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婉君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這種背景下,當前的高中政治課需要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改變。針對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應對措施進行探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關鍵詞:新時代;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如果想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對教學進行全面的改革,教師首先要摒棄以往教學模式中的不利因素,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教師需要注意自己身份、角色的轉換,成為課堂中的引導者,在課堂中努力和學生建立伙伴關系,平等地參與知識的探究,一起和同學分享情感認知,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在這種環(huán)境下促進學生政治課程的學習。
一、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轉變不到位
新課改中明確強調(diào)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但是在當前的一些政治教學中,并沒有很好地詮釋這一理念,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法,沒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因此當前的很多政治課堂教學效率仍舊很低,學生對政治的學習仍舊提不起興趣。
(二)教學方法有待提升
我們的課堂一方面要教會學生基礎的學科知識和基本的學科技能,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思想和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的態(tài)度和思想品質(zhì)等,尤其是對于政治課,它能夠起到很好的思想教育的作用。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仍舊恪守陳規(guī),只是讓學生記住一些政治理論,而忽視了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沒能站在學生的立場,找準適合他們學習的方式。
(三)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教學評價對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監(jiān)督作用。伴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評價的功能則應該從原先的選拔人才逐漸傾向于激勵的作用。評價應該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而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起到評價的真正效果。通過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從而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和“情感和價值觀”的綜合發(fā)展。
(四)教學資源還有待開發(fā)
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很多學校的政治教師的教學資源一般都是教材、教師教學參考書和新課標要求,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教學無法提起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不斷開發(fā)教學資源,使政治課精彩、有趣。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政治課教學策略
(一)將政治課堂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連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首先應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能將學到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生活中,在鞏固了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多彩的消費》這一課時,我們先要給學生講授消費的類型、結構和消費的心理等學科知識,然后就可以選擇一個大家比較喜歡的商品展開討論。學生對這個商品很熟悉,因此就會調(diào)動大家議論的熱情。除此以外,會引發(fā)學生一些其他的思考,比如有的學生會認為我們中國也可以創(chuàng)建自己的快消品牌,有的學生認為我們要適度消費快消品,不能盲目跟風。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shù)狞c評。
(二)教學模式向多樣化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驅(qū)動下會讓學生擁有更大的動力。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不斷地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比如,在學習《生活與哲學》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思考,通過學生自主查閱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樣通過真實體驗和理論知識的結合,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政治學習的樂趣,同時還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
(三)尊重學生,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合理的教學策略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中政治課堂的高效性,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比如,我們在學習《文化的多樣性》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向?qū)W生展示視頻的方式,在課堂中更加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全球文化的特點,那么學生因為受到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體驗,就會更好地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也會對這些文化產(chǎn)生興趣。
(四)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當前的教學重點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學習,它同樣包括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在課堂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diào)研活動,分組進行,在組織中,學生擁有了協(xié)調(diào)組織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多種合理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努力為社會打造高水平人才。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打造不同以往的教學課堂。在課堂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找尋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帶領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走進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麗萍.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分析[J].科技展望,2014(7):37.
[2]夏學濤.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