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傳播是依靠建立在共性上的附加價值觀的導入。本文以《傅雷家書》為例,通過提煉家書表達形式和價值觀,參考不同文化間成功的傳播方式,試圖總結出《傅雷家書》海外傳播(主要以美國為傳播市場)有效方案。
關鍵詞:《傅雷家書》;價值觀的共性;海外傳播
一、 《傅雷家書》的對外傳播價值
(一) 為什么選擇《傅雷家書》
傅雷的時代處于新中國成立前后,當時的中國條件尚為落后,中國家庭都盡心于養(yǎng)家糊口,家庭教育也受到忽視且較為傳統(tǒng)。而傅雷是資深的翻譯家,并且海外出游,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所以他與兒子是平等交談的關系,不溺愛,也不控制。他的思想相比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更為溫和開放,易于接受。
其次,家書本就是在時代未完全發(fā)展起來的時候,作為家人們用于聯(lián)系的交流工具。選擇時代再久遠一些的家書,傳統(tǒng)思想太濃厚,不能跟進現(xiàn)代中國的發(fā)展、改變與提升;而《傅雷家書》所在的時代恰好是承上啟下的時代,在家書沒落之前為世人留下珍貴的篇章。再者是因為傅雷本身就是著名翻譯家,作家,所寫出的家書也是他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極具教育和學習的價值。雖因其學習西方文化而在文字中會融入西方的思想,但是他文字中所傳達的是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他對西方文化的融合也能讓我們更好地傳播《傅雷家書》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
(二) 為什么選擇美國作為傳播市場
美國是現(xiàn)代主流文化輸出國,具備強大的文化傳播能力和接受能力。其次,美國是移民大國,各種文化融會貫通,相比其他西方國家,文化包容性更強?!陡道准視繁磉_的思想文化,與美國主流價值有很多共性,在進行文化對比的時候更易于找到傳播內容。如果我們所傳播的中國思想觀念能被美國所接納,美國也會不自覺地利用其強大的傳播能力將我們的文化向外擴散,進行二次傳播,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二、 如何傳播《傅雷家書》文化
(一) 文化傳播的共性
首先,文化傳播的共性就是依靠同一個價值觀的不同載體。詳細來說,在世界范圍內,愛與善良都是被大家接受認可的,那么愛與善良就是普世價值觀。而對于不同國家,關于愛與善良這個普世價值卻是有著不同的載體,例如不同的宗教就是不同的傳播載體。對于基督教來說,他們對外傳播愛與善良這個普世價值的同時,加了一個屬于他們獨特的前提:愛與善良是上帝給予的。人生而有罪,所以應當去贖罪,保持自己的善良,去愛別人。
再比如,大部分情況下,人們對于其他文化的接受都是自主而不是被動的,這就是需要我們把握文化傳播的關鍵點,即文化傳播不能具有侵入性,而是通過兩國文化的共性,去讓對方找到相似點,或者通過溫和有趣的方式去讓對方潛移默化地了解與接納。
(二) 《傅雷家書》所含價值觀與美國價值觀的共性
《傅雷家書》中的價值觀體現(xiàn)都是伴隨在傅雷對兒子傅聰?shù)年P懷中,所表達的價值觀也只是表示關心,少有侵略性。此文簡略陳述一例兩種價值觀的共性作為參考。
第一,在禮儀與待人方面,傅雷說道,“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xiàn),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動上做得跟‘薄情一樣,是最冤枉的,犯不著的?!边@與美國主張用行動來證明你的想法有相似之處。同時,這也蘊含著中國人的積極向上之道,以及用行動證明實力和心意的積極行為。這一方面的傳播,既可以表達中國文化下,人所擁有的積極價值觀,從而樹立良好中國形象,也可以緩解別國人對中國的一些消極的刻板印象。其次,傅雷此話中也隱晦道出了中國人所欣賞并且遵從的一種文化模式,即待人要厚道。不僅要知恩圖報,也要真正采取行動去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不能因為忙于貪婪的吸收新鮮事物,而忘記去用事實證明心意,從而落得忘恩負義的不良名聲。各國禮儀不同,但切入點總有相似之處,如誠信善良等。所以在宣傳《傅雷家書》時,以共同的禮儀角度入手,附加上中國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或者文化模式。
與之類似可宣傳的還有傅雷告訴傅聰?shù)囊恍﹤鹘y(tǒng)中國禮儀,對師長等人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等。盡管各國有自己的禮儀,但在海外傳播時,要表現(xiàn)出中國氣質。
在情緒管理,以及如何規(guī)劃并且行動,父親對兒子的愛與關懷等,都具備宣傳價值。找到共性之后,便要開始拋去外殼,拋去書信這樣的形式,去宣傳中國文化精神了。
三、 《傅雷家書》向美國傳播途徑方案
我們在接受別國文化時,都是主動積極的,強行灌輸?shù)奈幕瘍r值觀也不會得到我們的認可和喜愛。所以我們在對外傳播《傅雷家書》的時候也是如此,應當注重形式的可接受性和內容的普遍性。這里所說的普遍性是指附加在一般價值觀上的獨特中國價值觀。
