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軍 , 趙佳豪 , 趙 杰, , 邢艷輝*, 曹 旭, 付 凱, 宋 亮, 鄧旭光 , 張寶順
(1. 北京工業(yè)大學信息學部 光電子技術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124;2.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納米器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江蘇 蘇州 215123)
GaN作為第三代半導體的代表,具有高禁帶寬度、高擊穿電場、高電子遷移率、以及耐酸堿等特點。以AlGaN和GaN異質結結構制備的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由于極化效應產生的天然的高濃度、高遷移率的二維電子氣,在功率開關器件的大功率及高頻性能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1-4]。MIS-HEMT器件可以有效地減小器件的柵極漏電,提高耐壓,提高柵驅動能力。但是由于柵介質的引入,產生新的界面,界面質量給器件的應用帶來新的問題,影響器件的可靠性和閾值回滯等。Eller等[5]詳細報道了對于GaN表面的處理過程,包括濕法化學處理[6]、真空退火處理[7]、氣體氛圍下退火處理[8]及離子束、等離子體處理[9-10]等。GaN材料表面存在含O的化合物和N空位[2,11],這兩種缺陷態(tài)成為影響界面質量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報道中,集中于使用含N等離子體來處理器件表面[12-14],主要作用機理為去除O雜質和補充N空位。Hashizume[15]在器件鈍化作用前使用N2作為等離子體處理樣品表面,得到了很高質量的鈍化結果,而且界面態(tài)濃度下降。Romero[16]通過原位含氮氣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的電流崩塌、輸出功率、增益等特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本文研究中,我們對AlGaN/GaN MIS-HEMT器件工藝過程中的界面處理進行優(yōu)化比較,實驗利用等離子體預處理研究不同氣體(N2和NH3)及不同預處理時間對器件直流性能和動態(tài)特性的影響,并在該研究基礎上,繼續(xù)引入AlN柵介質插入層進行界面處理,研究采用AlN柵介質插入層進行界面處理對器件動靜態(tài)特性的影響。
AlGaN/GaN HEMT外延材料是通過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在Si(111)襯底上生長的,外延結構依次為成核層、GaN緩沖層和AlGaN勢壘層。器件的制備工藝過程為:(1)界面處理過程;(2)柵介質鈍化層制備,采用LPCVD沉積SiNx作為柵介質,主要考慮其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漏電[7],利用SiH2Cl2和NH3作為Si源和N源,溫度780 ℃;(3)注入隔離,采用F離子進行注入隔離;(4)歐姆接觸制備,利用磁中性環(huán)路放電刻蝕SiNx形成窗口,電子束蒸發(fā)沉積Ti/Al/Ni/Au為20/130/50/50 nm,N2氛圍下850 ℃退火30 s形成歐姆接觸;(5)柵電極制備,利用金屬熱蒸發(fā)沉積Ni/Au為50/10 nm制備柵電極。圖1(a)顯示的是AlGaN/GaN MIS-HEMT器件基本結構示意圖,器件柵介質層厚度為20 nm,器件柵長為2 μm,柵寬為100 μm,柵漏距離為16 μm,柵源距離為4 μm。
其中對于界面處理工藝過程,設計了實驗Ⅰ:采用不同預處理氣體N2和NH3對AlGaN/GaN HEMT表面預處理,預處理時間均為5 min,實驗分別設置為樣品A和樣品B。在實驗I基礎上設計實驗方案Ⅱ:選取N2作為預處理氣體,研究不同預處理時間對AlGaN/GaN MIS-HEMT器件的影響,設置樣品C、D、E分別預處理的時間為0,10,30 min。上述等離子體預處理溫度為350 ℃,壓強為266 Pa(2 000 mtorr),RF功率為60 W,LF功率為50 W。
圖1 (a)實驗器件基本結構示意圖;(b)引入插入層后的器件結構示意圖。
Fig.1 (a) Schematic of devices for different pre-treatment. (b) Schematic of device structure for sample with insertion layer.
