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治萍
【摘 要】目的:探究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法選擇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進行研究,將其按照抽簽方式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一組40例,對照組老年冠心病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實施護理前,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SF-36(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無差異性:P>0.05;實施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有所改善,而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比較: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改善患者心理壓力,并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老年冠心病;不良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2
如今,隨著當前高血壓、糖尿病等內科疾病發(fā)病率顯著上升,冠心病患者發(fā)病率也明顯提高,并逐漸成為世界性老年人口健康問題。冠心病屬于老年人口常見病,是導致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而且該疾病發(fā)病急、病情危害性較大,盡管隨著當前醫(y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仍然給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隨著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于護理服務要求不斷提高,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過程中,不僅注重病情治療還注重心理護理,為了進一步了解護理服務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對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展開研究,以下是具體內容: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80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一組40例,前者開展常規(guī)護理,后者開展個性化護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符合臨床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研究。
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63~73歲,平均(67.6±3.3)歲;
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62~75歲,平均(67.5±3.4)歲。
對比上述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性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老年冠心病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冠心病知識教育,主要遵循醫(yī)囑對血壓、血脂進行檢測,并開展用藥治療,明確心臟康復目標,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調整患者心態(tài)等。
觀察組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①在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護士長、主治醫(yī)師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成立護理小組,對患者開展個性化護理方案,包括飲食干預、睡眠管理、雙心護理以及運動康復等。②在飲食方面,注重多樣化飲食,保證患者營養(yǎng)水平,限制糖類、飽和脂肪酸、鈉鹽的攝入。在睡眠方面則需要為患者準備一個舒適、安靜、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幫助患者調整合適的睡眠姿勢,養(yǎng)成正確、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睡前患者可以進行熱水泡腳、深呼吸等方式提高睡眠質量[1]。③雙心護理: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將患者的心理、精神、軀體視為整體,幫助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并進一步開展個性化心理指導。囑咐患者家屬給予患者精神支持,為患者提供一個支持的康復環(huán)境,引導患者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④運動康復:在冠心病患者康復過程中,對其進行簡單的運動指導,有助于幫助患者改善心功能。告知患者每周應進行有氧運動3~5次,運動形式包括:行走、慢走、運動、騎自行車等。需要注意的是,運動程度以自身最大耐受程度為宜,不可過度運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上述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前后SAS、SDS、SF-36評分,SAS、SDS評分標準為:分值低于50分(SDS分值低于53分)視為心理健康,隨著分值的增加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逐漸增加。SF-36評分標準:對患者的心理、生理、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等指標進行評價,分值范圍: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差異采用卡方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差異性采用t檢驗。將所得結果均帶入SPPS23.0版中,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前的SAS、SDS、SF-36評分對比無差異性:P>0.05;護理后,各組患者SAS、SDS、SF-36評分均改善,而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性比較:P<0.05(詳細見表1)。
3 討論
個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護理重點在于以人為本,不僅重視患者的病情護理,同時還注意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質量、預后康復以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因素對其病情的影響[2]。個性化護理通過對患者開展飲食干預、睡眠干預,為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可以避免患者不良飲食等因素對其治療產(chǎn)生阻礙。其次,個性化護理重視患者的心理干預,注重患者軀體-心理-精神為一體,不僅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病情,同時對患者加強心理護理以改善其心理壓力,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對患者加強運動康復指導,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3]。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后,其SAS、SDS評分均降低,而且觀察組降低程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性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性比較: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壓力,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特別是在基層醫(yī)院,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李紅,劉薇,魯燕.優(yōu)質護理干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護理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4):1-2.
菅艷培.護理干預影響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為依從性的觀察[J].西藏醫(yī)藥,2018,39(1):58-59.
張雅瓊,王南麗.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8,25(25):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