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小學教育更加重視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今的小學體育教學在讓學生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還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體育訓練,這是當代小學體育教師面對的共同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利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營造趣味性教學課堂,從而讓體育教學生動、活躍。
關(guān)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1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49
體育訓練是提升小學生綜合體質(zhì)的重要途徑,但因為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訓練十分枯燥、乏味,使小學生對體育訓練沒有興趣。為了能夠提升小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就要對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在體育訓練中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小學生擁有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等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性格特征,在設計相應的教學和訓練內(nèi)容中融入趣味性的元素和游戲,讓小學生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進而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在娛樂中學會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方面發(fā)展。
在以往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都因為擔心小學生年齡小,擔心體育訓練對學生的安全有隱患,從而在教學中不能夠伸展拳腳,進而導致很多應該存在的體育活動項目被取消。學生在體育課中,或是在班級內(nèi)聊天、講故事,或是在操場中跑幾圈,做做熱身運動,之后便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因此,在很多小學生心目中,體育課相當于體活課[1]。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如果要組織相應的體育訓練,一般都是按照循規(guī)蹈矩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從而讓體育教學變得枯燥、乏味,進而讓學生慢慢對體育失去了興趣。因此,要打造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教師要首先改變教學理念,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先進的體育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教學,從而讓體育教學充滿趣味性。例如,在進行100米跑的教學內(nèi)容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抓尾巴”的游戲或跳繩游戲等,從而讓原本枯燥乏味的體育訓練變得生動、活躍,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充分的鍛煉,還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內(nèi)容的魅力,充分理解和掌握100米跑的標準動作要求,進而提升自己的賽跑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詼諧的語言,以及夸張的肢體動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從而達成積極學習的目的。例如,在進行耐力長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多種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可以在學生奔跑的途中設置相關(guān)障礙,讓學生體驗跨越障礙的喜悅和成就感;還可以將學生長跑的路線進行變形,各種形狀的跑道能讓學生感到有趣,也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如果經(jīng)常在體育教學課堂中運用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在快樂的心情中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并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2]。在設計體育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設計,進而能夠利用學生的經(jīng)驗來豐富訓練內(nèi)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足球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廢紙來讓學生進行訓練,從而為其訓練增加趣味性。再如可以給學生分發(fā)一張白紙,讓其放在胸前進行奔跑,試試看哪位同學可以在奔跑的過程中更長時間地不讓白紙掉下來。在訓練的休息階段,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戲來增加趣味性,如青蛙跳、鴨子走步等,從而利用這些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較多的游戲,讓學生可以對小動物的動作進行模仿,進而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喜歡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該給學生適當?shù)墓膭詈唾潛P,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guān)愛。例如,在進行走跳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小動物,讓學生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走路樣子,從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模仿能力[3]。然后,教師再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為學生構(gòu)建出不同的學習場景,例如在游樂園中、動物園中,讓學生在歡快的環(huán)境中有了對走跳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征。
雖然趣味性教學能夠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學訓練內(nèi)容都要應用趣味性教學,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有針對性的趣味性活動進行趣味性教學,從而提升小學生體育教學效率,并能夠有效增強小學生體育訓練的安全性,讓學生能夠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體育訓練,同時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成長情況,適當增加教學難度,進而讓小學生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董虎.淺談增加小學體育教學趣味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8(32):164.
[2]張尚成.淺談小學體育籃球教學引入游戲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189.
[3]馬曉東.淺談小學體育教學激發(fā)趣味性時機的選擇[J].亞太教育,2015(9):29.[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毛崇祥(1990.8— ),男,彝族,貴州興仁人,小學體育二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