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玉蓮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人物,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重點是除了管理好班集體,還要強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由于德育教育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班風和學生的品德,因此將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jié)合,采用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成長,才能強抓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關(guān)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角色互換;成長
初中階段是學生非常重要的成長時期,班主任只有加強德育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初中生的素質(zhì)。從學生自我意識與素質(zhì)方面進行加強,更能促進班級管理效率的提高。長期以來,如何提高學生德育管理的質(zhì)量一直是班主任積極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在長期實踐中發(fā)現(xiàn),初中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積極采取角色互換的方式,更能從學生自我意識提升和角色思考的方面促進德育教育開展。
一、提供角色互換的平臺,引導學生傾聽
眾所周知,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叛逆思想比較嚴重,常見表現(xiàn)為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不聽家長和教師的勸導,上課不專心聽講,甚至將違背班主任意愿作為個性化表現(xiàn),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違紀違規(guī)行為等等。這些現(xiàn)象給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難題。過去不少班主任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說教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質(zhì)量不佳,效率低下,很難讓學生有自我認知,部分學生根本不愿意聽從別人勸導[1]。因此,班主任需要利用角色互換的方式,為學生積極提供角色互換的平臺,讓學生從思想覺悟上認清不同角色的立場,學會尊重,愿意傾聽,并在角色互換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端正思想,及時改正,將心比心,才能更好地認識自我,并積極面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開展德育管理工作時,班主任需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角色互換的平臺,比如采取班級角色輪流制,讓學生輪流一周時間嘗試擔任班長、學習委員等職務,協(xié)助教師管理班級,組織活動,不斷提高組織能力與協(xié)調(diào)能力,潛移默化地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充分感受到發(fā)揮帶頭模范作用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以身作則,團結(jié)同學,更好地領(lǐng)悟到班級管理者的價值與作用,進而逐漸體會到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的立場,逐漸增強自我意識、責任感與配合度,為后續(xù)班主任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2]。
二、讓學生把自己當自己,樹立自信,培養(yǎng)個性
初中生處于重要的青春期成長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具備一些不自信、易沖動等特點,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讓學生增強自信,培養(yǎng)個性非常重要。人們常說,自信是成功路上的一塊奠基石,只有足夠的自信,才能勇敢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成功。初中生具備自信心,能夠更好地看待自身在班集體中所處的角色,逐漸培養(yǎng)個性,發(fā)光發(fā)亮。
因此,學生要正確認識自我,把自己當自己。班主任進行德育管理時,要營造出重視自我的意識氛圍,不同的學生在集體氛圍的感染下,有自我展示、自我進步的欲望,大膽談論自己的想法,學會給自己定下目標,并在言行鼓勵中得到肯定,進一步增強自信心[3]。這種自我意識的轉(zhuǎn)變能夠讓學生培養(yǎng)出獨立的個性。比如班主任在每周開展的班會活動中讓學生主動進行才藝展示,并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公開表揚,讓學生樹立信心,同時也讓學生在班集體中對自己重新定位。自我角色的轉(zhuǎn)變能夠促進學生多學,好學,樹立自信,培養(yǎng)個性,對其今后的學習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讓學生把自己當別人,發(fā)現(xiàn)不足,完善自我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管理的過程中,要考慮如何引導學生自覺將別人作為參考的對象,把自己當成別人,把別人當自己,觀察別人處理事情的方法,并在面對困難時換位思考不同角色狀態(tài)下如何解決問題。有了參考和比較,學生就有正確看待自我與別人優(yōu)點和缺點的辯證能力,并有選擇性地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與學習,不斷完善自我,實現(xiàn)進步[4]。
比如在班會課上,班主任可以在學生當中開展角色互換的游戲,以完善的故事提綱為劇本,讓不同的學生代入角色去面對故事當中人物所要面對的困難;其他學生通過觀看與借鑒,自行模仿并經(jīng)歷一次,從不同的處理解決方式中找到正確的方法,并發(fā)現(xiàn)自身處理問題的弱點與缺陷,引起重視,加以改進,不斷完善自我。
四、豐富學生角色,促進交流,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
班主任要確保每次學生參與的角色互換都能促進其自我意識和思想覺悟的增強,在壓力下學生才能得到進步。當學生的感悟增多時,班主任要加強引導,確保更多的情感輸出,避免初中生在角色互換的思潮中走向極端。因此,班主任應為學生爭取更多角色互換的活動與機會,在每次的實踐后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感受和思考,并促進學生對角色互換活動進行交流,從而深化情感,凸顯德育教育的成效。
比如筆者常開展的“小小老師日”活動,每次班會都會給不同的學生預留10—15分鐘時間,讓學生扮演小老師的角色,在體驗中互相交流感想,并學會與其他學生一起分享。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會有“老師不好當”的感嘆,于是會從自身方面找原因,如備課不充分,重視程度不夠,難以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對學生的提問不懂解答等。學生在體驗中認識到班主任與授課教師的日常角色扮演,也因此多了理解與支持,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配合度,激發(fā)其越來越強烈的換位思考意愿,使得學生在學會體諒和被尊重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師生相處環(huán)境。
五、將角色互換滲透進生活,強化學生角色體驗
學生的角色互換體現(xiàn)在自我和他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班干之間,德育教育還應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要求學生學會與父母之間進行角色互換,體會父母的操勞與用心?,F(xiàn)今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不少初中生的一切生活起居均由父母包辦,學生缺乏了解父母的意識,缺乏節(jié)儉、孝順的道德教育,這些都會導致日常生活中學生容易與父母出現(xiàn)摩擦,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因此,班主任應積極優(yōu)化角色互換活動,讓學生互換的角色滲入到日常生活當中,積極布置一些利用假期和周末時間進行的“今天我當家”等角色互換活動,讓學生主動體驗父母繁忙的生活,參與家務活動,理解父母的辛勤與良苦用心。
六、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角色互換的方法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而且是一種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的方法。初中班主任應在日常教學與班會上大膽創(chuàng)新實踐,挖掘更多角色互換的方法與價值,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保障德育教育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任茜.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藝術(shù)探索[J].名師在線,2018,11(02):94-95.
[2]張芳.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藝術(shù)[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7(0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