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觀音山音樂學校 馮瑞蘭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陳先云先生在談到提到“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時,從理解、運用、思維與審美這四個維度,列出了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清單。課堂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實施途徑。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實踐應以“人”為中心,既重視整體推進聽、說、讀、寫、思,又重視課內外一體化學習,讓生動的課堂文化在學生共鳴中得以強化。如何針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科學有效地組織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做到以生為本呢?我認為可以嘗試這樣做: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闡釋了這樣的道理:觀察事物只有全身心投入,充滿熱愛才能有感而發(fā)。我們的課堂也是如此,試著還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融情于中,學生才能更主動感受文字背后所蘊含的美,例如在教學《青山不老》這篇略讀課文時,為了更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我是這樣導入的:
出示家鄉(xiāng)的圖片,“同學們,馮老師的童年是在山西度過的,小的時候,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是這樣的(出示圖片),你想用什么樣的四字詞語來形容?”學生大都出身南方,環(huán)境與北方截然不同,當學生看到圖片上黃山滿天的圖片時,馬上蹦出了一系列的詞:飛沙走石、狂風呼嘯、天昏地暗等,課一開始學生就被置身在一種與現(xiàn)在生活環(huán)境大相徑庭的情境中,緊接著我追問:“作家梁衡在《青山不老》一文中也寫到了這里環(huán)境的惡劣。他是怎樣寫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6課《青山不老》,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有了剛才的鋪墊,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書中對黃土高坡的描述,就更能體會作者筆下“險惡”這一次背后的意義了。在課的結尾,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老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我設計了配樂小練筆的環(huán)節(jié):
“老人這種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精神感動了我們,也感動了大家,他也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孩子們,我們了解了老人的事跡和精神,能不能為老人寫一段頒獎詞呢?”當感人深情的旋律響起,回響著老人一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歷程,學生紛紛下筆書寫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對老人的敬仰之情,連平日作文薄弱的孩子也能樸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那么我的教學目標就達到了。
全國小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崔巒先生在《談核心素養(yǎng)和語文學科素養(yǎng)》一文中指出,小學語文科學素養(yǎng)應該涵蓋五個方面,其中之一便是人格雛形的培養(yǎng),說白了也就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打好精神的底子、做人的底子。我認為充滿情感的課堂必不可少,讓學生充滿熱情的學習,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探究性,同時也盡可能地將學生置身于一種文本的審美情境中,通過老師的引導點撥,學生逐漸感悟體會,進而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
孔子在《學記》中闡明了自己的教學觀,對于學生而言,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那么我們作為解惑者,就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足而有針對性地展開課堂教學,即給學生一個思考的課堂。這里的先學后教,不僅僅指的是學生先思考,老師再引導點撥,還包括老師也要先“下水”懂學之法、知學之難,才能做到善教。我以自己的一個教學事例來說明。
大家都知道,對于中高年段的孩子來說,非連續(xù)性文本是近幾年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閱讀形式,形式多樣,題型多變,與實際生活又密切相關,學生相對來說比較熟悉,但是對于非連續(xù)性文本的特點、題型以及解題方法還處在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這就出現(xiàn)了非連續(xù)性文本看似很熟悉,可是得分率卻不高的尷尬局面?;谶@樣的考慮,我在組織學生復習閱讀的時候,指導學生自己搜集信息、歸納信息和整合信息。于是設計了這樣的表格:
非連續(xù)性文本題型及閱讀方法類別常見題型閱讀、解題方法圖文類純文字類圖表類綜合類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后,再小組交流,然后全班分享,老師再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補充,就起到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中,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梢允巧涣鳎部梢允菐熒涣?,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組合作,還可以組際交流、全班交流,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僅是語言發(fā)展、思維碰撞的平臺,而且還形成了學習中相互幫助、交流中互相質疑、探究中互相協(xié)作的共同體,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在組織學生上期末復習課時,我常常采用這樣的形式。將全班分成六個大組,每組8人左右,按組來座,推選一個小組長,一上課我告訴孩子們:今天要復習的主題是什么?小組交流討論這個主題我們具體該復習些什么內容?然后每一組整理出一份復習提綱在全班交流,最后大家商量討論:我們針對這一主題到底該復習些什么?整個過程學生通過自己整理歸納、商量斟酌,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哪,自己該怎么學習?真正做到了自己的問題自己找,自己的課堂自己做主。
總之,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綜合概念,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體驗、審美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xiàn),是每一名學生獲得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共同素養(yǎng),這個過程是一個持續(xù)終身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作為一名基層語文老師,能做的就是立足課堂,科學有效的自主課堂,重視學生的素養(yǎng)發(fā)展,真正發(fā)揮語文這門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