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傳
摘? 要:本文從教育者角度出發(fā),主要研究了中學體育教學中所應用的分層教學方式,首先分析了分層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發(fā)展狀況,其次概括了分層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和意義,以期為中學的體育教學提供有利參考。體育課在中學課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按照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一般的教師都選擇“平行教學法”對體育進行教學。所謂“平行教學法”,也就是對待所有的班級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對任何一個班級都沒有差異,在課上都讓學生進行內容相同的練習。
關鍵詞:中學體育? 分層數學? 應用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7.0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142-02
1? 中學體育分層教學的發(fā)展現狀
我國分層教學的歷史,可以把20世紀90年代作為起始點。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最開始在上海的中學施行,最初實施了4年時間。在這四年的實驗時期中,實施分層教學的中學總結出了一系列的有關分層教學的策略方法,并對學習困難生的教育策略進行了構建。最具有價值的是,這些中學通過總結分層教學的各個方面的經驗教訓,總結概括出了分層教學的價值所在。在這四年的實驗時期,分層教學的方法為學校教學帶來的益處明顯可見,學校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于是,1996年,在上海市教科所和虹口區(qū)教師團體的介紹推廣下,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在全國進行推廣。按目前情況來看,分層教學的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有益成果,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習困難生改正不良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和整體水平,并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創(chuàng)造性。
2? 中學體育教學采用分層教學方式的途徑和意義
2.1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增加學生自信心
在初中的體育教學中,學生是否對相關運動產生興趣,與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并無關。一些學生由于自身的體育素質較差,再加上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對學生采取同意的管理模式,學生無法對體育課產生興趣,甚至會對上體育課產生厭惡的心理。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常常采用“平行教學法”,忽視了不同學生對體育運動的不同需求,同時也扼殺了同學們對體育課的憧憬,讓學生在體育課中非但沒有得到樂趣,反而充滿痛苦。初中的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為不同的學生設置符合其需求的體育活動,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讓學生在運動中快樂成長。
以初中要求的男子1500m長跑為例。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對男子1500m長跑的教學時,首先要為學生普及有關于長跑的體育知識,讓學生在運動時注意安全,同時讓學生學會克服心理上對于長跑的恐懼。接下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體能的不同,為具有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對于體育能力較好、身體素質較高的同學,體育教師可以為其安排較多的任務、提出更要的要求;對于體育能力較差、身體素質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酌情減少其體育課需要完成的任務,為他們安排一些任務量小的體育運動,相應降低對他們課上表現的要求。教師降低對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的標準,有助于幫助同學重拾對體育運動的信心,讓學生能夠練習到一些基本的項目。這樣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有助于幫助同學克服對體育課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對體育運動更有興趣。
綜上看來,初中體育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學生制定相適合的體育目標,讓體育運動、體育知識更容易地被同學們接受。在這樣的教育方式成長下的中學生,能夠更加有自信、對體育運動更加有興趣。
2.2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讓學生獲得良好發(fā)展
教學方法是教學開展的關鍵,能夠幫助分層教學這一策略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順利開展,幫助師生一起努力達到教學目標。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學時還沿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即便采用了分層教學的方法,還是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紤]到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都不相同,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能夠讓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提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以“籃球戰(zhàn)術”為例。中學教師在進行籃球運動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對籃球知識的認識、自身的運動能力、自身的身體素質等方面將學生進行分層,分別是:提高階段的學生、進取階段的學生、努力階段的學生。之后,教師需要對這些學生進行不同強度的訓練、給予不同的指導。對于提高階段的學生,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相關知識進行自我探索。對于籃球運動中的動作要領,也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總結概括。相應的,對于進取階段的學生,教師需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傳授給學生有關籃球運動的知識,并要求學生在課上課下進行練習,掌握籃球運動的知識。對于努力階段的學生,教師要考慮到這些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差,首先制定的聯系項目就是躲開障礙。教師需要將躲開障礙物的技巧知識講給同學,讓學生注意認真觀察自己的動作、掌握技巧,再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進行悉心指導。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每一位學生都采取相適合的教學安排,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盡己所能、在體育課上學到新的知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材施教”是分層教學的關鍵,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不同的體育能力,為學生安排相適合的學習任務,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良好發(fā)展。
2.3 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初中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學評價。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單純地依據成績的高低來對學生的好壞作出評價,過度重視學生的最終成果,往往忽視了學生平時的學習。這樣的教學評價方式,是一種不公正的評價方式。教師沒有看到一些學生日常做出的努力,往往讓學生感覺教學評價存在不公平的性質,讓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平衡。尤其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自身的身體素質狀況有很大的聯系,教師并不能以成績的高低忽視學生的日常努力,更不能以成績的高低評判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要求教師充分體會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充分理解學生自身存在的客觀因素,對學生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公正。
再以體育課上的籃球訓練為例說明。當教師在講述投籃動作要領、向學生介紹起跳投籃時,如果遇到學生說自己原地投籃命中率會更高時,教師不可因為學生的意見和自己不同而生氣,而是應該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可以繼續(xù)問學生這兩種方式有什么區(qū)別。當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不應只注重于學生表達是否清晰、所說內容是否正確,而是應該對這位同學提出表揚,可以稱贊其見解獨特,能夠充分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勢所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都能夠自主地發(fā)現自身優(yōu)勢,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尊重和肯定。
3? 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注重因材施教。不同學生的自身體育能力存在差異,教師應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分層評價,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更多自信。分層評價對初中體育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使學生在教師合理客觀的評價中不斷進取、取得進步,教學的效率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 曹家偉.中學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J].新課程,2017(8):142.
[2] 朱少林.中學體育分層教學探究[J].新課程,2018(5):30-31.
[3] 華星曄,華強.分層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途徑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