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加勤
有科學實驗表明:學習興趣是學生物理語言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部門及學校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之一.以下,筆者總結自己多年物理教學經驗,針對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促進初中物理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進步.
物理是一門對實驗依賴非常強的學科,很多物理語言可以用簡單的物理實驗展示到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善于把物理理論教學與物理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幫助學生提高知識體驗的同時,為物理課堂教學增添趣味因素,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時間大部分是教師去講解教材內的知識點,學生則是被動地去理解記憶.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得口干舌燥,筋疲力盡,付出特別多的努力,但是仍有很多學生處于“云里霧里”,對物理知識完全摸不著北.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教學形式單一且呆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實驗與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規(guī)避這個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
“望遠鏡與顯微鏡”是學生在初中物理教育階段的重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向學生介紹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結構及兩種鏡像的成像原理.在這一課時教學前,教師要反思以往教學中的問題,把顯微鏡及望遠鏡觀察實驗帶進課堂,通過現(xiàn)實觀察提高學生知識體驗.在這節(jié)課時授課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預習教材內容,然后進行知識解析.在知識解析過程中,教師要把顯微鏡和望遠鏡放在講臺桌上,讓學生依次觀察顯微鏡與望遠鏡的特點,增強學生的知識體驗.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強,體驗過顯微鏡與望遠鏡的鏡像觀察實驗以后,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更加深刻;而有的學生領悟能力較弱,在通過顯微鏡及望遠鏡觀察實驗以后,也能清楚地對其進行有效區(qū)分.
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幫助學生以物理的思維認識世界,讓學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物理教材中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把教學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欲望,促進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逐步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總結自身生活經驗,在課堂教學中把生活經驗與物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教材講解聯(lián)系日常生活還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對于生活常識的認知,聯(lián)系學習過的物理知識,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平面鏡”是學生學習光學原理的一節(jié)重要知識點,學生對于本節(jié)知識并不是很陌生.但是,學生對于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及成像規(guī)律幾乎都停留在感性認知階段.為了幫助學生理性認知與平面鏡相關的光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關聯(lián).例如,教師在課上提問學生:“同學們都照過鏡子嗎?在照鏡子的時候,你能看到什么呢?”學生都照過鏡子,紛紛回答道:“在照鏡子的時候,能在鏡子里看到另一個我.”教師回答道:“鏡子里的也是你的話,世界上豈不是又多了一個你?”引得學生哄堂大笑.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入教材知識,告訴學生:“鏡子里的那個人是你自己的像,通過平面鏡形成的虛像.”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注意力非常集中,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
自信,是學生能夠以較高興趣深入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需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物理知識運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地發(fā)散自己的物理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當問題難以解決的時候,學生能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及時做出彌補.而當問題解決的時候,學生會有小小的成就感,督促他們進一步學好物理知識.
“透鏡”是學生在學習光的折射中的重要知識內容,學習透鏡知識,對于學生幫助作用很大.在這一節(jié)課時授課中,教師首先要進行教材內容解析,引導學生形成相關物理語言.然后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試著做出解答.例如,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列出問題: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諸如打火機、火柴等生火器材,你們有其他辦法生火嗎?有的學生非常機靈,立馬回答道:“可以用凸透鏡,陽光在鏡片折射后匯聚一點,可以點燃可燃物體.”學生很自信,學習興趣自然很高.
總之,筆者認為: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物理學科有其獨特性.初中教育階段,物理教學要注重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要把握物理知識的特性,積極發(fā)揮自己的能動作用,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