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姝
【摘 要】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會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產生很多影響,但同時人們在接受這些新事物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新媒體也是如此,新媒體的出現大大拓展了青年公民意識培養(yǎng)的手段,但同時,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去培養(yǎng)青年公民意識也是我們必須要去研究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 ?青年公民? ?意識培養(yǎng)? ?舉措探究
公民意識簡單來講就是公民個人基于整個國家而言的一種自我認知,是民主精神的一種具體體現,因此要想提升整個國家的民主水平,就必須十分注重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而青年群體作為一個國家發(fā)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公民意識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整個國家的民主水平。
一、新媒體背景下可以重點提升青年哪些公民意識的分析探究
1.在新媒體背景下應重點提升青年的主體意識。何謂主體意識,就是公民基于自身在國家中的地位的考量,是他們要把自己當作這個國家的主人中的一員,而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快速,并且覆蓋面廣,那些負能量、影響社會和諧的信息內容就會不斷侵蝕人們的思想,使他們的價值觀發(fā)生偏差甚至扭曲。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們就要重點提升青年的主體意識,只有有了足夠強的主體意識,青年人才不至于被那些負能量的信息侵蝕思想,反而會自覺地抵制那些不良信息,并且還會利用新媒體大力宣傳和弘揚社會正能量,最終使整個社會環(huán)境更加健康和諧。
2.在新媒體背景下應重點提升青年的權利義務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其實可以說是公民意識的主要內容,權利意識簡單講就是公民對自己擁有什么樣的權利和自由的認識,相對的義務意識就是公民對自身應該在社會上履行什么樣的責任的認識,所以在青年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當中,權利義務意識的培養(yǎng)是相當重要也是最為主要的。權利義務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青年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那么他們在社會上就能更好地利用和維護權利,也能更加自覺地去履行義務,進而在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中作出表率,讓更多的人能夠正確發(fā)表言論、運用正確方式維權和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特別是在新媒體背景下,廣大青年能夠利用新媒體的各種傳播媒介,在網絡平臺上發(fā)表正能量的聲音,并嚴格要求自己不濫用權利,傳播一些不好的信息內容污染網絡環(huán)境,同時利用新媒體的強大功能,對網絡空間進行監(jiān)督,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的形象和利益的義務。
3.在新媒體背景下應重點提升青年的社會公德意識。新媒體的產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發(fā)表言論的手段,也拓寬了發(fā)表言論、進行討論的渠道,這樣人們可以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之下肆意地發(fā)表言論,這無疑給那些借助行使言論自由的理由惡意中傷他人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保護傘,從而就會導致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如果這種趨勢不加以管控的話,就會嚴重地影響社會秩序。而青年人在對新媒體的理解上更加深刻,對新媒體工具的運用上也更加純熟,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應重點提升青年的社會公德意識,這樣的話青年人就能主動承擔起維護網絡空間環(huán)境、凈化網絡生態(tài)的責任,或采用說服教育,或利用平臺的屏蔽技術,對那些肆意發(fā)表惡意言論的人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為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作出貢獻。
4.在新媒體背景下應重點提升青年的法律意識。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社會的基本方式,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任何事情通過法律渠道去解決時就更容易,同樣也能夠起到制裁和教育的作用。但是由于新媒體是互聯網技術不斷發(fā)展下出現的新生事物,需要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夠針對它制定相應的法律,所以在網絡治理中就存在著大量的法律空白。網絡空間不應該是法外之地,在新媒體背景下就應該重點提升青年的法律意識,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法律觀念,而不至于受到那些網絡不良信息、負能量內容的毒害。
二、新媒體背景下培養(yǎng)青年公民意識的手段分析
1.國家要搶占新媒體的輿論陣地,加強對廣大青年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由于青年對于新鮮事物的敏感性和對新技術的超強學習能力,新媒體一經產生,就迅速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他們利用微信、微博、網絡客戶端等新媒體,不僅能與其他人進行溝通交流、討論學習,還能夠查閱對自己有用的一些信息知識,幫助自身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提升,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向青年們灌輸和傳播一些不利于他們成長和成才的思想,嚴重影響他們正確價值觀的養(yǎng)成。因此,國家應該積極搶占新媒體的輿論陣地,利用新媒體進行正能量的宣傳和引導,同時也要對新媒體傳播的一些不良信息加以管控和規(guī)避,加強對廣大青年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讓他們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念,從而自覺地遵守社會規(guī)則,成為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中堅力量。
2.新媒體背景下培養(yǎng)青年公民意識要建立在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基礎上。經過調查和分析,我發(fā)現大多數的青年在新媒體的使用上更多的是基于娛樂的需求,這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在娛樂中學習、工作、生活,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青年公民意識上就要充分地了解青少年,只有充分地了解了青少年的思想狀態(tài)、行事風格等之后,我們在培養(yǎng)他們的公民意識時才更具有針對性。那么在培養(yǎng)青年公民意識上,我們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多采用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方式和內容,提升青年的興趣,這樣才有助于他們主動自覺地接受,當然對青少年也可以利用多種傳播媒介來傳播正能量的信息,比如可以在文本信息中穿插圖片、鏈接視頻音頻,讓青年更加關注那些信息,這樣青年公民意識培養(yǎng)的效果才會更好。
3.新媒體背景下培養(yǎng)青年公民意識要注意時間段的合理利用。雖然在培養(yǎng)青年的公民意識上任何時間都是可以的,但是研究表明在各種節(jié)日中或者各種大型活動上培養(yǎng)青年的公民意識效果更明顯。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培養(yǎng)青年公民意識要注意時間段的合理利用,我們應該利用國慶、建軍、建黨等一些重要節(jié)日或者在組織“最美公民”評選等一些重大活動中,利用新媒體多發(fā)布和推送一些優(yōu)秀公民的故事,用榜樣的力量帶動青年自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主動了解學習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地提升他們的公民意識,讓他們真正地承擔起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擔。
(作者單位: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黃慧英.新媒體時代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統(tǒng)計與管理.2015(05);[2]翟文艷,趙海琳,陳靚.基于高校新媒體環(huán)境的青年責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策略研究[J].淮海文匯.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