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朗書
摘 要 金銀花屬于傳統(tǒng)中藥,臨床及生活中應用較廣,可清熱解毒,種植方面應做好種植前準備工作,并定期予以除草、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等管理,通過適宜的采摘及干燥等技術(shù),保證藥物質(zhì)量。金銀花包含多種藥用成分,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解熱、保肝利膽等作用。本文對金銀花的種植技術(shù)及藥用價值進行分析,綜述如下。
關(guān)鍵詞 金銀花;種植技術(shù);藥用價值
金銀花作為常用中藥材,又稱之為雙花、銀華、忍冬花,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臨床應用廣泛,且制作成多種中成藥,如銀黃片、銀翹解毒片等。此藥物分布廣泛[1-2],全國各地皆有,以山東、湖南等地為主,光照充足、溫暖濕潤環(huán)境下生長更佳。金銀花包含多種藥用成分,可用于咽喉腫痛、皮膚感染、溫病發(fā)熱等治療中,但氣虛體弱、脾胃虛寒者應慎用?,F(xiàn)對金銀花種植技術(shù)及藥用價值進行如下綜述。
1 種植技術(shù)
金銀花屬于忍冬科多年生植物,多纏繞灌木生長,莖蔓可不斷分支,葉子為卵圓形,生長過程中,可見枝葉早期為嫩綠色,之后轉(zhuǎn)為暗紅色。五月至十月之間開花,顏色從最初的白色轉(zhuǎn)為黃色[3],此變化通常需兩至三天,花落后結(jié)果,成熟后果實為黑色。金銀花不同地區(qū)的種植方法略有差異,但大概步驟并無明顯不同。
1.1 種植前準備
金銀花抗旱、抗寒,于惡劣環(huán)境仍可生長,但為保證質(zhì)量,選擇適宜生長環(huán)境極為必要,植物可獲得充足養(yǎng)分,同時,還需選擇有濕潤土壤區(qū)域種植,并定期整理、翻新土壤。
1.2 種植
金銀花多采取種子繁殖、壓條繁殖等方法,前者需于種子成熟時采集、清洗、晾干,并儲存于陰涼干燥處,次年播種,確保種子可安然度過冬天,春天或秋天種下,挖適宜大小的深坑,均勻撒入種子后[4],并以土埋實即可,十天左右,種子即會發(fā)芽、長出小苗,需注意的是這一時期是金銀花最脆弱的時期,應對其生長狀況格外注意。
壓條繁殖則需于五至九月進行,使用金銀花花株上的枝條,將其插入土中,深度約為十至十五厘米,避免出現(xiàn)深度過淺或過深現(xiàn)象,通常半個月左右,便可見新根長出,另一種壓條方法是將枝條(成熟金銀花上取下)于大棚培育,新根長出后插入種植區(qū)。
1.3 種植管理
新苗長出后,需進行定期除草、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等管理,每年定期清理雜草,通常為三至四次,植物長勢成熟后,約為三年左右,可適當減少清理雜草頻率。春季、夏季施肥,可適當添加尿素[5],保證植物長勢,待進入迅猛生長期,藤莖多大肆生長,對金銀花產(chǎn)出并無益處,故而,需及時修剪雜枝,這項活動通常于生長一至兩年后進行,植物主干達到三十至四十厘米,考慮頂端效應,此時應剪去主干頂部,促使分支生長,生長一年后,選擇若干主干,其余枝條修剪至十五厘米左右,保證金銀花生長長勢,定期修剪不再生長的老枝或生長過于茂密部分。
觀察葉面可見白粉病、葉斑病等病蟲害,需予以化學藥劑處理,待病蟲害猖獗前予以提前預防。另外,因金銀花的出口價值、特殊藥用價值,于形成花苞時期,不得使用毒性較大的農(nóng)藥,主要通過噴灑氧化樂果治蟲害。
1.4 采摘及加工
金銀花通常于種植第三年開花,并于五月下旬采摘,通常每隔一個月即可采摘成熟金銀花,采摘應于花蕾未開放前進行,以早晨最佳,此時花朵氣味濃郁且易采摘,之后烘干機烘干或曬干,溫度保持規(guī)定范圍,避免溫度過高造成金銀花變黑,失去藥用價值,過低則干燥效果不佳。
2 藥用價值
2.1 化學成分
花蕾主要包含肌醇、木犀草素、皂苷等,并可分離出異綠原酸、綠原酸,其為金銀花抗菌的主要成分。金銀花揮發(fā)油中包含七十多種化學成分,以棕櫚酸、芳樟醇為主,還包含酮、酯、醛、醇等物質(zhì)。
2.2 疾病治療作用
2.2.1 抗病原微生物
金銀花及藤可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致病菌,同時對綠膿桿菌、肺炎球菌、結(jié)核桿菌、腦膜炎雙球菌也有一定效果。
2.2.2 抗炎、解熱
金銀花自古以來便被譽為清熱解毒之佳品,性甘寒,不傷胃,于咽喉腫痛、身熱等病癥中均有一定治療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6],通過腹腔注射金銀花提取物,能夠?qū)Υ笫蠼遣娌四z性腳腫進行抑制,可緩解蛋清性腳腫程度。另外,煎劑稀釋后仍具有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2.2.3 保肝利膽
此藥物具有一定保肝利膽之效,這與三萜皂類化合物有直接關(guān)系[7],總皂苷可對抗、抑制四氯化碳,應用于損傷性肝病中,可有效緩解其壞死速度,控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同時可縮小肝臟壞死面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時間。而金銀花中的綠原酸則早被證明為具有利膽的效果。
2.2.4 止血
金銀花炭水煎液、混懸液具有止血的作用,相比炭水煎液,混懸液效果更佳,咖啡酸、綠原酸也有止血效果。
3 小結(jié)
金銀花是一種廣泛應用的中藥材,清熱解毒效果奇佳,全國各地皆有分布,以山東、湖南等地為主,光照充足、溫暖濕潤環(huán)境下生長更佳,繁殖方法包括種子、壓條繁殖兩種,并定期予以除草、施肥、修剪、防治病蟲等措施。在藥用價值方面,多種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解熱、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膽等諸多作用。
參考文獻:
[1]姚立群. 淺析金銀花種植技術(shù)及發(fā)展前景[J]. 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 2017, 37(18):117-117.
[2]李萌. 金銀花的種植技術(shù)與藥用價值探究[J]. 農(nóng)技服務(wù), 2017, 34(24).
[3]文慶, 舒畢瓊, 丁野,等. 金銀花與山銀花的資源分布和種植技術(shù)發(fā)展概況[J]. 中國藥業(yè), 2018, 27(2):1-5.
[4]楊曉杰. 金銀花的成分及藥理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 37(24):176-177.
[5]王勖. 中藥金銀花藥用成分及藥理作用分析[J].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5, 11(18):30-31.
[6]王華, 遲瓊, 熊石龍,等. 金銀花提取物對LPS致ARDS大鼠肺炎癥影響的研究[J]. 廣東藥科大學學報, 2017, 33(3):379-382.
[7]葉露. 中藥金銀花的藥用成分及臨床藥理作用[J]. 醫(yī)學信息, 2016, 29(2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