為進一步改善AlGaN/GaN MIS-HEMT器件性能,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設計實驗Ⅲ:采取PEALD生長的AlN作為柵介質插入層,設置樣品F、G、H,引入AlN插入層的器件結構示意圖為圖1(b)。樣品F作為空白對照組未引入插入層界面處理過程,樣品G和樣品H利用PEALD生長3 nm AlN,TMAl為Al源,N2為N源,生長溫度300 ℃。樣品H在柵介質沉積后于N2氛圍下1 000 ℃退火2 min。樣品柵介質LPCVD-SiNx12 nm。器件尺寸分別為:柵長2 μm,柵寬100 μm,柵漏距離30 μm,柵源距離3 μm。
每組實驗均采用安捷倫B1505A進行測試表征。
圖2是N2和NH3預處理器件的轉移輸出曲線,從圖2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預處理氣體對器件的直流特性具有明顯的影響。N2和NH3等離子體預處理之后器件的峰值跨導分別是64.6 mS/mm和70.7 mS/mm,飽和電流分別為579.3 mA/mm和550 mA/mm。N2等離子體預處理的器件跨導峰值較NH3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低,但是飽和電流有所增加。在圖2中還看到,相比于N2等離子體預處理,NH3等離子體預處理的實驗結果中存在飽和電流下降的現(xiàn)象,這與Kim[12]報道的一致,究其原因是在NH3在較低功率下產生等離子體的同時會產生一個H+的鈍化效果。類似的鈍化對于器件的RF性能會有所提升,但對器件的DC特性有退化,Hashizume[17]和Romero[16]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為了進一步對比采用N2和NH3不同預處理氣體對表面態(tài)引起的器件性能退化作用,實驗對樣品A和樣品B進行了電流崩塌的表征。圖3分別顯示了關態(tài)下漏極電壓10,50,100,200,300 V下的電流崩塌。從圖3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漏極偏壓下,N2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的電流崩塌因子明顯較NH3等離子體預處理的小,N2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在偏壓100 V時崩塌因子最大值為35.6,NH3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為57.5;在偏壓300 V時,NH3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的崩塌因子最大值為85.3,N2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為19.1。對比器件的動靜態(tài)性能,采用N2等離子體預處理能夠有效地提高器件的動態(tài)性能。
圖2 N2和NH3等離子體預處輸出曲線理器件轉移輸出曲線對比。(a)轉移曲線;(b)輸出曲線。
Fig.2 Ttransfer and output curves for sample A with N2plasma and sample B with NH3plasma. (a) Transfer curves. (b) Output curves.
圖3 N2和NH3等離子體預處理器件電流崩塌對比
Fig.3 Current collapse for sample A with N2plasma and sample B with NH3plasma
圖4給出了不同預處理時間下,器件轉移輸出特性對比。結果顯示不同預處理時間對樣品的基本電學性能影響不明顯,預處理后器件的靜態(tài)性能沒有大的提高。采用pulse-DC表征器件的動態(tài)性能。器件測試脈沖是(5 ms, 3 ms),即關態(tài)偏壓施加的時間是3 ms,測試周期是5 ms,器件關態(tài)偏壓為(VD:50 V,VGS:-20 V)。圖5中展示了不同時間預處理器件的直流/脈沖輸出電流曲線對比。相比于靜態(tài)輸出電流,C、D、E樣品的脈沖輸出電流都發(fā)生了明顯下降,其中未經過N2等離子體預處理的樣品C下降最為嚴重,預處理時間10 min的樣品D結果最好,樣品C、D及樣品E的飽和電流下降幅度分別為306.1,99.1,184.5 mA/mm。該結果表明利用N2等離子體預處理能夠明顯地減小器件界面導致的性能退化。對比預處理10 min的樣品D和處理30 min的樣品E的結果,發(fā)現(xiàn)長時間的預處理對器件的性能有一定的損害,主要原因是長時間的預處理導致表面有正電荷或者新的施主態(tài)的積累,使得器件動態(tài)性能下降[18]。
圖4 不同預處理時間下器件轉移輸出特性曲線。(a)轉移曲線;(b)輸出曲線。
圖5 直流、脈沖輸出曲線對比。(a)樣品C;(b)樣品D;(c)樣品E;(d)實驗樣品直流/脈沖下飽和電流對比。
Fig.5 Comparision of pulsedI-Vcharacteristics. (a) Sample C. (b) Sample D. (c) Sample E. (d) Comparison of saturation output current density between pulsed and DC.
