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崇左,532200)
在經(jīng)典風險模型中,總是假設保險公司在單位時間內(nèi)收到的保費是某一固定常數(shù).但在保險公司的實際業(yè)務中,可能跟一些投保人簽訂協(xié)議,在每個單位時間內(nèi)收取固定的保費,除此之外在單位時間內(nèi)還會收到不同保費的保單,這可用服從某一分布的隨機變量來表示.文獻[1-3]將保費推廣為服從某一離散分布的隨機變量,建立隨機保費的風險模型;文獻[4-5]提出了帶有隨機保費收入和隨機支付紅利的離散風險模型;文獻[6]提出了帶有隨機支付紅利的雙險種復合二項模型,運用鞅方法討論了該模型盈余過程的性質(zhì),給出了最終破產(chǎn)概率的表達式和Lundberg上界;文獻[7-8]將雙Poisson風險模型推廣為帶干擾保費混合收取的風險模型,利用鞅方法討論了其破產(chǎn)問題.在以上的文獻基礎上,本文建立混合保費收取下帶有支付紅利的風險模型,該模型在固定保費收取的情況上,考慮保費的隨機化和支付紅利,并且隨機保費到達過程和理賠過程分別服從參數(shù)為λ,μ的Poisson過程,支付紅利過程是服從參數(shù)為p∈(0,1)的二項隨機過程,運用秧方法,研究其盈余過程及調(diào)節(jié)系數(shù)R的性質(zhì),進而得到破產(chǎn)概率的表達式和破產(chǎn)上界的Lundberg不等式.
設u>0,c>0,λ>0,μ>0,σ>0.在給定的完備概率空間(Ω,F,P)上,保險公司的盈余過程為
(2.1)
其中,
(1)u為初始準備金,c是單位時間內(nèi)保險公司收到固定的保費,{W(t),t≥}是標準布朗運動,表示不確定的收付,σ為干擾系數(shù);
(2){M(t),t≥0}表示在時間區(qū)間(t-1,t]內(nèi)保險公司隨機收到的保單數(shù),是參數(shù)為λ的Poisson過程,且M(0)=0;Xk表示第k次的索賠額,{Xk}k≥0獨立同分布且取正整數(shù)值,E(Xk)=μx,且存在二階矩;
(3){N1(t),t≥0}表示在時間區(qū)間(t-1,t]內(nèi)保險公司發(fā)生的理賠次數(shù),是參數(shù)為μ的Poisson過程,且N1(0)=0;Yk表示第k次的索賠額,{Yk}k≥0獨立同分布且取正整數(shù)值,E(Yk)=μy,且存在二階矩;
(4){N2(t),t≥0}表示在時間區(qū)間(t-1,t]內(nèi)保險公司支付紅利的保單數(shù),是服從參數(shù)服從參數(shù)為p∈(0,1)的二項隨機過程,即保險公司在時間區(qū)間(t-1,t]內(nèi)支付紅利的概率為p,不支付紅利的概率為q,且p+q=1;Zk表示第k次支付的紅利額,且當盈余大于或等于給定的非負整數(shù)紅利界時,保險公司才支付紅利,{Zk}k≥0獨立同分布且取正整數(shù)值,E[Zk]=μz,且存在二階矩.
(5)假設保險公司收取保費、進行賠付及支付紅利均在時間區(qū)間(t-1,t]的始端進行,且{Xk,k≥0},{Yk,k≥0},{Zk,k≥0},{M(t),t≥0},{N1(t),t≥0},{N2(t),t≥0}之間是相互獨立的.
記盈利為
定義破產(chǎn)時刻為:T=inf{t:t≥0,U(t)<0}(infφ=∞),破產(chǎn)概率為:
ψ(u)=P(T<∞|U(0)=u).
引理1[8]盈利過程{S(t),t≥0}具有如下性質(zhì):
(1){S(t),t≥0}具有平穩(wěn)獨立增量;
(2)E[S(t)]=(c+λμx-μμy-pμz)t>0;
(3)存在正數(shù)r,使得E[e-rS(t)]<∞.
證明
其中MX(-r)=E(e-rX),MY(r)=E(erY),MZ(r)=E(erZ)分別表示個體保單額、理賠額、紅利額的矩母函數(shù).
引理3方程g(r)=0存在唯一正根R, 稱之為調(diào)節(jié)系數(shù).
證明根據(jù)引理2,對g(r)求導得
再求導得
由施瓦茲不等式知p2E[Z2erZ]·E[erZ]≥p2E2[ZerZ],因此g″(r)>0,所以g(r)是嚴格下凸函數(shù).又因為g′(0)=-c-λμx+μμy+pμz<0,g(0)=0,所以存在唯一正數(shù)R,使得g(R)=0.
證明對?v≤t, 有
定理1風險模型(2-1)的最終破產(chǎn)概率滿足Lundberg不等式:
ψ(u)≤e-Ru,
其中,R=sup{r:g(r)≤0}.
證明因為T是ξs停時,對任何t0≤∞,t0ΛT仍是ξs停時,由引理4及停時定理,有
e-ru=Mv(0)=E[Mv(t0ΛT)]=E[Mv(t0ΛT)|T≤t0]P{T≤t0}
+E[Mv(t0ΛT)|T>t0]P{T>t0}≥E[Mv(t0ΛT)|T≤t0]P{T≤t0}
=E[Mu(T)|T≤t0]P{T≤t0}.
(4.1)
因為當T<∞時,有u+S(t)≤0,故
定理2風險模型(2.1)的最終破產(chǎn)概率為
其中R為調(diào)節(jié)系數(shù).
證明在(4.1)式中取r=R得
e-Ru=E[e-RU(T)|T≤t0]P{T≤t0}+E[e-RU(t0)|T>t0]P{T>t0}.
(4.2)
以I(A)表示集合A的示性函數(shù),則
0≤E[e-RU(t0)|T>t0]P{T>t0}=E[e-RU(t0)I{T>t0}]≤E[e-RU(t0)I{U(t0)≥0}].
由于0≤e-RU(t0)I{U(t0)≥0}≤1,根據(jù)強大數(shù)定理可知,當t0→∞時,U(t0)→∞a.s.
故由控制收斂定理知
在(4.2)式兩端令t0→∞,即得定理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