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 目的 分析研討風險管理在兒科靜脈用藥管理中的運用效果。方法 隨機從該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兒科靜脈用藥治療患兒中抽取80例進行討論,依據其用藥期間是否接受風險管理進行干預,其中40例未接受風險管理(對照組),另40例接受風險管理(研究組),比較其運用效果,如用藥不良事件等。結果 研究組用藥不良事件發(fā)生率7.50%低于對照組30.00%,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00%高于對照組57.50%,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風險管理應用于兒科靜脈用藥管理中,可顯著降低用藥不良事件危險性,確?;純河盟幆熜Ш陀盟幇踩?。
[關鍵詞] 兒科;靜脈用藥;風險管理;用藥安全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a)-0037-02
藥品合理使用和藥品安全對患者健康與生命有直接性關系,我國衛(wèi)生部2013年制定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中明確指出需提升用藥安全[1]。而護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則為靜脈用藥,兒科靜脈用藥特征為頻次高、品種多、劑量小等,且在小兒免疫、病理、生理、解剖等方面與成人存在較大差異,患兒年齡越小,其耐藥性則越低,與成人比較,其用藥風險性更大。而護士作為給藥的直接觀察者和執(zhí)行者,整個過程中均處于一線地位。針對此狀況,近年來,有研究指出[2],兒科靜脈用藥管理中采用風險管理可顯著提升用藥安全性?,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據其靜脈用藥期間是否接受風險管理將該院以往收治的80例兒科患兒分組。對照組: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齡2個月~7歲,平均為(3.2±0.5)歲,病程時間0.5~10 d,平均為(2.3±0.5)d;研究組: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齡3個月~7歲,平均為(3.5±0.4)歲,病程時間0.6~10 d,平均為(2.4±0.6)d。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不接受風險管理,研究組接受風險管理,具體如下。
1.2.1 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 醫(yī)院定期組織科室各護士學習各項職業(yè)道德、法律法規(guī)等知識,如《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yī)院工作管理制度》等,并培養(yǎng)其實事求是、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和作風。
1.2.2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 由護士長、科主任,以及3名藥師和業(yè)務好、高年資的護士組成風險管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科主任擔任。評估其風險性,并尋找安全隱患,分析已發(fā)生過的問題,并總結,明確潛在性和現存風險問題,按照其實際狀況制定干預加護,并按照所制定計劃督促實施。
1.2.3 進一步完善制度,如風險上報機制? 按照風險管理特征,制定各環(huán)節(jié)、各崗位統一的、標準的工作流程,并嚴格落實,重要環(huán)節(jié)需適當增加管理規(guī)定,如《計算機醫(yī)囑審核制度》《藥品破損管理制度》等,制定流程圖。每日需如實記錄當日患兒靜脈用藥差錯發(fā)生狀況,并在第2 天分析差錯事件原因,總結其教訓和經驗。及時發(fā)現風險管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漏洞,并重建或改進流程,不斷完善工作流程和規(guī)章制度,并在科內學習或早會上宣布,確保人人皆知完善和修改部分。
1.2.4 建立質控體系? 由藥師、護士、護士長、科主任組成質控小組,護士長、科主任為組長,監(jiān)控兒科靜脈用藥中各環(huán)節(jié)質量,其余質控成員需明確各自職責,合理分工,將質量管理和風險管理聯系起來。每周全面質檢1次,并記錄質控結果。需確保檢查的全面性,包含藥方審核、藥物配制、藥物核對、排藥、復核、審方等環(huán)節(jié)。落實消毒隔離制度,使用、保養(yǎng)維護設備設置、潔凈間、四防安全等,并及時解決和反饋檢查中所存在的問題。
1.2.5 不斷加強崗位培訓,提升各人員業(yè)務素質? 資深老師需一對一帶教新上崗工作人員,崗前培訓3個月,學習并鞏固實操能力和理論知識,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崗。全科人員需每周學習藥物配伍禁忌、劑量、用法、成分等,優(yōu)先學習新進藥品,培訓其防護知識技能和職業(yè)安全教育,提升各工作人員自我防范意識和技巧,認真學習工作流程和規(guī)章制度。
1.2.6 培訓支援護士? 因支援護士工作時間短,流動性大,適應能力、理解能力、操作水平等因素影響,影響到靜脈用藥配置速度和質量,為讓護士快速適應醫(yī)院工作環(huán)境,明確劃分其職責和性質,科室發(fā)放支援護士的具體要求和職責到護士長,并讓支援護士提前自學相應內容和實踐,帶教老師全程指導帶教老師需放手不放眼,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糾正解決,教以其配藥經驗,確保藥物配置質量。
1.3? 指標判定
記錄兩組患兒靜脈用藥不良事件發(fā)生狀況,如藥物核對錯誤、藥物與標簽不符、送藥登記錯誤或送錯科室、錯審醫(yī)囑等,并比較。
用該院自制兒科靜脈用藥風險管理干預滿意度問卷表調查患兒家屬對此次用藥的滿意度,問卷設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等3個選線,計算其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40×100.00%。
1.4? 統計方法
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行χ2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用藥不良事件?研究組用藥不良事件發(fā)生率7.50%低于對照組30.00%,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高于對照組57.50%,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風險管理仍在我國處于初級階段,暫時無標準且統一的管理模式。以往所采用的傳統風險管理模式或不采用風險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容易引發(fā)用藥差錯。該院所實施的風險管理方式,除借鑒了其他醫(yī)院優(yōu)異管理模式之外[3],還根據我院自身工作量和現狀做出了一定改進。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用藥不良事件率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結果與以往報告相符,提示研究組所采用的風險管理具有一定優(yōu)勢。其過程中,加強各人員風險意識和法律法規(guī)意識,讓其真正認識到落實風險管理的意義和價值[4-5]。再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成立管理小組,制定工作計劃。完善各制度,讓各環(huán)節(jié)有標準可依、有章可循,勿發(fā)生隨意性[6-7]。及時發(fā)現并分析工作中疏漏,總結教訓和經驗,降低差錯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積極應用工作中安全隱患,重建或再造流程,不斷完善和修改工作流程、規(guī)章制度。另外,成立質控小組,明確職責,合理分工,包含設備設施保養(yǎng)維護、規(guī)范各操作、消毒隔離、科室衛(wèi)生等[8],及時解決和反饋已發(fā)生的問題。緊密聯系質管和風險管理,讓其發(fā)揮互相促進的意義。綜上,將風險管理應用于兒科靜脈用藥管理中,可顯著降低用藥不良事件危險性,確?;純河盟幆熜Ш陀盟幇踩?。
[參考文獻]
[1]? 高金華.風險管理在兒科輸液室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6,15(6):74-76.
[2]? 劉冬麗.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19):161-163.
[3]? 溫毅蕓.兒科靜脈輸液小組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與影響[J].今日健康,2016,15(12):215.
[4]? 李仰瑤,林麗芳,陳晨.風險管理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10(5):178.
[5]? 任妮娜.風險管理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3):459-460.
[6]? 張曉霞,馬文兵,媛媛,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建立前后抗腫瘤藥物引起護士血液毒性評估[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7, 10(12):823-826.
[7]? 邱季,朱文靖,許杰,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加強風險藥品管理前后調配差錯對比分析[J].中國藥房,2015,10(4):500-502.
[8]? 謝玲芝.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靜脈給藥重點環(huán)節(jié)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內科,2016,11(6):938-940.
(收稿日期:2019-02-01)
[作者簡介] 劉敏(1966-),女,山東安丘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