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
(河南省濮陽市中醫(yī)院,河南 濮陽 457000)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即指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存在活性內膜細胞種植,是臨床婦科常見雌激素依賴性疾病[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性的改變,EMS發(fā)病率逐年增高。EMS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患者生活質量、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目前,醫(yī)學界公認治療EMS最有效方法為手術治療,但術后復發(fā)率較高,且存在不同程度并發(fā)癥[2]。因此,術后給予有效、長期的輔助治療,對減少復發(fā)率、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有重大意義。米非司酮目前是EMS術后治療常用藥物,但臨床應用劑量還有待進一步考究;與西藥相比,中藥湯劑具有性質溫和、標本兼治的優(yōu)勢。故本文選取153例腎虛血瘀型EMS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不同劑量米非司酮聯合溫腎消癥湯的臨床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篩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婦科收治的153例腎虛血瘀型EMS患者,中醫(yī)辨證分型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相關標準,西醫(yī)診斷根據《婦產科學》[4]及“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與治療規(guī)范”[5]相關標準。將納入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四組,分別為A組38例、B組39例、C組38例、D組38例,四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表1 四組基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均自愿受試,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異位囊腫直徑>3 cm;③未絕經的非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年齡20~45歲;④治療前3月內,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類、避孕或性激素類藥物。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病及子宮疾病者;②合并代謝性、免疫性、傳染性、內分泌疾病者;③合并腎臟、心、肝、造血系統(tǒng)等全身性嚴重病癥者。
四組患者均給予米非司酮(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02)治療,用藥方法:餐后2 h或空腹口服用藥,所有患者首次用藥均口服50 mg;第2 d開始,A組口服5 mg/d,B組口服12.5 mg/d,C組口服25 mg/d,D組口服50 mg/d;術后5 d給藥,持續(xù)治療6個月。
A、B、C三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溫腎消癥湯治療,藥方:菟絲子、生黃芪各15 g,五靈脂12 g,川斷、延胡索、炙沒藥、莪術、生蒲黃各10 g,血竭(另吞)2 g;以水煎服,早晚一次,一日一劑。
比較四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血清學指標:治療前后抽取四組患者清晨靜脈血5 mL,離心處理后,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黃體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及血清CA125等,試劑盒由上??贫松锛夹g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SPSS 16.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四組各組間LH、E2、P、FSH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C、D三組E2均低于治療前,且低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四組CA125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且A組明顯低于B、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四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比較
用藥后,A組發(fā)生陰道干澀、潮熱各1例,發(fā)生率為5.26%;B組發(fā)生胃腸道反應2例、潮熱1例、丙谷氨酸升高2例、陰道出血1例,發(fā)生率為15.38%;C組發(fā)生陰道出血3例、潮熱2例、陰道干澀2例、胃腸道反應1例,發(fā)生率為21.05%;D組發(fā)生盜汗4例、陰道出血3例、陰道干澀3例、潮熱2例、丙谷氨酸升高2例,發(fā)生率為36.84%。A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B、C、D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32、10.911、30.004,P<0.05)。
EMS復發(fā)性高、侵入性強,治療難度較大[6]。目前,手術是治療EMS的首選方法,可有效去除或減縮病灶,松解子宮內膜異位所致的宮腔粘連。但手術治療屬于機械性去除病灶細胞;EMS患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孕齡期女性,大部分患者需保留卵巢功能,手術操作無法將病變組織徹底清除,術后病癥復發(fā)率極高。有研究指出[7],即使手術切除EMS患者子宮,病癥復發(fā)率同樣高達15%,甚至存在3%~5%的患者痛經程度增加,仍需接受二次手術治療。因此,如何預防術后病癥復發(fā)、減少二次手術風險,成為臨床婦科的重點研究問題。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界深入研究EMS,米非司酮被應用于術后EMS治療,取得較顯著成就,但臨床對該藥的劑量仍然存在爭議。米非司酮屬于孕激素受體拮抗劑,是人工合成藥物之一,主要作用為抑制細胞核轉錄因子NF-kB,阻礙黏附因子和一些炎性因子的表達。該藥可阻斷孕酮、抑制卵巢功能,從而引起閉經,使病灶組織萎縮;通過丘腦-垂體-卵巢軸作用達到調節(jié)子宮異位內膜的孕激素受體和雌激素受體目的,病灶組織內激素水平降低,異位內膜隨之退化,最終達到治療目的。我們根據以往經驗分析,一般EMS患者術后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達到輔助治療目的,而單純使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藥物不良反應較高,影響療效。米非司酮常用于治療EMS,優(yōu)點在于藥物作用對子宮內膜直接作用,可極大減少陰道異常出血、低雌激素不良反應;但該藥物若長期使用,或用藥劑量過大,則會損傷機體肝功能。
國內學者研究指出[8],采用中藥溫腎消癥湯聯合米非司酮治療腎虛血瘀型EMS效果顯著。中醫(yī)理論認為EMS屬于“不孕、癥瘕積聚、痛經”范疇[9];主要體現為“腎虛為本、血瘀為標”,即指腎虛血瘀證;治療需辨證論治,以溫腎活血為主。溫腎消癥湯方中君藥為五靈脂、生蒲黃,具有散結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臣藥為莪術、血竭,具有活血定痛、破血消癥的功效;佐藥為川斷、菟絲子、黃芪,具有溫腎助陽、補腎益氣的功用;再輔以延胡索、沒藥、赤芍,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止痛、破瘀消癥、溫腎助陽之功。本研究采用不同劑量米非司酮聯合溫腎消癥湯治療EMS,結果顯示,治療后B、C、D三組E2均低于治療前,且低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四組CA125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且A組明顯低于B、C組(P<0.05)。說明,米非司酮不同用藥劑量治療EMS均有效,5 mL低劑量的治療效果更顯著。A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其他組(P<0.05),說明小劑量米非司酮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低劑量米非司酮聯合溫腎消癥湯治療腎虛血瘀型EMS的臨床價值顯著,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