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路
摘 要:英語口語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部分,隨著全球化的形成與各國互相交流的進程,當今社會對英語口語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的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
關鍵詞:鄉(xiāng)鎮(zhèn)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口語可以說是最困難的而且是相當薄弱的,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中學生受其特殊環(huán)境限制,且加上目前的大多數(shù)英語課堂教學忽略了加強運用教學語言進行交流地能力,以至盡管學生通過多年的學習,對英語詞匯和語法已掌握了許多,但當教師用學過的英語知識在課堂上進行一問一答時,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一句,往往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表達才算得體。每次碰到此情況,我的腦海里就陷入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使學生張嘴,學生的口語能力如何培養(yǎng)?本文將就如何培養(yǎng)鄉(xiāng)鎮(zhèn)初中學生口語能力進行論述。
1 轉變教學理念,滲透情感教育
葉斯伯森說:“教好外語的首要條件大約是給學生盡量多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語做。學生必須沉浸在里面,而不是不時地噴淋一點水,他必須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為一個游泳者而左右逢源”。因此,作為英語口語教學的組織者,首先必須更新教育觀念,逐步從過去課堂上以教師講解語法為主轉到以學生進行操練、交際為主的軌道上。把動態(tài)的知識課型轉變?yōu)閯討B(tài)的實踐課型。
2 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分層教學
素質教育很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教師起到輔助作用。教師一味地獨占講臺,向學生滔滔不絕地灌輸知識是低效也是無益的。教師總是扮演“講述者”的角色,侃侃而談,讓學生充當“聽眾”。這種作法也應改革,即在教學中(或課堂外)注意師生之間的“角色轉換”,給學生提供語言表達自己思想感情和愿望的機會。教師要面對全體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大膽地說英語。
3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敢于說,樂于說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樂觀、幽默、直率的教學方法很易感染學生,學生就會對教師所任的科目鐘愛有加,就會“信其師,量其道”。更加積極參與口語課堂。一個開放、活潑、民主的課堂激發(fā)學生敢于說,樂于說。鄉(xiāng)鎮(zhèn)初中學生在口語方面表現(xiàn)得差強人意,他們或害羞、或怕說錯被人笑話、或基礎差不敢說,這都造成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基本障礙。因此,教師要想獲得一個成功的每個學生都參與的英語課堂。
總之,教師的微笑,善意的批評,以及朗朗說出的:very good! Well done! Excellent! How good work you have done! 等表揚鼓勵的話語都將對課堂人際關系的改善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4 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4.1創(chuàng)設學生生活情景
在英語課上應設計多種多樣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感知,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說的更切實際,要能打破課堂沉悶氣氛及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說英語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協(xié)助學生通過自編對話上講臺兩人或三人一組進行口語表演,或把學過的單詞、短語串連成通俗易懂的歌曲進行歌唱。如在教有關人物與動物單詞與句型時,我通過圖片和人進行如下對話:
A:whos that ?
B: Thats Li Ming .
A: Whats his favourite animal?
B: panda.
先要求學生把這段對話讀透背熟,之后兩人一組進行操練對話,爾后不要看有關課本句型,也不要拿書本,兩人一組執(zhí)有關人物與動物圖片上到講臺進行替換表演練習。最后讓學生結合實際到學生面前用上述的句型進行一問一答。
教師平時可通過各種形式的競賽、演講比賽、講故事、繞口令、猜謎語、玩BINGO游戲等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英語生活,同時能活躍課堂氣氛,寓教于樂,讓每個學生都能大膽的張口,“瘋狂”說英語。
4.2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語言的情景中學習
從母語學習的規(guī)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的情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Britain and Irland 一課,我們可利用圖表讓學生復述課文。復述前,屏幕先打出一張 Britain的地圖,請學生復述它的地理位置和各地區(qū)的特點,并配以圖片。然后播出兩幅表示天氣變化的陰晴卡通圖,讓學生復述Britain and Irland 的氣候。復述完畢,屏幕打出要求:請一位學生扮成英國導游,另一位學生裝扮成到英國留學的學生,自編自演對話。然后又請一位學生扮作自英國來我國參觀的學生,請另一名學生當導游,介紹我國的地地理位置、省市區(qū)、物產(chǎn)和氣候等。
4.3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發(fā)現(xiàn)式的學習方式,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
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注意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推陳出新??芍^教之有法,而無定法。單一的教學方法很易使學生感到枯燥。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運用直觀的教具或生動的媒體公里設情景,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與深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在學習初一英語有關in, on, at, under等介詞的用法時,我用教室里的粉筆,粉筆盒作教具進行教學,同時利用GoGo英語光盤中“馬戲表演”、“捉迷藏”等情節(jié)內(nèi)容來展示,使所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很快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自然地投入學習中。
5 力爭在每節(jié)課每分鐘能讓學生沉浸于英語口語環(huán)境中
課前的復習操練。一堂課的好壞,開頭是關鍵。教師應馬上引導學生進入英語氣氛,借助上節(jié)課或以前學過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掌握打招呼、天氣、購物、看病等句型,并力圖把會話內(nèi)容和這堂課的基本內(nèi)容適當聯(lián)系起來。
課堂內(nèi)容的口語操練。當教師清楚地介紹了新語言項目,并檢查了學生的理解情況后,要馬上讓學生進行操練,幫助學生正確而迅速地說出新內(nèi)容,凡不能掌握的語音、語調(diào)、句子結構,要及時給予糾正。訓練完畢后,教師可進行抽查,檢驗效果,學生也可以取長補短。教師可采用以下方式進行練習:連鎖操練。情景表演。利用教材內(nèi)容三人或四人一組會話。
6 加強課堂外的語境創(chuàng)設,擴大運用英語交際的空間
單憑課堂幾十分鐘內(nèi)創(chuàng)設的英語交流情景,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要求。這要求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完成必要的口語訓練,還要設計一些能促使學生學英語口語的語境活動。這種設計不但可以使學生說英語,也可感染他們身邊的人去聽或說英語,避免學生受他們影響而不說英語。比如,設計些口語作業(yè),這些作業(yè)要多樣性,如唱英文歌、讀課文(并錄制)、講故事給家長聽等,要讓學生有新鮮感。與此同時要追蹤檢查,保持與學生家長共同密切注意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做到有始有終,最好為每生設立一個學習檔案記錄袋。不要讓學生放任自流,如果這樣,不但不能促學生開口說英語,反而成了一種形式的東西。因而產(chǎn)生負面影響。
7 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谡Z能力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良好的扎實的英語基礎,英語教學任務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等多種能力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了,教學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始終要貫穿情景性、交際性和多樣性原則,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和快樂感。
參考文獻
[1]張偉.農(nóng)村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低下的原因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20):135.
[2]黃玲霞.英語口語互動教學優(yōu)化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0(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