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很多幼兒園將繪本閱讀作為早期閱讀的一部分。在幼兒園語言學科中繪本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組織語言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針對在繪本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從指導看圖、深情導讀、巧妙設(shè)疑、遷移經(jīng)驗、感悟內(nèi)涵等方面分析了幼兒園繪本教學的組織策略。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繪本;繪本教學;策略
繪本作為兒童的“人生第一書”,被公認為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閱讀具有直觀性與形象性,符合兒童審美需要和心理特點。兒童在長期閱讀中,能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兒童閱讀興趣,對兒童的思維、語言發(fā)展、審美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點化、視野的開闊都有很大的作用。在國外,繪本閱讀已有1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和信息的不斷更新,我國許多幼兒園也將繪本閱讀作為早期閱讀的一部分。在幼兒園語言學科中繪本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不少幼兒教師優(yōu)先考慮的教學活動形式。
一、 概念的界定及問題的提出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種圖書。
繪本教學活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繪本作為教學載體,旨在引導幼兒理解繪本內(nèi)容,體會繪本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旨,欣賞繪本畫面的藝術(shù)魅力而開展的相關(guān)教與學的活動過程。
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教師經(jīng)驗和認知的缺乏,繪本教學的形式化、盲目性等成了現(xiàn)代年輕教師對繪本教學的普遍問題?!叭绾翁岣呃L本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也成了各園所教師探討研究的話題。本文本著學習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教育理念,結(jié)合自身實踐的切身體會,談?wù)劺L本教學的策略。
二、 對繪本教學實踐策略的總結(jié)
(一) 指導看圖,教給幼兒繪本閱讀的方法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和文合成的。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其中大意。
如在《天生一對》的導讀中,我是這樣引導孩子關(guān)注彩圖,指導幼兒讀懂畫面所表達的人物關(guān)系的:出示第一幅彩圖,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幅圖片,你看到了誰?(長頸鹿和鱷魚)他們倆手拉著手,你猜猜可能是什么關(guān)系?(朋友、母子……)再看看他們的穿著,哪個是男的,哪個是女的?再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房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就這樣一步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在觀察的過程中,他們已基本理解了部分內(nèi)容,因此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的情節(jié)。
(二) 深情導讀,激發(fā)幼兒繪本閱讀的興趣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杰洛姆布魯納認為,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慢慢地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整個作品。教師用心投入到繪本中去,聲情并茂有感染力地朗讀和講述,會給繪本添彩,會讓孩子愉快地走進故事。
如《三只小豬》的閱讀中,我故意用非常粗暴的聲音來讀“小豬,小豬,快開門,讓我進去”來表現(xiàn)大灰狼的兇狠;用細小、微弱的聲音來讀“不行,不行,這可不行”來體現(xiàn)小豬的膽小、害怕,把幼兒深深吸引在我的語境里面。又如在非常幽默滑稽的《小豬變形記》的教學中,我運用夸張的語言,演繹小豬的所作所為時,孩子們便開懷大笑、興趣高漲,同時在輕松愉快中感悟主題。
(三) 巧妙設(shè)疑,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傳統(tǒng)的繪本教學中兩種形式提問的大量存在,阻礙了教學發(fā)展幼兒思維的目的。要么是對前面所講內(nèi)容的回憶性提問,要么就是關(guān)注繪本中的文字意思的提問。問題結(jié)果非常單調(diào),幼兒只會回憶繪本故事中的情景,答案千篇一律。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分析畫面的情節(jié)構(gòu)成單元,提一些有效的與情節(jié)發(fā)展相關(guān)的開放性的問題。
比如在繪本《逃家小兔》的教學中,當教師問到“為什么小兔會逃跑”時,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妞妞:“這應(yīng)該是只調(diào)皮的小兔,老喜歡玩咯!”苗苗:“媽媽讓它彈鋼琴,它不想就逃了!”教師又問:“它會遇到什么危險呢?”娜娜說:“它肯定會遇上大灰狼,幸虧有兔媽媽幫助!”……孩子們根據(jù)自己已有的認知生活經(jīng)驗,奔著這個主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除此之外,有一些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如繪本《貪吃的小蛇》,從每頁的水果圖片、小蛇肚子的變形圖等方面可以引發(fā)孩子大膽的想象和表述,猜測小蛇吃了什么水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四) 感悟內(nèi)涵,讓幼兒的情感得以升華
在繪本里,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fā)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一笑。在這里,孩子們能夠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鳴點。通過閱讀繪本,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升華。
如繪本《媽媽,買綠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就像我們每天過的日子一樣,書中的媽媽和孩子一起買綠豆,一起煮綠豆,一起做綠豆冰棒……點滴之中,交織著媽媽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和滿足。整個過程雖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卻有著許多生活的科學和智慧,飽含了許多的學問——夏天是喝綠豆湯的季節(jié),綠豆要先浸泡過再煮,熱騰騰的綠豆湯可以用冷水降溫,不小心掉落的綠豆還可以拿來種出小豆芽……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繪本的多元化資源,巧妙地開展適合孩子需要的,也能體現(xiàn)教師追求的教學效果,同課異構(gòu)、一課多研、多視角地開展繪本教學,相信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三、 關(guān)于繪本教學的再思考
在繪本教學中,還有很多我們需要去思考的方面,如教師對教學形式、課堂結(jié)構(gòu)、時間安排、教材選擇等方面的掌控。家長親子閱讀的開展,怎樣構(gòu)建高品質(zhì)的親子閱讀活動。所以,教師、家長、幼兒三位一體,促進共同成長,將成為我們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和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慧敏.優(yōu)化講述活動,促進大班幼兒語言發(fā)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7).
[2]盛友群.巧用繪本,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2).
作者簡介:
李常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第一幼兒園。
font:minor-latin'>作者簡介:
樂慶偉,河北省滄州市,河北滄州獻縣現(xiàn)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