圖6展示了器件的轉移輸出特性對比。為了更明顯地顯示,將樣品F、G的對比結果顯示于圖6(a)、(b),將樣品G、H的對比結果顯示于圖6(c)、(d)。樣品F、G和H閾值電壓分別為-6.46,-7.62 ,-7.04 V,由此看出采用AlN柵介質插入層導致了器件的閾值向負漂移,是因為引入AlN插入層會在表面形成極化正電荷,影響閾值電壓。圖6中給出了樣品F、G和H導通電阻分別為13.8,15.7,20.6 Ω·mm。和樣品F比較,樣品G和H導通電阻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引入AlN介質插入層會造成導通電阻在一定范圍內退化,從而使飽和電流下降[19-20]。觀察圖6(c),發(fā)現(xiàn)樣品H中,從-15 V掃到5 V的正向及從5 V回掃到-15 V的轉移曲線回滯明顯消除,而沒有高溫退火的樣品G中回滯現(xiàn)象明顯。圖7給出了實驗樣品的正向閾值與負向閾值的對比,器件的閾值在回掃過程中會出現(xiàn)正向漂移,F(xiàn)、G和H器件的閾值回滯ΔVth(Vth負向-Vth正向)分別為411,506,111 mV。和樣品F相比,樣品H的ΔVth降低72.99%,可以看出采用退火后AlN柵介質插入層界面處理的器件閾值回滯明顯消除,說明由界面引起的器件性能退化得到控制。另外,未經過退火的AlN介質插入層的界面處理的器件G閾值回滯反而增大,這可能是AlN材料中存在缺陷導致的。經過1 000 ℃的退火過程的樣品H,AlN材料存在重結晶過程,提高了AlN材料質量,改善了界面質量。
圖6 樣品轉移、輸出特性曲線對比。(a、b)樣品F、G對比;(c、d)樣品G、H對比。
Fig.6 Comparison of transfer and output curves for samples. (a, b) Sample F and sample G. (c, d) Sample G and sample H.
圖7 樣品F、G、H正回掃閾值回滯對比。
Fig.7Vthhysteresis for sample F, sample G and sample H.
圖8給出了樣品F、G、H電流崩塌對比。對比樣品F和G數(shù)據,可以看出未經過退火處理的AlN插入層對器件的電流崩塌的改善不明顯,這一結論同圖7中器件閾值回滯變化相一致。對比樣品G與H可以看出,器件的電流崩塌得到了很好的提高,900 V下電流崩塌因子由樣品G中的42.04下降到樣品H的4.76,抑制效果明顯。因此利用退火AlN作為柵介質插入層進行界面處理,能夠有效改善AlGaN/GaN MIS-HEMT器件界面,提高界面質量,抑制電流崩塌,提高器件可靠性。
圖8 樣品F、G、H電流崩塌對比。
Fig.8 Current collapse for sample F, sample G and sample H.
本文研究了AlGaN/GaN MIS-HEMT器件制備過程中不同界面處理對其性能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經過N2等離子體預處理較NH3等離子體預處理能夠降低器件的電流崩塌因子,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在該研究基礎上優(yōu)化了N2等離子體預處理時間,實驗結果顯示10 min等離子體預處理能夠有效地提高器件脈沖下電流。進一步引入AlN柵介質插入層,實驗發(fā)現(xiàn)利用AlN插入層及退火工藝能夠有效地改善AlGaN/GaN MIS-HEMT器件界面質量,抑制電流崩塌,提高器件可靠性,器件的閾值回滯從411 mV減小至111 mV,實現(xiàn)在關態(tài)應力900 V下將器件的電流崩塌因子由42.04下降到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