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芊藝
摘要:《建筑大師》是易卜生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人們常常聯(lián)想到這是這是他對自己藝術(shù)探索之路和后期戲劇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總結(jié),該劇在2006年經(jīng)過林兆華導演的改編,登上了首都劇場的舞臺,贏得了長達兩分鐘的掌聲。這部創(chuàng)作于1893年的戲劇,在今天仍然具有時代意義,下面我們將就人物,舞美設(shè)計,時代意義等幾個方面對該劇作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時代性;象征含義
一.人物分析
索爾尼斯因為十年前的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而被推上“建筑大師”的神壇,功成名就的他似乎喪失了對事業(yè)的追求,他甚至害怕和年輕人交往,但是獨有的魅力風采卻讓他的身邊圍繞著各種年輕女性。第一幕中,索爾尼斯的扮演者濮存昕靜坐在舞臺中間,開始和自己的徒弟瑞格納的未婚妻“打情罵俏”,欺騙開雅是自己離不開她,一定要她留下來。而到了后面我們得以發(fā)現(xiàn),索爾尼斯開始向懷疑兩人關(guān)系的醫(yī)生賀達爾辯解,自己僅僅是要留下瑞格納,為了羈絆住他們,索爾尼斯不想讓瑞格納搶走自己的生意,不管什么樣的生意,就算是小到一間年輕夫婦的別墅,索爾尼斯也要指示開雅從瑞格納那里把圖紙拿過來。索爾尼斯是一個自私的冷漠的商人,他為了利益可以欺騙任何人的感情,他把開雅玩弄于股掌之中,為他所用,他只想讓有生之年把瑞格納留下,也不惜要打擊他,只讓他畫圖。
一切在希爾達出現(xiàn)后改變了,希爾達就像一束光,照進了索爾尼斯灰暗的心,希爾達帶索爾尼斯慢慢回憶年少的過往,告訴索爾尼斯他曾經(jīng)登上過塔樓的頂端,她直呼萬歲。索爾尼斯本該忘卻了這些過往,而希爾達出現(xiàn)就是給予他新生,索爾尼斯說他不想跟年輕人在一起,而希爾達給索爾尼斯帶去了激情。希爾達對吻的拷問,對登上塔頂放上花環(huán)的追憶讓索爾尼斯緩解了對家庭現(xiàn)狀的不滿,他寧肯游走于道德的邊緣,因為那些被年輕人崇拜,登上塔樓的光彩,強健的體魄,年輕的容貌都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現(xiàn)在留給索爾尼斯的只有一個破裂的家和岌岌可危的事業(yè)。在家中,索爾尼斯面對久久沉浸在自責中無法治愈的妻子,在事業(yè)上,他面對著年輕有野心的瑞格納。索爾尼斯急需一個出口去釋放他沉悶已久的感情,為了釋放,他可以放棄“建筑大師”的頭銜,和自己的公主雙宿雙飛。結(jié)尾處,索爾尼斯還是沒有登上屋頂掛上花環(huán),但是他的抉擇就已經(jīng)足夠讓人震撼,放下功名,放下無謂的責任,追尋自己的初心,追求自我,追尋自由。本不畏高的索爾尼斯無法擺脫現(xiàn)實帶給他的壓制,他害怕自己擁有的東西都將失去。希爾達用她的熱情點燃了索爾尼斯心中的枯火,幫助索爾尼斯完成了人生的救贖。
二.舞美設(shè)計
舞臺設(shè)計采用較對稱的方式,舞臺布景采用極具立體感的三維空間形式,在背景處采用燈帶,更好的襯托出了人物形象以及人物關(guān)系,矛盾沖突。舞臺中間一直存留的紅色椅子也許是權(quán)勢名利的象征。前半部分,索爾尼斯遲遲不愿意離開座位,也象征著他內(nèi)心的糾結(jié)痛苦,在名利下所需要承受的東西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范圍,在后半部分,索爾尼斯在椅子上坐的時間比較短,這也象征著他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左邊部分隨意擺放的花環(huán)看似不搶眼實則貫穿了整個主題,索爾尼斯在十年前曾經(jīng)在塔頂掛上花環(huán)取得成就,而十年后他年華已逝再次登頂掛上花環(huán)成為了他的遐想,也最終埋葬了他。
在后半部分,隨著古典樂的響起,希爾達向花園里播種花朵,在昏暗的燈光下希爾達播種花朵,花朵像箭一般地插進地板,也在一點點觸動著索爾尼斯的心,好似為頑固的索爾尼斯進行領(lǐng)航。不得不提的就是結(jié)尾處索爾尼斯登上的“天梯”這是全場唯一有著多種色彩的道具,它極具有象征意義,它象征著索爾尼斯要放棄現(xiàn)有的一切去追尋他的初心,他年輕時的夢想,而不再困守于成功的假象之中。
全場的道具簡單而極具象征含義,花環(huán),椅子,天梯不再只是簡單的道具,林兆華導演將它們賦予了更深刻的內(nèi)涵。全場使用黑白為主要色調(diào),燈光運用白,藍,紅,凸顯出導演對舞美要求簡潔明快的風格。也使得演員情緒表達更加生動,突出人物情感。
三.時代意義
易卜生說過:我們的主要目的一向是描寫人,人們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和思想觀念支配下的情緒,他們的命運。林兆華導演采取了以人為中心的手法,在困窘達到頂峰時打開了聳立的塔梯,這也似乎是現(xiàn)實中人們對生活的困窘之下的對通向自我救贖的光明之路。
易卜生的《建筑大師》作為他晚年的代表作似乎也是回望他的一生,“或者得到一切,或者一無所有?!睂ΜF(xiàn)實的批判是易卜生作品永遠的主題,在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對自我價值和人生的懷疑,以及對婚姻和愛情不能兩全的無奈。在人們陷入權(quán)勢的怪圈中時,往往很難自拔,就像索爾尼斯一樣,他成功了,他在犧牲原有幸福的代價取得成功,他對妻子說“我欠了你一大筆債”,他努力想要和妻子交談,但是彼此的熟悉,冷淡和誤會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突然出現(xiàn)趕赴十年之約的希爾達是夢幻的,她甚至可能不存在,只是索爾尼斯夢中的一個泡影,她強行將索爾尼斯拉到不可能回復到了夢幻青年。在青年時,修葺教堂,擁有和睦家庭,受到眾人愛戴,這一切都是他的初心,而隨著功名加身,那些曾經(jīng)的幸福就不復存在了。失去的初心,失去了曾經(jīng)簡單的幸福和理想而去追求功名,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這是易卜生的自省,也是當代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林兆華導演想通過塑造一個在命運中徘徊不定的人讓我們暫時脫離浮躁的時代,學會思考和自我反省,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希爾達,人們只能自己尋求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