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延軍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發(fā)展,很多城市得到了很好地發(fā)展,但是很多農村地區(qū)的經濟并沒有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所以很多年輕的青壯年都進入到大城市中去打工,這就使得農村地區(qū)的很多孩子都跟隨爺爺奶奶等老人生活,這群特殊的未成年群體被稱之為“留守兒童?!边@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與家庭教育,很多孩子的成績都比較不理想,甚至有些孩子的道德品質方面得不到良好的引導,導致道德素養(yǎng)差性格不好。本文主要針對留守兒童問題以及班級管理工作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孩子們創(chuàng)建一個溫暖的班集體,使這些留守兒童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 農村留守兒童 班級管理 教育
0引言
大多留守的少年兒童都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使得這些孩子的心理極為敏感,所以在學?;蛘呷粘I钪卸驾^為自閉。由于我現(xiàn)在所任教的學校是城市單設初級中學,它屬于較為偏遠的城鄉(xiāng)結合部,所以學校的留守兒童較多,在我教過的一些班級中就存在著一些這樣的孩子,比如2014級一班的伍小娥、高增、李榮飛等,以及2016級八班田靜、陳帥、劉淵、龔鴻硅、凡杰、朱玉芳等,這些孩子都是班級內的留守兒童,在教學過程中其中的一些學生也表現(xiàn)出了大部分留守兒童所具有的一些優(yōu)、缺點,因此,我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存在留守兒童班級的班級管理狀況進行了分析。
1留守兒童的優(yōu)點與存在的問題
1.1獨立性強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學生大多都因為從小沒有父母在身邊,所以養(yǎng)成了較強的獨立性,這使得孩子們在遇到一些問題時都習慣性地自己解決,不愿意麻煩別人,在和其他同學發(fā)生沖突時也會是比較懂事的一方,在生活方面也有著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比如洗衣、做飯等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學會的。
1.2耐性好
由于農村地區(qū)大部分家庭中都不只一個孩子,所以初中階段的留守少年兒童大多都有弟弟妹妹,他們大多從很小的時候就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這使得他們養(yǎng)成了很好地耐心,在遇到一些問題時能夠淡定的處理,在學習過程中也有著很強的耐性。
1.3團結意識弱
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從小變承擔起了太多的責任,既要照顧自己、做家務還要照顧弟弟妹妹,有的孩子甚至還要照顧爺爺奶奶,這種情況使得孩子們大多時間都專注于自己沒有時間關心外界的事情,所以在參加班級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不太愿意參加集體活動,集體意識薄弱。這些現(xiàn)象對于學生的未來的成長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我教的學生中有一個16級8班的張磊同學,就存在著這種問題,他是因為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所以導致性格過于內向,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很難與其溝通,班級舉辦一些集體活動時也不積極參與。后來甚至迷上了網(wǎng)絡游戲,周末時就呆在網(wǎng)吧上網(wǎng),有的時候在其孃麻將館,對于學習非常不上心,情況非常令人擔心。
1.4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出于成長階段,需要教師以及家長引導,但是大部分留守兒童都會因為缺少父母陪伴等原因產生厭學心理。在之前教過的留守兒童中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學生比較多。比如:14級的高增同學就是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只有自己在家里上學逐漸產生了厭學的想法,在初一階段就產生了退學的念頭。
1.5自制力差
部分留守兒童由于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所以被過分溺愛,養(yǎng)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父母不在身邊又沒有人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這就使得孩子在遇到一些不良誘惑時會自制力比較差,容易犯錯誤,小到考試作弊、抄襲,達到刑事問題,所以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孩子的正確引導,以免犯下彌天大錯。
1.6學校家長聯(lián)系弱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都在外地打工,所以在學校召開家長會時很少會有家長能夠出席,另外由于家長工作較忙,所以也很難利用手機進行聯(lián)系,這就使得家長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也會因此對學習放松警惕,導致成績不理想。在14級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位叫伍小娥的學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所以父母對其成績不重視,久而久之她對于學習也沒有了動力,所以入學時屬于成績較差的學生。
2留守兒童班級管理策略
2.1開辦校內學生家長聯(lián)系渠道
學??梢葬槍處熍c家長缺乏聯(lián)系的問題進行思考,聯(lián)系當?shù)卣o予支持,在學校建立公共電話或者信箱等,方便學生與家長聯(lián)系,這樣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減少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缺席次數(shù),孩子可以多與家長溝通排解自己心里的不良情緒,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2增加師生交流機會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教師是孩子們最大的精神依托,所以,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狀況,關心學生成績以此促進學生的成長。像我之前教過的這幾個留守兒童學生,張磊、高增、伍小娥等都是在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后及時與其溝通,使得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張磊同學經過與其談心后性格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性格變得開朗了,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伍小娥在經過關心教育后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使得其在初三畢業(yè)后考入了我們市級的重點高中,并且成績十分有益。高增同學在經過教育幫助后也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還有一位2011級的學生周昌同學,在經過我的教育輔導后考入了重點高中,之后于西南大學畢業(yè),現(xiàn)在就任于重慶的國家級重要機關中。所以由此看出,教師對于學生的幫助是非常大的,所以班主任要將師生交流重視起來。
2.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他們缺少父母在生活中的正確引導,所以在對待事情的處理上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判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對其進行重視,為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樹立正確的榜樣,促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可以適時的組織一些活動,比如爭做雷鋒等公益性的活動,幫助村子里的老人做家務收拾東西等,使學生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性格。
3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地區(qū)的留守兒童問題得到了很大的解決,但是在很多農村地區(qū)仍需要教師對留守兒童學生多加關注。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從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促進留守兒童的成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玉秋.淺談農村留守兒童的班級管理[J].現(xiàn)代交際,2015(02):174.
[2] 黃一清.農村留守兒童的班級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西部,2017(0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