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華
女兒上高中后住校,每周六回家。上個周六我去學校接她,一見面她就跟我說起了她近一周的閱讀體會:“媽媽,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生平事跡,我感觸很深。他們都是注重細節(jié)的人,把看似普通的事做到了極致,真的讓人敬佩!”說著,她把摘抄本拿給我看。女兒的摘抄本上除了摘抄的好詞好句,還有閱讀心得??粗畠旱恼荆也唤肫鹑昵暗耐隆?/p>
我已忘記那天是如何走出女兒語文老師辦公室的。老師的話像錘子敲在我心上:“你女兒語文成績太差了,尤其是作文,連句完整的話都寫不清楚;閱讀理解丟分更嚴重……照這樣下去,上高中可沒指望。”臨走時,老師語重心長地叮囑我,一定要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第一天,我坐在女兒身邊監(jiān)督她閱讀。誰知她看書不到5分鐘,就說要上廁所。第二次,看了不到10分鐘,她又要喝水。我在一旁看手機陪著她,忍不住沖她大喊:“你怎么這么沒耐心啊,怪不得語文成績那么差!”女兒毫不示弱地回敬我:“你天天抱著手機,卻讓我看書,公平嗎?”我說:“我又不考高中,你能跟我比嗎?”那晚,我和女兒不歡而散。
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回想著女兒的那些話,久久不能入睡,便給身為特級教師的閨蜜李娜打電話請教。她聽完我的講述后幫我分析:“想要培養(yǎng)孩子愛閱讀的習慣,家里要有閱讀的氛圍才行。試想一下,你在玩手機,卻讓孩子去看書,確實不公平!”是啊,下班回到家基本上都是抱著手機追劇、看各種小視頻,從沒考慮過女兒在我身邊會是什么感受。看來,女兒不愛看書、不愛閱讀與我有很大關系。
第二天,我把手機關掉來到女兒房間,坐在她身邊認真地跟她說:“從現(xiàn)在起,媽媽每天也要讀書。咱倆互相監(jiān)督,如果誰做不到,就在走廊里罰站十分鐘?!迸畠合肓讼胪饬?。因為我家住一樓,整個單元的人都要從我家門口經過。
我讀的第一本書是《命若琴弦》。我被文中主人公老瞎子的故事深深感動。他明明知道,即使他的徒弟彈斷1200根琴弦,眼睛也是無法復明的,但他還是用善意的謊言,告訴徒弟這個念想。正如文中所說:“目標雖是虛設,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如何拉緊,拉不緊就彈不響……”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
那次讀龍應臺的文章《親愛的安德烈》,她把對孩子的愛和教育,用母親獨特的視角,以一個一個清晰生動的例子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當她和兒子對未來規(guī)劃發(fā)生矛盾時,她在文中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蔽野堰@段話用紅筆標注下來,并把文章推薦給女兒。
女兒看完后,第一次自覺地寫了讀后感:我長大后,不要變成沒錢沒名、依靠父母生活的提摩。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作文寫好,把語文成績提上來。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不知是文中提摩的故事起了作用,還是孩子心中閱讀的種子發(fā)芽了。也就是從那時起,女兒每天完成學習任務后,都會主動捧起課外書閱讀,從《唐詩宋詞》《安妮日記》開始,而后讀了《紅樓夢》《擺渡人》《文化苦旅》《我與地壇》……有時買了新書,我還沒顧上看,就被女兒搶走了。
讀書之余我拿起筆寫了一些文章,嘗試給紙媒投稿。起初,投出去的稿子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女兒鼓勵我:“媽媽,你只管努力,要努力到神靈和老天爺都要情不自禁幫助你!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稻盛和夫講的……”她能“學以致用”,我很是意外。
一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女兒語文老師的電話,我以為女兒的語文又考砸了,沒想到老師出乎意料地告訴我:“你閨女的文章在咱們當地的報紙發(fā)表了……”語氣中滿是自豪。我使勁掐了掐自己的手,很疼,我才知道不是在做夢。
當天晚上我做了幾個女兒喜歡吃的菜為她慶祝,女兒自信滿滿地說:“這只是第一步,以后我還要加大閱讀量,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媽媽,等你的文章發(fā)表了,我就用我的稿費請你吃大餐,祝賀你成功!”為了共同進步,我們一起去市圖書館辦了借書卡,閱讀的同時摘抄好詞好句,或者寫感想。此外,我倆還堅持每周寫一篇小文章練筆。半年后,我的處女作在外省一家雜志上發(fā)表了。
至今,我已陸續(xù)在全國各地媒體發(fā)表文章200余篇,如愿加入了市作協(xié),我家還被河北省新聞出版局授予“書香之家”榮譽稱號。女兒中考時語文考了113分,并以610分的總成績被一所省級重點高中錄取。
我慶幸在關鍵時刻依靠閱讀拉近了與女兒的距離,并通過閱讀與女兒一起走進了一片新天地。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