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帥,趙佳,白曉鵬,李學奇,孫超宇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0~14 歲;(2)無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臟畸形。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2)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代謝系統(tǒng)疾病者;(3)其他類型心肌炎者。
1.2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收治的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兒38 例,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發(fā)熱、心悸及氣促,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患兒30 例(觀察組);另選取同期體檢健康兒童30 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0~14 歲,平均年齡(7.5±1.6)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0~14歲,平均年齡(7.8±1.2)歲。兩組兒童性別(χ2=2.757)、年齡(t=1.66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兒童監(jiān)護人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4]血清柯薩奇病毒(CVB)RNA 陽性并符合下列輔助檢查改變之一:(1)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癥狀;(2)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示心臟擴大、室壁運動彌漫性降低;(3)心電圖檢查結果示以R 波為主的≥2 個主要導聯(lián)ST-T 段改變,竇房和房室傳導阻滯,完全性右/左束支阻滯,成聯(lián)律、多形、多源、成對或并行性期前收縮,非房室結及房室折返引起的異位性心動過速,低電壓(新生兒除外)及異常Q波。
1.4 檢測方法
1.4.1 血液標本分離 (1)全血標本分離:采集抗凝血液標本后2 h 內輕搖混勻,使用RNase-free 吸頭吸取1 ml 全血標本至1.5 ml 離心管中,置于-70 ℃冰箱中保存待測。(2)血清標本分離:采集非抗凝血液標本后室溫下靜置20 min,血液凝固后5 000 r/min 離心10 min(離心半徑5 cm),使用RNase-free 吸頭吸取1 ml 血清至離心管中,置于-70 ℃冰箱中保存待測。
1.4.2 實時熒光定量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qPCR) 采用RT-qPCR 檢測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具體步驟如下:(1)將RNA 樣本置于冰塊上溶解,放置5X RT Buffer 和雙蒸水(DDH2O)(滅DNA 及RNA 酶)于室溫溶解(35 ℃);(2)配制miRNA 反轉錄體系于1.5 ml EP 管中,輕彈EP 管使反轉錄體系徹底混勻,3 000 r/min 離心30 s(離心半徑5 cm),收集管壁殘余試劑并置于冰塊上;(3)準備miRNA 反轉錄反應液,輕彈miRNA 反轉錄反應液使其充分混勻,3 000 r/min離心30 s(離心半徑5 cm),將反應液置于PCR 儀上,37 ℃下孵育60 min,85 ℃環(huán)境下5 min 激活反轉錄酶后反應終止,將反應產物cDNA 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待測,qPCR 前將cDNA 稀釋為1/5 倍濃度;(4)溶解2X All-in-One qPCR Mix 及50X ROX Reference Dye,3 000 r/min 離心30 s(離心半徑5 cm)后置于冰塊上;(5)采用DDH2O 稀釋Universal Adaptor PCR Primer 至濃度為2 μM;(6)于冰塊上準備PCR 反應液;(7)混勻并短暫離心PCR 反應體系,使所有反應液處于PCR 管底部,并置于PCR 儀上進行反應。
1.4.3 電化學發(fā)光法 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心肌肌鈣蛋白I(cTnI)水平,具體步驟如下:取10 μl 血清加入50 μl 生物素標記的抗肌鈣蛋白I(TnI)單克隆抗體和50 μl 三聯(lián)吡啶釕標記的抗TnI 單克隆抗體,37 ℃下孵育9 min 后加入20 μ1 鏈霉素標記包被的微粒子,37 ℃下孵育9 min 后經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自動檢測;血清cTnI 水平參考范圍為0~0.09 μg/L。
1.4.4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 采用ELISA 檢測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具體步驟如下:加入250 μ1 生物素標記的抗CK-MB 單克隆抗體,置于37 ℃水浴3 min,加入10 μl 待測血清混勻后置于37 ℃水浴10 min,加入50 μ1 三聯(lián)吡啶釕標記的抗CK-MB 單克隆抗體,5 min 內連續(xù)監(jiān)測吸光度變化,由生化分析儀微電腦計算并輸出CK-MB 值;血清CK-MB水平參考范圍為0~24 U/L。
1.5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兒童外周血miRNA-216a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記錄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及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Ⅱ(APACHE Ⅱ)評分。
手術并發(fā)癥情況:中毒性休克:觀察組無中毒性休克病例,對照組2例,切口感染:觀察組2例,對照組2例;觀察組中無腹腔感染患者,對照組4例,觀察組與對照組中均無腸梗阻患者,觀察組中無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對照組中有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0%,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所有患者均經過6~12個月的隨訪,觀察組無復發(fā)病例。對照組中2例復發(fā)胃潰瘍,復發(fā)率為6.67%,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與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住院時間、APACHE Ⅱ評分及血清cTnI、CK-MB 水平的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以評價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價值,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UC),AUC 越大提示診斷價值越高。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水平 觀察組患兒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相關性分析 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為(12.1±5.2)d,APACHE Ⅱ評分為(6.1±3.5)分。Pearson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與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住院時間(r=0.409)、APACHE Ⅱ評分(r=0.607)及血清cTnI(r=0.491)、CK-MB(r=0.472)水平呈正相關(P<0.05,見圖1)。
2.3 診斷價值 ROC 曲線顯示,外周血miRNA-216a表達量診斷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AUC 為0.662,血清cTnI 水平為0.705,血清CK-MB 水平為0.678,見表2、圖2。
