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隆科技大學教學內容以實務為主
柬埔寨的一間名為 K I T(Kirirom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基里隆科技大學)的學校,坐落于基里隆國家公園的山丘之間,卻正向麻省理工學院與史坦福大學看齊,培育著東南亞的理工人才。
該校于2014年10月創(chuàng)立,首屆只收了 22 名學生,今年年底預估將超過 300人。課程以信息科技及英語為中心,多數師資來自印度及菲律賓等地。入學考試要求足夠的英語能力,柬埔寨人通過比率不到 一成。
KIT的教學內容以實務為主。學生從一年級就必須加入某個虛擬企業(yè)社團,社長也由學生擔任。現有企業(yè)涵蓋虛擬現實、擴張實境、自動駕駛、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系統等十數個領域,而人工智能則應用于所有虛擬企業(yè)之中。
例如人力資源科技,以人工智能將企業(yè)條件與學生履歷相匹配。失敗后,則利用在線培訓課程,改善學生不足之處,再次篩選配對。自動駕駛,則是嘗試在基里隆地區(qū),以電動汽車測試自動駕駛。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系統,則已實際獲得柬埔寨企業(yè)采用。
KIT不只培訓學生技能,更與企業(yè)進行產學合作。企業(yè)提供獎學金與實習機會,表現優(yōu)秀者直接錄用,柬埔寨學生只要就職后 4年不跳槽,其學費及住宿費都能全免。包括開發(fā)證券平臺的Trade Works、編寫教育應用程序的花丸實驗室、研發(fā)人工智能軟件的萬革始應用等合作企業(yè)。
學生宿舍也被視為房地產的投資目標,投資人做宿舍屋主,消除學生負擔。在教室與宿舍間,則興建山間小屋與木造平房,可作為度假設施或企業(yè)研習的住宿場地。而虛擬企業(yè),除計劃未來對外販賣自制產品,股份還可能分拆上市。
KIT 創(chuàng)辦人來自日本。豬冢武原任職于全球最大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1998 年轉為創(chuàng)業(yè)家,創(chuàng)立網站分析公司數碼森林。2009年開始教育事業(yè)。在他理想中,應以英語來學習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就學期間與實際企業(yè)進行商業(yè)活動,以培訓實用技能為要務。但受限于法規(guī)制度,無法在日本實現,輾轉之下才來到柬埔寨。
在政府支持下,他以 50 年的契約,租借基里隆國家公園 9000公頃土地。出于回饋的想法,剛起步時只招收當地學生。自 2018 年起,日本學生也慕名而來,未來也考慮接受來自印度尼西亞、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地的學生。
今年春天,KIT 延攬了自一流證券公司退休的老手擔任財務官。2019 年的營收預計將比去年增加近五成,達到約 500 萬美元。由于還是投資初期階段,至今仍虧損的稅息前利潤,也預計于 2020 年轉虧為盈。
仿效以史坦福大學為核心建立起的硅谷經濟圈,豬冢武在柬埔寨建立基里隆經濟圈的遠大目標,如今正要起步。(來源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