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楊,繆軍榮
【摘 要】《金粉世家》中金燕西與冷清秋的婚姻是一個愛情悲劇。而造成這悲劇的根源是兩人之間的階級差異、門第差異和觀念差異,他們無法互相理解,到最后甚至無法原諒彼此。金燕西與冷清秋之間的愛情和婚姻,葬送在對極端自由、對愛情婚姻自由的追求中,葬送在忽視“門不當戶不對”造成的問題上。
【關(guān)鍵詞】《金粉世家》;“門當戶對”; 觀念差異
中圖分類號:I206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7-0244-01
中國封建文化認為,婚姻不僅是一個新家庭的建立,也是男女雙方所承襲父母家庭的家庭氛圍、生活方式和文化一定程度的融合。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講究“門當戶對”,就是說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情況相當,才適合結(jié)親。
在五四運動前后,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劇烈變動,中國社會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zhuǎn)型,隨著轟轟烈烈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發(fā)展和封建專制制度的結(jié)束,促使近代中國無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觀念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西方各種社會思潮蜂擁而入,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思想與近現(xiàn)代開放思想以及外來的西方思想文化之間產(chǎn)生激烈碰撞。在這碰撞中,封建社會的思維模式被打破。其中,“門當戶對”這一觀念,更是被“文明人士”所抨擊。張恨水長篇小說的《金粉世家》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鋪陳開來的故事。
在《金粉世家》中,有關(guān)“文明家庭”和“社交公開”被反復(fù)提及,追求個人的極端自由與婚姻愛情自由。金家將這些思想奉為主旨,似乎否認了這些,便就是有著腐朽落后思想的“封建人”。
在這種情況下,總理七子金燕西與平民女子冷清秋相戀了。金燕西是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而冷清秋則是一個平民女子,她和母親、舅舅住在一起,在女校學(xué)習(xí),生活平淡,似乎一眼望得到終點。金燕西和金家那樣的存在,對她而言是遙遠的。
冷清秋與金燕西的社會階級、家庭背景、生活環(huán)境等等一切都相差太大。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在近乎病態(tài)的宣揚極端自由、戀愛婚姻自由的年代,冷清秋和金燕西相戀,并結(jié)婚了。在熱戀的時候,他們忘記了階級的差異,金燕西包容冷清秋身上的所有缺點,冷清秋也逐漸開始滿足金家的權(quán)貴所帶來的一切。在一次西山之行中,兩人錯過了回城時間,獨居一室,干柴烈火,水乳交融。造化弄人,就是這一次的沖動,導(dǎo)致了冷清秋的懷孕。對于冷清秋這種出生于傳統(tǒng)家庭的女孩來說,未婚先孕是足夠毀滅她一生的事情。
正是冷清秋的懷孕,使兩人的婚禮沖動而倉促。冷清秋曾經(jīng)是對兩人之間的門第差距有顧慮的,但金燕西的回答使她打消了這個顧慮。在熱戀的期間,所有的缺點都能被包容,所有的阻礙都不算。
最后的結(jié)局是灰姑娘與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嗎?當然不是?;夜媚镏阅芗藿o王子,是因為她的父親是公爵,她本身所處的階層也是上流社會,只是不被重視而已。而《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卻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灰姑娘”。她雖然嫁入金家,卻不能完全地被金家接受。在金家,冷清秋不懂豪門禮節(jié)而被針對、嘲笑的時候,金燕西是她全部的支撐。而在婚后,金燕西卻依舊成天鬼混,不做正事,玩樂到半夜才歸家。冷清秋覺得金燕西變了,其實金燕西從來沒有變過。其實金燕西一直就是這樣,他的人生本來就是玩樂享受,在金家這個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婚姻對他而言沒有絲毫的約束力。冷清秋生孩子的時候,依然和白秀珠曖昧不清,和白秀珠公開交往,不顧全家各房和冷清秋的感受,開始夜不歸宿,周旋在白蓮花姐妹之間。可悲的是冷清秋并不知道,就連她認為最美好的、金燕西追求她的那段時間,金燕西也沒有拒絕別的女性的示好與接近。這一切都讓冷清秋失望,她無法理解金燕西的所作所為,雖然她也曾努力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可是她和金燕西思想上的巨大差異讓他們無法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她想離開這個她已經(jīng)無法理解的人,無法理解的世界,可是金家的勢力不容許她有這樣的行為,她只能把自己封閉起來,讓失望在心里不斷發(fā)酵,日積月累。最終借一場大火逃離。應(yīng)該說,冷清秋代表了那個時代很多渴望突破門第觀念,義無反顧走向婚姻的新女性。
最后,冷清秋帶著孩子和母親離開這個城市,獨自撫養(yǎng)孩子,靠賣字為生。這里,也讓我們看到冷清秋既是一個具有濃厚封建意識的舊才女,另一方面又是一個追求人格尊嚴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新女性。而冷清秋這樣一種作為新女性的獨立思想,也是與金燕西的思想背道而馳的。門第的差異造成的觀念的差異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兩個人的骨髓中、血液中,這樣的差異讓他們怎么能舉案齊眉呢? “《金粉世家》是一個悲劇,它的悲劇性符合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悲劇理念:悲劇是在對象上打上人的堅韌性、艱苦性和不屈性的痕跡。”但是,她又是迷茫和無助的,因為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還是愛著金燕西的,只是,一場婚姻已經(jīng)讓他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由此可見,被“文明人士”所唾棄的“門當戶對”觀念,其實并不是所謂的落后腐朽的思想,而是無數(shù)前人的生活經(jīng)驗。社會階級之間的壁壘很難打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同階級的家庭所教養(yǎng)出來的子女的眼界和觀念完全不一樣。只有門當戶對的人家的子女,會有相似的觀念,只有觀念相似,才有可能幸福地廝守一生。
參考文獻:
[1]張恨水.金粉世家[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58.
[2]王偉偉.《金粉世家》古典性與現(xiàn)代性之一瞥[J].聊城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