表1 兩組兒童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miRNA-216a expression quantity,serum levels of cTnI and CK-MB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兩組兒童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miRNA-216a expression quantity,serum levels of cTnI and CK-MB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miRNA-216a=微小RNA-216a,cTnI=心肌肌鈣蛋白I,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組別 例數(shù) miRNA-216a(×104 copies/ml)cTnI(μg/L)CK-MB(U/L)對照組 30 0.91±0.05 0.09±0.03 7±2觀察組 30 2.34±0.89 0.35±0.07 20±4 t 值 8.787 18.699 16.143 P 值 <0.01 <0.01 <0.01
表2 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價值Table 2 Diagnostic 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miRNA-216a expression quantity,serum levels of cTnI and CK-MB in diagnosing 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圖1 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與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住院時間、APACHE Ⅱ評分及血清cTnI、CK-MB 水平相關性的散點圖Figure 1 Scatter plot for correlations of peripheral blood miRNA-216a expression quantity with hospital stays,APACHE Ⅱ score,serum levels of cTnI and CK-MB in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圖3 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診斷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ROC 曲線Figure 3 ROC curve for diagnostic value of peripheral blood miRNA-216a expression quantity,serum levels of cTnI and CK-MB in diagnosing 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主要涉及自由基調節(jié)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等[5],且患兒病變病程、范圍及感染病毒類型不同則全身癥狀不同,多數(shù)患兒經積極治療可痊愈[6]。既往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病毒感染早期多無自覺癥狀,心電圖檢查顯示室性期前收縮、房性期前收縮、ST-T 段改變等,感染數(shù)周后心電圖檢查顯示正常或遺留心律失常[7];輕癥自限型-病毒感染患兒感染1~3 周后出現(xiàn)心肌、輕微心前區(qū)不適癥狀,少數(shù)患兒出現(xiàn)心力衰竭和心臟擴大癥狀,治療后可逐漸恢復正常[8];但部分急性重癥型-病毒感染患兒感染1~2 周后會出現(xiàn)心悸、胸痛、氣促等癥狀,并伴有奔馬律、心動過速、心力衰竭,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心源性休克[6,9]。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則可能導致彌漫性心肌間質性炎性浸潤、心臟局造性炎性浸潤、心肌壞死、纖維蛋白溶解及心血管疾病等,且隨著患兒年齡增長,該疾病可成為患兒猝死的主要誘因之一[10]。因此,臨床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以減輕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心肌損傷[5]。
miRNAs 為內源性非編碼RNA,可通過干擾信使RNA 而參與機體多種生理活動,并在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miRNAs 廣泛存在于血液和組織中,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miRNAs 包被于脂蛋白或脂質內,因此不易被RNA 酶分解,可作為疾病的生物學標志物[11]。WANG 等[12]研究表明,許多miRNAs 在腎癌組織中表達異常,因此臨床可通過調控靶基因表達而發(fā)揮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生物學作用。SHU 等[13]研究結果顯示,miRNA-216a 具有胰腺特異性,其在胰腺中的表達是其他組織中最高表達水平的數(shù)百倍。此外,miRNA-216a 還具有介導藥物、表觀遺傳學干預等治療作用,進而對心臟和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14]。
cTnI 是心肌細胞中的特有收縮蛋白,在鈣離子參與下可調控收縮蛋白的舒縮活動,但心肌細胞膜完整時其無法透過細胞膜而進入血液循環(huán),心肌細胞損傷后細胞膜完整性受損,cTnI 可從心肌細胞內釋放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清cTnI 水平升高并維持5~10 d[15]。因此,血液cTnI 水平可作為心肌細胞損傷的特異性標志物,有助于評估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CK-MB 主要分布于心肌,是臨床常用的心肌損傷特異及敏感性標志物,心肌損傷后2~12 h 血清CK-MB 水平急劇升高并維持2~3 d[16],但其恢復正常的時間較快,因此診斷窗口期較短、漏診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及血清cTnI、CK-MB 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存在心肌損傷;進一步行Pearson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與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住院時間、APACHE Ⅱ評分及血清cTnI、CK-MB 水平呈正相關,提示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與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及心肌損傷程度有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診斷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AUC 為0.662,血清cTnI 水平為0.705,血清CK-MB 水平為0.678,提示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價值與血清cTnI、CK-MB 水平相似。
綜上所述,外周血miRNA-216a 表達量與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病情嚴重程度、心肌損傷程度有關,且其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價值與血清cTnI、CK-MB水平相似;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且樣本量較小,結果結論有待擴大樣本量、聯(lián)合多中心進一步證實。
作者貢獻:施帥進行文章的構思與設計,負責撰寫論文;孫超宇進行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趙佳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分析,結果分析與解釋;白曉鵬進行論文的修訂;李學奇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