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88年霍金出版了《時間簡史》,這也是詩人第一次能夠通過一本比較“親民”的書,去了解當時乃至現(xiàn)如今最前沿的宇宙和物理知識?;艚鹪跁邢蛉藗兘榻B了有關于宇宙各種各樣的理論和推測。這些聽起來就晦澀難懂的內容,《時間簡史》讓我們能夠去深入淺出地了解它們。本文主要是對霍金的宇宙觀中“黑洞”的內容結合實際進行探討如:黑洞的時間、空間的特性和黑洞的不可知論。
關鍵詞:不可知 多維度空間 視界 坍塌 空間 時間
奇點 引力場 時空互換
1 黑洞的照片
在今年的4月10日晚上9點,人類第一次為黑洞拍到照片。這個幸運的黑洞位于室女座的一個星系“M87”的中心位置。與我們地球相距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跟霍金對黑洞外貌的預測一樣,它的正中間是一個漆黑的洞,然而洞的周圍圍繞著一片紅色的光圈。
在黑洞的照片被真的拍攝到之前,人們對黑洞是否存在還是抱著懷疑態(tài)度的,這也是為什么霍金窮盡一生研究黑洞,也并未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原因。直到黑洞的照片在2019年被拍到,我們才發(fā)現(xiàn)在那個年代,霍金對黑洞的堅持多么的不容易。他對于黑洞的各種理論現(xiàn)在也在被逐一證實。
2 霍金的黑洞理論
2.1 黑洞的不可知
讀完《時間簡史》之后,我對霍金在幾十年前對黑洞的探索和猜測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在我們的宇宙中,的確存在不可知的具體事物,比如黑洞。黑洞不屬于唯心的范疇,如果說人心的不可知是屬于唯心的范疇,那么黑洞的不可知便是屬于唯物的范疇了。
講到黑洞,我就想起了一句話,一句很早之前就已經(jīng)聽說過但卻不能理解的話:當你踏入黑暗的那一刻,宇宙湮滅。
人類無法想象一個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事物,比如《時間簡史》里提到的多維度空間和黑洞。通俗一點來說,現(xiàn)在的我們都知道5G很重要,卻無法想象5G能來給我們什么。就像5年前處在3G時代的我們沒法想象4G時代的我們的生活一樣。黑洞就是如此。一旦光靠近黑洞的視界,就連光也會被黑洞強大的的引力所吸引,無法逃離。
2.2 黑洞的形成
黑洞其實是一種天體,是由巨大的恒星坍塌形成。此時的黑洞,體積極其小,密度極其大,根據(j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黑洞周圍的引力巨大,空間和時間都被其扭曲。根據(jù)霍金在《時間簡史》的描述,如果地球在保持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體積變成一個乒乓球的大小的時候,地球就變成了一個黑洞。
2.3 霍金的黑洞的空間彎曲理論
霍金提出了黑洞的時空彎曲理論。黑洞的中心點被稱為“奇點”。在黑洞的周圍有一圈叫做視界的區(qū)域。上文提到,就算是光速,一旦進入視界便無法逃離,只能被黑洞收入囊中,并且一定會撞到黑洞的中心“奇點”。在黑洞的周圍,空間不再是雙向的了,你只能單向地朝著黑洞的奇點運動,而且根據(j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由于黑洞極強的引力,導致周圍的引力場的變化,黑洞周圍的空間實際上是極其扭曲的。
2.4 霍金的黑洞的時間彎曲理論
時間彎曲的理論更是令人匪夷所思?;艚鹫f到,由于黑洞的引力過于巨大,導致視界周圍的時間或變慢,而到達視界的時候,時間會停止。這一部分給我的感覺簡直就是科幻小說的內容了,但我又時刻提醒我自己這不是科幻小說。當一個原子鐘飛到了視界上,此時這個原子鐘不再走動。意思就是,時間已經(jīng)靜止了。
當我理解了霍金對黑洞視界里時間靜止的解釋之后,我也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踏入黑洞的那一刻,宇宙湮滅”的意思了。如果一個人跑到了視界當中,他的時間便成了靜止的,那么相對的,宇宙的時間流逝就變成了無窮快,就在那一瞬間,宇宙的發(fā)展就像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按下了快進的按鈕,只不過這個快進按鈕不是兩倍也不是十倍,而是無窮倍。我們知道宇宙的年齡有138.2億年,但是相對于靜止的人來說,這138.2億年實在是太短了。在他的眼里一瞬間,宇宙便經(jīng)歷完了自己的生命,走向湮滅。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說黑洞是不可知的。如果人類有能力向黑洞發(fā)射一個探測器去探索,在探測器正在靠近黑洞之時,對于這個探測器來說,在地球上等待探測數(shù)據(jù)的人類們早就已經(jīng)滅絕了,因為在黑洞周圍的時間和身處地球的我們的時間的流逝速度,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論的。
2.5 霍金的時空互換理論
霍金還提出,進入黑洞之后,會出現(xiàn)時空互換。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在我們地球上的時間的流逝是單向的,我們只能向前走不能回到過去;空間的運動是雙向的,我們可以向前走,也可以向后走。但是在黑洞中就不是了。在黑洞中,時間的流逝是雙向的,空間的運動是單向的。黑洞中的物質只能朝著奇點的方向運動,但是時間卻可以前進或者倒退。這簡直就像是科幻電影里有關時間機器的描寫。
3 結語
黑洞,它是不可知的,能被霍金通過想象和理論的支持推測個地步,使得我們不得不承認他是21世紀最偉大的天體物理學家。就像愛因斯坦剛剛提出相對論時一樣,科學界和世人對霍金提出的先進的理論還是抱有很大的爭議的,但是自從今年4月人類第一次拍到黑洞的照片,證實了霍金對于黑洞的理論和預測的正確性??萍嫉陌l(fā)展是呈螺旋上升式的,在過去一切的測量手段是那么的落后的情況下,霍金先生坐在輪椅上憑借三根手指寫出了《時間簡史》這種具有前瞻性的影響人類至今、甚至在未來也依舊會影響人類科技發(fā)展的巨作,是科研工作者們值得學習的。
參考文獻:
[1] 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插圖本)》,許明賢、吳忠超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版
[2] 江光華:《霍金的科學思想研究(學位論文)》,摘自中國期刊網(wǎng)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作者:杜思銘(1996.6) 廣東 中山人 ?成都理工大學法學院 科學技術哲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