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一輪小學科學教學改革標準的推進,如何基于小學科學的教學特點,結合當前學生對小學科學知識的認知結構,促進小學生實現(xiàn)自主科學知識的探究,構建高效小學科學課堂,成為一線小學科學教師思考的關鍵性問題?;诖耍處煆淖陨硇W科學的實踐教學經驗出發(fā),提出“創(chuàng)建合作活動,促進自主探究”“利用問題引導,實現(xiàn)自主探究”“應用微課教學,構建自主探究”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現(xiàn)小學科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其他小學科學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科學;自主探究;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11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03
自主探究模式是新一輪教育改革當中所提倡的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方式,能夠有效踐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的提升。在當前小學科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效的教學策略安排,能夠使學生在實現(xiàn)自主探究的過程當中,實現(xiàn)科學知識的高效學習。
伴隨新一輪課程改革標準的提出,合作教學的活動又一次引起了教師的廣泛關注,一線小學科學教師也積極利用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中,逐步完成對科學知識的自主探究,從而實現(xiàn)高效小學科學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開展“植物有哪些相同特點”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構建課堂活動。從現(xiàn)代教育理論當中我們知道,學生都是相互獨立的存在,每個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認知方向和認知水平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教師不能夠以同一標準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而應當在看到學生差異性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分配。
具體而言,在“植物有哪些相同特點”這節(jié)課中,教師在擬訂“植物都有哪些特點?哪些是植物共有的特點呢?”的合作探究項目之后,對班級中學生的植物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并將學生劃分為“對植物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對植物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一般的學生”“對植物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較差的學生”這三個層級。緊接著,教師按照學生程度劃分好的層級,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分配,使每個合作學習小組中既有對植物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也有對植物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一般和較差的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在差異化水平的小組中,互幫互助,共同實現(xiàn)“植物有哪些相同特點”這節(jié)課的自主探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不難看出,在進行小學科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建合作活動,能夠有效實現(xiàn)學生間的互助學習,促進自主探究,從而構建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
問題是構建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交互的渠道,在當前小學科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問題進行有效引導,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聲音的變化”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聲音是如何進行變化的?”“聲音都有哪些可能的變化?”“聲音為什么能夠發(fā)生變化?”等含有探究性的問題,使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對“聲音的變化”這節(jié)課當中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教學。
顯然,在開展小學科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問題進行有效引導,能夠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自主探究,從而逐步構建高效小學科學課堂。
進入21世紀以來,電子計算機產業(yè)得到了蓬勃發(fā)展,也帶動了教育手段的現(xiàn)代化建設。在當前小學科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微課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促進科學知識的教學,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自主學習,逐步實現(xiàn)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
例如,在進行“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小學科學教學大綱》當中的要求,分析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食鹽、面粉等物質在水中溶解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之后,參照當前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認知特點,進行15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制作,這個時間與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注意力維持程度相一致。當教師將本節(jié)課的微課視頻制作完成之后,引導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以檢索關鍵詞“溶解”等形式,找到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視頻,并在課下進行自主觀看,從而在正式上課之前,就對本節(jié)課當中的重點知識有所了解。當教師在課堂中開展“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學生因為已經對“食鹽、面粉等物質在水中溶解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等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能夠快速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實現(xiàn)“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這節(jié)課的高效教學。
顯然,在進行小學科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重點知識的講解,從而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完成科學知識的探究,逐步提高小學科學知識的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實現(xiàn)小學科學知識的高效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優(yōu)化教學路徑,更新教學手段,從而逐步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桂敬明,許艷平.淺談小學科學課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0).
[2]王世成.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改革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劉三紅(1966.2— ),男,漢族,甘肅臨澤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科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