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佳
【摘 要】為了適應都市生活需要和人民的欣賞要求,戲曲從而得到迅速發(fā)展。而且伴隨著舞蹈藝術融入到戲曲當中,很少被獨立表演,很多民間歌舞逐漸轉化成了各種地方戲,這更加速了戲曲藝術的成熟。本文就明清戲曲舞蹈的來源與特點進行淺析。
【關鍵詞】歌舞藝術;明清時期;戲曲舞蹈特點
中圖分類號:J7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7-0122-01
一、戲劇舞蹈在古代歌舞的基礎上發(fā)展
從《宋雜劇》中唐宋大曲中一些明目的出現(xiàn)可以看出,唐宋大曲對唐宋大曲的繼承和吸收。在出土的古代文物中,有許多歷代舞蹈演員的形象。從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戲曲舞蹈繼承了古代舞蹈。我們可以從一些幾千年的舞蹈形象中看到它們與現(xiàn)在舞蹈的相似之處,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獨特的民族舞蹈風格。例如,在歌劇舞蹈中,袖子的動作豐富多樣,不僅形象優(yōu)美,而且能清晰地表達不同人物的感情,這也是非常具有表現(xiàn)力的戲劇動作。漢代石頭雕像有很多舞者舞袖形象,這也是傳統(tǒng)戲曲舞蹈在傳承傳統(tǒng)舞蹈方面的一個重要發(fā)展。
戲曲中的打斗場面非常精彩。其中,“把子功”的對打是一種決斗,這一方面吸收民間武術有著悠久歷史,另一方面也繼承了遠古的《干戚舞》、周代的《大舞》唐代的《秦王破陣樂》等歌頌武功的“武舞”傳統(tǒng)。還有“翎子功”,演員頭為雙翎,以舞蹈的形式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這種頭插羽的形式,與“羽舞”也是一種傳承關系。漢代百戲的吞刀、吐火也被戲曲所吸收。在江西、廣西、福建、廣東等省,所謂的“南派武戲”是閩粵兩省民間武術與古代戲曲的結合體。在舊社會,許多演員上臺賣藝。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戲劇和武術之間的密切關系。當然,這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戲劇內容的表演,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看出,京劇中有著豐富的舞蹈傳統(tǒng)。但是舞蹈只是戲劇表演的一部分,雖然它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戲劇情節(jié)本身,它會被削弱很多。歌劇只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吸收舞蹈。
二、戲劇舞蹈吸收了民間歌舞
明代戲曲還吸收了大量的民間歌舞。唐明皇的游月宮吸收了民間燈會的表現(xiàn)手法,證明明代戲曲不僅繼承了古典歌舞,而且吸收了民間歌舞的營養(yǎng),豐富了自身的表現(xiàn)手法。明代《目蓮救母》吸收了許多與情節(jié)無關的民間舞蹈。它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吸引觀眾,引起人們的興趣,因為民間舞蹈是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一種流行的舞蹈形式??磥砻鞔鷳蚯彰耖g歌舞,已經(jīng)相當普遍了。許多民間舞蹈,如舞龍和舞獅,都穿插在歌劇中。這也說明戲曲藝術與民間歌舞藝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其實有很多民間歌舞本身就包含了戲劇的因素,隨后大量的民間歌舞向戲曲方向轉化發(fā)展。其一是因為受到了大批專業(yè)演出團體和戲曲藝術的影響,再一個就是封建社會末期的明清兩代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極端尖銳,單純的歌舞表達不出來人們對這種痛苦生活的憤恨,所以向戲曲藝術發(fā)展。明代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在原昆曲的基礎上加工創(chuàng)作,使昆曲中的舞蹈在戲劇表演中更加嚴密,起到塑造人物和解釋、說明唱詞的作用。嘴里的詞兒什么意思要用行動來告訴觀眾。所以講到'歌舞合一,唱做并重',昆曲可以當之無愧。到了清代嘉慶年間,各種地方戲也蓬勃發(fā)展,地方戲通俗易懂,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獲得了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這些地方戲也大量吸收各地的民間音樂和舞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三、戲劇舞蹈的特點
首先,歌劇中的舞蹈是用來表達內容的。歌劇表演對人物的動作要求很高,也就是說,所有的舞臺動作都要有舞蹈的美。生活的手勢動作,還是笑的表情動作,或因為劇情的需要,安排一個穿插舞蹈,或激烈的戰(zhàn)斗場景,舞臺行動所需要的舞蹈節(jié)奏和美感,戲劇中的舞蹈不是為了跳舞而跳舞,而是服務于戲劇的主題、人物和情節(jié)。其次,戲劇舞蹈是生活動作的提煉,是生活動作的夸張、節(jié)奏和美化。一切藝術都來自生活,戲劇也不例外。戲劇與舞蹈的應用與設計也從生活中開始。第三,中國傳統(tǒng)戲曲在民族舞蹈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yǎng)。戲曲表演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歌舞的形式來表達戲劇的內容。舞蹈不僅吸收了古典歌曲和舞蹈,而且融合了大量的民間歌曲和舞蹈,不斷豐富歌劇的表達手段。歷代藝術家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廣泛吸收各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運用各種服飾道具和化妝來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情感。研究和傳承中國舞蹈藝術的傳統(tǒng),尤其是具有舞蹈特色的常規(guī)動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的舞蹈極為豐富,技藝高超。中國傳統(tǒng)戲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和發(fā)展了古代舞蹈和民間舞蹈的一些元素或片段,但不可能完全保留古代舞蹈和民間舞蹈的傳統(tǒng)。戲劇中包含的舞蹈和獨立舞蹈藝術還不是一種藝術形式。如果戲劇中的舞蹈脫離了情節(jié)和人物感情的發(fā)展,歌詞被刪除,那么舞蹈就是一種不完整的表演。因此,對中國戲曲舞蹈的研究,還是離不開傳統(tǒng)舞蹈、民間舞蹈、武術等藝術形式。
參考文獻:
[1]李浩.淺談戲曲舞蹈對傳統(tǒng)舞蹈的繼承與發(fā)展[J].當代青年,2015.
[2]蔡麗紅.明代歌舞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
[3]楊柳.淺談戲曲中的舞蹈[J].文藝生活,2013.
[4]蔡麗紅.明代歌舞研究的意義、現(xiàn)狀與方法[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