲目性。
第四是時間的緊缺。當前學生的課業(yè)繁重,即使是小學生也要面臨許多功課的壓力,家長也因為各種工作上的原因不能陪同孩子一起。
第五是缺乏評價機制。沒有人或組織來對學生的親子閱讀活動進行評價,這樣就不知道親子閱讀活動到底有沒有成效,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3親子閱讀訓練的有效方式
3.1分層制定課外閱讀計劃
針對低年級學生和家長親子閱讀活動盲目、無序的現(xiàn)象,教師需要分層制定課外閱讀計劃。例如,在學期之初,教師可以安排較輕的閱讀量,以一周一到兩本讀物為準,隨著學期時間的推進而增加閱讀數量和閱讀難度,還可以布置類似閱讀心得的課后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閱讀計劃的擬訂需要遵從客觀規(guī)律,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太過緩慢,要讓學生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3.2對閱讀內容進行篩選
低年級學生還未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和價值觀,在進行閱讀活動時很容易受書中的觀念影響,在面對不良信息時缺乏辨別力和抵御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對課外閱讀訓練有一個總體的把控,在事先就對學生的閱讀內容進行篩選,列出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清單,以供學生進行選擇。在書籍選擇上,應以健康向上的感情基調為重點,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義,同時要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
3.3根據“和大人一起讀”編排意圖,指導家長有效實施課外閱讀活動
“和大人一起讀”是部編本一年級語文教材一個全新的欄目,首次把課外閱讀納入到課程體系,這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舉措,體現(xiàn)了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重要思想。
課外閱讀的指導是教師不可回避的責任。實施應從這幾方面入手:
(1)在課外閱讀中鼓勵兒童利用已有的口語經驗進行自主閱讀?!逗痛笕艘黄鹱x》中的閱讀材料既是文字閱讀,也是唱背閱讀,在開始要鼓勵兒童通過唱一唱、背一背的方式,與文字建立大致的關聯(lián),也要避免脫離文本而單純地唱、背??赏ㄟ^家長逐字指讀或兒童指讀的方式,經過多次重復,逐步達到對“字形—字音—字義”掌握,增強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2)創(chuàng)設親子共讀的多種方式,給兒童新鮮的刺激。家庭,是兒童閱讀最放松的地方。大人和兒童可以選擇自己最愜意的閱讀方式,可以邊讀邊演,角色的帶入感會讓兒童更好地感受語言的趣味。如問答式的兒歌可以合作朗讀,內容較長,角色較多,可以分角色來讀一讀,在其樂融融的共讀氛圍中,感受親子閱讀的快樂。
(3)設計豐富的閱讀拓展活動。為了讓兒童更充分地感受閱讀的樂趣,家長還可以設計一些豐富的閱讀拓展活動。如家長在引導孩子閱讀過程中,可以根據兒歌中的內容,和孩子一起唱唱兒歌、做做手工、編編故事等,這樣能調動兒童的多種感官參與閱讀活動,即可以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讓孩子的實踐能力和語言能力在不知不覺中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4結語
親子閱讀是課外閱讀的一種,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進行親子閱讀的訓練,有利于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擴充學生的知識,營造學校與家庭聯(lián)動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是素質教育的題中之義,是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各小學應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選擇出適合他們的閱讀訓練方式。
作者簡介:朱蕓(1982.02-),女,漢族,上海人,本科,廣州市越秀區(qū)鐵一小學教師,研究方向:親子閱讀。
參考文獻
[1] 王添翼.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11).
[2] 楊金霞.走進兒童心理,創(chuàng)設快樂的課堂[J].新課程(中旬),2016(10).
[3] 顏莉.淺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