參考一下我們身邊的一些文化輸送大國,最容易讓人想到的就是美國的電影,韓國的電視劇,和日本的動漫。這三種傳播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形式吸引人。因為《傅雷家書》的形式傾向于一個人所談日?,嵤拢歉道讍畏矫鎸Ω德?shù)谋磉_。因此,我們的宣傳要避免枯燥單調,拋去吸引力弱的,追求活躍性較強的形式。在本文中推薦以下四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內容不必字字拘泥于《傅雷家書》內容,而是提煉思想和思維模式,通過故事里的人物以及情節(jié)體現(xiàn)出來。這樣的形式能夠增添樂趣,在人物詮釋思想的過程中也更易于人們理解和接受。例如美國文學中的白鯨,文中不需要直接說明作者是什么思想,當時時代的價值觀如何。而是通過人物的名字(引用圣經里的名字,具有暗示意義)、對話以及行為(船長偏執(zhí)的體現(xiàn))還有悲慘的結局(人們違背大自然,試圖征服規(guī)律,最后受到懲罰)。這一系列存在于故事中的價值體系,在閱讀中就會被讀者所了解與探索。故事或者文學,它更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讀者步步深入。所以可以選取《傅雷家書》中可宣傳的內容,將其改編故事,將里面的對話或者關懷變成故事里其他人之間的生活。利用故事的特點,增加《傅雷家書》中內容的趣味性。
第二種可以采取多媒體傳播的形式,例如動漫和電視劇。在多媒體的影響下文學的傳播有了高質量的提升。文學的傳播借助多媒體的聲音與圖像的雙重表達作用,對文學進行高速具體的傳播,也運用科學技術對文學傳播服務的質量模式進行了完善。多媒體參與進文學的傳播促進了文學價值的不斷提高。
日本的一部動漫《青之文學》,就是選取日本的眾多短篇文學名著,將文學用動漫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種方式大大增加了人們對選取的文學的了解。首先,如果不是對文學感興趣的人,是不會主動去搜索日本文學著作的。但是用動漫的形式表達出來之后,人們就會多一個知道和了解它們的方式,從而增加日本文化曝光度。
再者,如岸見一郎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便是被改編成電視劇。原著的內容是兩個人的對話,電視劇里對話的形式依舊被采納,但是獨特創(chuàng)新的點是:文中兩個人所探討的話題是通過不同的劇情,不同的人物表現(xiàn)出來的。最后在故事的發(fā)展中,一步步加深觀眾對阿德勒思想的理解。中國當代作家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在1987年被張藝謀導演改編并拍攝成電影《紅高粱》,該片贏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莫言的文學作品隨之也引起了國際視野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海外媒介手段對中國文學在海外的宣傳和推廣作用重大,成為文學傳播的助推先鋒。在拍攝《傅雷家書》時,思想精髓要有所保留,還要進行戲劇性的補充,使內容具有趣味性。與此同時,也可以在劇中保留書信的形式,將這種形式的獨特性也表現(xiàn)出來。
第三種就是進行家書文本翻譯。文學的交流與互動是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的重要動力,但是要想讓國外大眾知道我們的文學,就需要出版不同語言的翻譯版本,方便讀者閱讀。但是目前市場上沒有專業(yè)的《傅雷家書》的譯本,這大大地阻礙了國外朋友對《傅雷家書》的閱讀和了解。
在進行前三種方式宣傳時,也要注意到,《傅雷家書》中所表達的價值觀是父親對孩子的關懷,不同于一些文學,沒辦法按部就班的將家書原封不動的用另一種方式表現(xiàn)出來。相比于文學改編成動漫形式的難點就是,制作者需要構造新的故事架構,然后再將家書中的價值觀作為填補血肉的內容。簡單一點就是,沒有固定的背景要求以及故事進展,可以采取更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傳播。其次,我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要與被接受者有著相似的生活場景。例如日本動漫里的海賊王,包含了世界各國眾多地點,讓觀看者有種親和的感覺。在找到相似的生活場景之后,找到共性,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文化模式來進行表演,讓對方逐漸覺得我們的價值觀也很好,慢慢就能主觀地接受我們的邏輯思維,從而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四、 總結
在進行《傅雷家書》文化海外傳播時,一定要注重文化傳播形式的靈活性。在選取故事、動漫、電視劇等形式時,要通過國家間的文化共性來進行傳播內容選取。從而讓傳播出去的文化更易于人們接受。同時也可以參考借鑒宗教、文學、科學的傳播形式,豐富傳播選擇途徑。
參考文獻:
[1]傅雷.傅雷家書[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0、18頁.
[2]包相玲.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困境及策略[J].中國出版,2015(16):40-42.
[3]朱雅智.新媒體時代文學傳播的路徑及價值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7,3(6):26-27.
作者簡介:
姜琦,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合肥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