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美華
摘 要: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不能僅僅靠知識的講授,必須要改變教學策略和方法。在初中如何開展實驗教學才能讓學生在較好理解核心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已成為我們生物教師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做法談談在初中實驗教學中的一些策略,以提高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實驗教學;提高;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
2017年開始我們對新課程理念進行了深刻解讀,2017年版新課程基本理念是:核心素養(yǎng)為宗旨,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學業(yè)評價促發(fā)展。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生物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1]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怎樣開展初中實驗教學才能讓學生樹立生命觀念,讓學生能夠運用這些觀念認識生命現象,探索生命規(guī)律,形成科學思維的習慣,能夠運用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證據和邏輯對生物學議題進行思考,掌握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合作精神,嘗試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具有開展生物學實踐活動的意愿和社會責任感。[1]這成為我們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下面筆者通過案例分析談談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幾個策略:
策略一:增加相關課外實驗環(huán)節(jié)與課內實驗相結合
案例:八年級上冊有個《制作米酒》的實驗,通過自制米酒,理解發(fā)酵原理。但發(fā)酵現象的原理比較抽象,于是我增加了做饅頭和做酸奶的課外實踐活動,和制作米酒結合起來。
學生們自主選擇回家做米酒、酸奶和饅頭,把自己做的產品帶回來品嘗、展示交流。課本上只是制作米酒,很多學生不喜歡喝米酒,所以興趣不大。但酸奶和饅頭學生都喜歡吃,老師教他們做,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激情。熱愛自然的科學情愫油然而生,同時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現象、放眼世界,關注社會的責任心。所有的知識都通過學生的直觀認識、親身實踐而水到渠成。
當甜酒偶遇饅頭又會怎樣呢?把制作饅頭和米酒結合起來學生制作出了甜酒釀饅頭,只需酒釀和面粉,不用酵母、蘇打、泡打粉,不用加水、加糖,蒸好的饅頭暄軟微甜、面香中有酒香,十分好吃。實踐中學生還發(fā)現:制作饅頭時用水浴控溫,發(fā)酵適度,饅頭特別松軟。手工揉面團時,揉的時間越長,饅頭越有韌性。所以我們的饅頭吃起來口感就是和別家的不一樣!特別有韌性。
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發(fā)酵的概念、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在理解核心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學生通過科學實踐,嘗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從而能主動地向他人宣傳關愛生命的觀念和知識,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健康中國的促進者和實踐者。
策略二:增加一些實驗材料
案例:七年級上冊有《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在原有實驗設計的基礎上,我增加了:黃瓜、蘋果、番茄、菠菜葉等實驗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材料。
學生們拿著自己想觀察的材料,特別的有興趣,他們在實驗過程中特別用心,也有很多新的發(fā)現和感悟。學生的感悟、學生的情不自禁,他們流露出來的是:生命觀念慢慢形成,社會責任感與日俱增,他們的實驗調查報告就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例證。
策略三:開展一些實驗方面的競賽活動
通過開展一些實驗方面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對實驗基礎知識、對每個基礎的實驗更熟悉。例如:初中實驗知識競賽、初中實驗操作競賽等。
通過競賽,筆者深深體會到了學生們那種成長,不僅僅是知識的成長,更是他們集體感、責任感、學校榮譽感、民族自豪感都情不自禁地洋溢出來。這些活動使得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策略四:改善實驗設備、改進實驗材料等,克服一切困難讓初中實驗開展起來、豐富多彩起來。
人對事物的認知規(guī)律是:由感性認知逐步上升到理性認知。[2]這是一個由簡單認知到復雜認知的過程,也是一個由膚淺到深入的認知過程。[3]
要讓學生將知識、技能和情感融為一體,將所學生物學知識與生產實際結合起來。[4]我們必須要運用多種策略將初中生物實驗開展起來。
2017年版新課標提出“教學過程重實踐”: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實踐”。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和積極參與的過程。運用多種策略將初中生物實驗開展起來就是落實新課標的這個理念,有利于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維深度,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生物大概念的學習。學生通過自身實踐,得出結論,可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認知程度、從而提高學生對科學的信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樹立生命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包春瑩.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金羽,石仲泉,楊耕.毛澤東《實踐論》《矛盾論》新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王天成.哲學理性的范型轉換——從認知理性到后認知理性[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
[4]劉玲玲.論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學文摘,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