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建立起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起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更是處于啟蒙階段,因而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必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本文專門討論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根據(jù)教學的特點,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方案,希望能夠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由拼音教學、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等方面構成。其中,閱讀教學發(fā)揮著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啟蒙的重要作用。如今是一個提倡終身學習,提倡閱讀的時代,而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更是要從小進行培養(yǎng)。所以,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也越來越為人們所認知。本文主要以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革新方式分析與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提出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方案。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現(xiàn)狀
閱讀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某種意義上來講,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最難的部分就是閱讀教學。因為文本閱讀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恰巧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弱項。特別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很多連識字環(huán)節(jié)都沒有結束,那么閱讀教學的開展,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件更困難的事。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現(xiàn)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對于閱讀缺乏興趣
小學低年級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階段,也是教學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至關重要。對于閱讀缺乏興趣,是小學生群體當中的“通病”,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對于許多學生來說,他們除了教材上的文本之外,要么很少閱讀文學作品,要么只是閱讀一些“快餐”式的文學作品。這對于他們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是沒有幫助的。
(二)閱讀的環(huán)節(jié)缺乏交流和分享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環(huán)節(jié)當中的交流和分享,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有利于幫助他們營造閱讀的氛圍,有利于在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當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文本閱讀所需的思維能力。但是絕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還停留在“單打獨斗”的階段,很少有交流和分享的過程。即使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了新的體會,也常??嘤跓o法與同齡人及教師進行分享,最終他們閱讀的熱情也就被消磨下去了。
(三)閱讀環(huán)節(jié)中缺乏指導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閱讀還處于盲目的狀態(tài)。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缺乏指導的話,那么他們就會“迷失方向”,要么閱讀教學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要么導致閱讀半途而廢?,F(xiàn)階段,許多教師并不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指導,導致學生的閱讀長期處于迷茫狀態(tài)。
(四)缺乏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較為活躍,想象力較為豐富,對外界的好奇心較強的年齡段。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開展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如果教學形式缺乏多樣性,過于呆板、過于單一的話,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進而失去對于閱讀的興趣。現(xiàn)實中,不少教師并不注重以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開展教學,這對于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自然是很不利的,同時也不利于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五)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未能有效結合
閱讀教學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部分,兩者可以說是互相配合、相輔相成的。對于小學閱讀教學來說,課內閱讀是基礎,主要給學生培養(yǎng)閱讀方面的技能,形成閱讀方面的素養(yǎng)。而課外閱讀則是對課內閱讀的延伸,是對于課內閱讀的一種實踐,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閱讀方面的素養(yǎng)和技能。二者如果互相割裂,或者只注重課內閱讀而忽視課外閱讀,那么也就背離了閱讀教學的初衷。事實上,不少教師常常只注重課內閱讀而輕視課外閱讀,或者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二者相割裂。這對于閱讀教學的目標達成同樣是不利的。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案淺析
前面我們分析了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現(xiàn)狀,指出了其中的常見問題。隨著新課改思想的不斷深入,對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閱讀教學取得的效果好與壞,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語文教育。下面我們就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為例,具體分析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案。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的第一步,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對此,我們要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熱愛閱讀。
對此,我們可以首先把教材當中的文本制作成聲音和畫面相結合的PPT,在進行教學之前,首先讓學生觀看PPT,從聲音和畫面當中感受到樂趣,先建立起對于文本的興趣。有了這一步,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當中,對于教材中的文本產生興趣,進而熱愛閱讀,主動去進行閱讀。
(二)給學生安排交流和分享的環(huán)節(jié)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我們要注意給學生安排交流和分享的環(huán)節(jié)。比如,我們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諸如“讀書心得交流會”這樣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將近期以來的閱讀心得進行分享和交流。對于那些表現(xiàn)積極或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教師要注意給予其鼓勵。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就會受到班級內氛圍的感染,主動去進行閱讀。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在教師的鼓勵當中獲得滿足感,最終對于閱讀學習產生積極性,進而熱愛閱讀。
(三)對于學生的閱讀環(huán)節(jié)不斷給予指導
對于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閱讀教學過程是需要完善的指導的。而在進行指導時,不要一味地對學生“指手畫腳”,而是要通過問題為導向來引導學生。比 如《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的閱讀中,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學生對文章的描述會有更多的期待和興趣,閱讀的積極性將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可以根據(jù)問題,進一步捕捉文章的脈絡,被文章精彩的表述吸引,實現(xiàn)自我求知、探索,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
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開展閱讀教學。比如,我們可以結合教材當中的古詩詞,如《村居》《詠柳》《望廬山瀑布》 ? 等,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古詩詞當中的詩句,制作成配樂的PPT,舉辦“古詩詞配樂朗誦大賽”這樣的活動。這樣,學生通過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情境,更進一步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同時也感受到了文學同音樂、美術等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五)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互結合
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互結合。比如我們每學習一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出自同一個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去閱讀意象、情境同這篇課文相接近的文本。比如《小馬過河》這篇課文,這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在帶領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去閱讀更多的寓言故事,最終讓他們能夠養(yǎng)成熱愛閱讀、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三、結語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由拼音教學、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等方面構成。其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是很“特殊”的,發(fā)揮著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方面啟蒙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閱讀教學也是教學當中最為困難的地方。對此,我們要主動對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趙靜.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革新方式分析與研究[J].才智,2018(25).
[2]周云姬.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
[3]王囡囡.淺析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與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4(14).
作者簡介:趙建華,女,1975年生,研究方向為小學低段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