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仁
摘 ? 要:目前,在電腦、平板、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推廣、普及下,傳統的書寫交流方式往往被師生忽視。但實際上,軟筆書法作為一種線條藝術,它不僅凝聚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精髓,而且還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智慧的結晶。教師作為文化傳承者、傳播者,不管是在信息化的今天,還是將來,都要有一種歷史責任感,歷史使命感,使軟筆書法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得以延續(xù)、發(fā)揚,使之源遠流長。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軟筆書法;教學策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電腦、平板、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不斷推廣普及,傳統的書寫交流逐漸減少,導致人們忽視了漢字的書寫。實際上,漢字不僅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而且還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智慧的結晶。因此,不管是今天還是將來,漢字的書寫都需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尤其是軟筆書寫,這不僅是素質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具體體現,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所在。筆者認為,對于中華漢字軟筆書寫這一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一定要從學生抓起,作為文化的傳承及傳授者,教師可謂任重而道遠。
軟筆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的一種線條藝術,軟筆書法藝術是漢字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門類,也是當今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課標實施以后,小學書法教學已被列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軟筆書法教學也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實踐證明,在小學階段開展軟筆書法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而且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就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性來看,軟筆書法的學習不但有助于學生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審美觀點的形成,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幫助,對完善學生的人格也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 教學中只重視軟筆書寫的規(guī)范性,忽略了軟筆書法內涵的挖掘。當前軟筆書法課堂教學大都是圍繞如何用毛筆書寫規(guī)范的漢字,并且能正確地掌握漢字書寫的筆畫順序和漢字的框架結構而展開。筆者認為,僅僅要求學生掌握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及字體結構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也就是說,只重視漢字書寫的規(guī)范性是片面的。軟筆書法所傳承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不但是內涵深刻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還應包含漢字內涵方面的滲透。但調查發(fā)現,陳舊的書法教育教學觀念嚴重制約了軟筆書法課堂教學效果,死板的要求一方面會導致小學生失去學習軟筆書法的興趣;另一方面忽視漢字內涵也會導致軟筆書法教育教學失去應有的靈魂。
2. 現階段的軟筆書法教育教學模式陳舊,教育教學手段單一。目前,大多數軟筆書法課堂都遵循教師先做示范講解,然后學生再模仿的規(guī)則展開,從而達到讓學生熟練掌握軟筆書寫要領的目的。這種模式下的教學往往很容易讓學生在乏味的重復練習書寫的過程中對學習書法產生一種厭倦心理,逐漸削弱學生對軟筆書法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
3. 現階段的軟筆書法教育教學中只注重評價結果,而忽視了學生對軟筆書法的主觀感受。在軟筆書法課堂教學中,學生或模仿老師書寫,或臨摹字帖練習書寫,最后總少不了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即現場評價。但評價的標準往往以仿得像、摹得像作為衡量學生作品的準繩,學生常常是一陣歡呼稱贊,一陣唏噓哀嘆,呈現出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景象,這恰恰忽視了學生對漢字軟筆書寫主觀方面的認識和感受,不利于學生書寫能力的整體提升。對此,教師應進行多元評價,引導學生通過主觀感受、體驗、創(chuàng)造、挖掘,認識書法的藝術內涵,并主動進行書寫練習。
1. 結合中華漢字軟筆書法內涵,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軟筆書法的興趣。筆者認為,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對漢字的書寫框架結構已有所了解,漢字的筆畫順序也已基本清楚,所以沒有必要把它作為學習的重點來加以指導。反之,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去讀書法字帖,讓學生從主觀方面去讀懂書法字帖,去感受字帖蘊含的藝術美感,去體會、挖掘字帖主人的書法藝術靈魂,去琢磨字帖的藝術功底,從而不斷引導學生學會發(fā)掘軟筆書法深藏的、力透紙背的藝術內涵,用眼睛和心靈去發(fā)現書法藝術的美,讓學生受到書法藝術美的感染和熏陶,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軟筆書法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軟筆書法的興趣。同時,教師還要結合名家書法學習的逸聞趣事來吸引學生,激勵他們去學習軟筆書法,促使其樹立學習軟筆書法的目標、理想和信念,培養(yǎng)他們學習軟筆書法的恒心和毅力,使之從骨子里去愛書法,去喜歡書法。
2. 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不斷強化學生的軟筆書寫能力。筆者認為,書法課堂教學要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對學生而言,學習軟筆書法是很枯燥的一件事,同時還要投入大量的文化課以外的時間、精力、財力等,要有持之以恒的吃苦精神,盡管如此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要讓學生喜歡書法,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書法教師的教學形式就應多樣化,以避免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軟筆書法產生厭煩情緒。此外,還要結合多媒體音頻、視頻等技術手段,采用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和高漲的熱情,努力激發(fā)學生利用軟筆書寫漢字的欲望,以此不斷提高其軟筆書寫的能力。
3. 在評價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其學習軟筆書寫的信心。筆者認為,評價學生軟筆書寫的作業(yè)和作品要從多方面入手,因為學習軟筆書法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所以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要以鼓勵和樹立自信為主,重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并注重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還要把評價重點從書寫結果轉向學生軟筆書寫練習的過程,重點觀察學生在課堂練習中的表現,如:學生練習書寫時的坐姿,握筆的情況,運筆的方法,以及練習書寫時的專注程度等,要針對這些方方面面的情況對學生做出針對性的評價。評價的方式也要豐富多樣,如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等,多采用鼓勵性和激勵性的語言,千方百計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軟筆書法的興趣。
總之,書法教師在課堂上既要充當好參與者,又要做好組織者,還要當好指導者,在軟筆書法課堂中要及時引導學生總結正確的軟筆書寫方法,指出書寫練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書法教師還要對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不斷激發(fā)學生想寫、敢寫、愛寫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用軟筆書寫的興趣和信心。由此,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學習軟筆書法的種子,為學生以后在軟筆書法方面的成長打好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 朱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