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鑫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100)
安全生產是石化企業(yè)的首要問題,安全培訓是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和知識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安全培訓項目質量評價是安全培訓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提升安全培訓效果有實際意義[1]。近年來國內外對安全培訓評價的研究有很多,國外以培訓效果評估理論為主,包括以學員反饋為主的柯氏模型[2],以此為基礎的Kaufman的五層次評估,基于培訓全過程的CIPP模型等[3]。國內研究主要是在已有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數(shù)學模型、結構模型等建立新的評價模型[4-6]。
目前石化企業(yè)安全培訓評價體系存在評價指標缺乏針對性、指標體系重結果輕過程、多定性少定量等問題,為使安全培訓工作真正達到實效,本文利用模糊數(shù)學理論,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诎踩嘤栱椖康娜^程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技術法確定指標權重;將模型應用于石化企業(yè)某安全培訓項目評價,對培訓工作的改進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1)評價指標缺乏針對性。
目前安全培訓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yè)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但一些企業(yè)和培訓機構出于節(jié)省資源的考慮,所有培訓項目仍使用一套通用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并未及時更新,使得評價結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較差,無法為持續(xù)改進環(huán)節(jié)提供有力的支撐。
(2)指標體系重結果輕過程。
目前很多人都有只要發(fā)生事故就是安全培訓不到位的誤區(qū),但是事故的發(fā)生是由多個因素組成的,安全培訓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對安全培訓項目質量的評價,需要從需求調研到效果評價的全過程進行評價,避免其片面性。
(3)多定性少定量。
目前的安全培訓評價仍以定性為主,如滿意度調查、培訓后訪談等,但隨著培訓評價信息化日益成為趨勢,培訓指標的定量化處理已成為必要。因此基于安全培訓全過程的評價指標需要選取具有代表性且可量化的指標。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用模糊數(shù)學對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實物或對象做出一個總體的評價。安全培訓項目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模糊綜合評價法適用于安全培訓項目的評價。主要步驟包括指標篩選、指標值確定、權重的確定及計算判度值,最終進行綜合評價。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流程,如下圖。
結合石化企業(yè)安全培訓項目的特點,基于安全培訓項目的全過程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各指標的含義及評價數(shù)據(jù)獲取途徑,見表1。
表1 石化企業(yè)安全培訓項目評價指標體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afety training programs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根據(jù)安全培訓質量的評價目的,建立評價集{“優(yōu)”,“良”,“中”,“及格”,“較差”,“差”},分別對應的分值集合為{[90,100],[80,90),[70,80),[60,70),[40,60),[0,40)}。
層次分析法(AHP)的主要步驟包括建立結構層次、各層級指標建立判別矩陣并檢驗一致性、計算權重。由于層次分析法使用廣泛,因此本文不再贅述,假設由AHP法求得的某指標權重為aj。
根據(jù)熵權法的原理[7],有m個評價項目,n個評價指標,形成的原始評價矩陣R=(rij)m×n,rij為第i個項目第j個指標的評分。
第j個指標的信息熵為:
第j個指標的熵權bj為:
組合賦權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
wj—第j個指標的組合權重;
aj—第j個指標的主觀權重;
bj—第j個指標的客觀權重;
α—主觀權重在組合權重中的比例。
關于α的確定有很多討論,文獻[8]通過比較各指標重要性等級、主觀法和客觀法所得權重排序的一致性,α對應取0、0.5和1。
安全培訓質量的綜合判度值FZ:
式中:
F'i—一級指標的指標值;
wi—其對應權重;
F'ij—二級指標的指標值;
wij—其對應權重;
m—各一級指標對應的二級指標數(shù)。
利用建立的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對石化企業(yè)某安全培訓項目進行評價。一級指標屬于潛變量,不可直接測量,采用主觀法計算權重,因此取α=1,判斷矩陣及權重計算,見表2。
表2 一級指標判斷矩陣與權重Tab.2 Judgement matrix and weight of first-level index
通過AHP法和熵權法計算各二級指標權重,根據(jù)兩種方法計算的排序情況取相應的α值,其中該安全培訓項目的二級指標評分來源,見表1。根據(jù)評分所在區(qū)間,取區(qū)間平均值作為該評分級別的最終值,即{“優(yōu)”,“良”,“中”,“及格”,“較差”,“差”}對應的分值取{95,85,75,65,50,20},以此計算各二級指標的得分。本項目的二級指標權重及得分結果,見表3。
表3 二級指標權重Tab.3 Second-level index weight
通過計算,得到該次安全培訓的最終綜合評價為“中”。表4為利用本文提出的評價方法與傳統(tǒng)的滿意度調查的結果對比。
表4 評價方法對比Tab.4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由表4可見,本文提出的評價方法是基于培訓項目全過程的評價,并且評價數(shù)據(jù)來自多個途徑,評價結果對企業(yè)、培訓機構、培訓教師和學員均有指導;而傳統(tǒng)評價方法只是整體的滿意度測評,評價數(shù)據(jù)只來自于學員。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提出的評價方法可追溯原因且能對待改進方面進行排序。如“培訓方式選擇”可通過使用多樣化的培訓方式進行改進;雖然“培訓內容設計”得分比“培訓教師配備”高,但由于權重較高,因此該環(huán)節(jié)的待改進需
根據(jù)式(4)計算一級指標的判度值分別為:
同理,F(xiàn)'2=77.78,F(xiàn)'3=68.96,F(xiàn)'4=77.005,F(xiàn)'5=76.325
該次培訓的總判度值為:求較大。
針對本項目的評估結果,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1)增加培訓調研范圍,深入需求分析,精確培訓需求矩陣。
(2)在培訓中使用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并與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相對應。
(3)利用企業(yè)專家擴充師資庫,使得課程內容的案例設置更加貼近實際,同時提高培訓班的師生比。
(4)加強師資培養(yǎng),提高培訓師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
(1)詳細分析了石化企業(yè)安全培訓項目評價現(xiàn)存的問題,針對問題基于安全培訓項目的全過程,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創(chuàng)新性地將信息化納入評價指標體系。
(2)指標權重的計算結合了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實現(xiàn)了主觀法與客觀法的有機結合,使得權重的計算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增強了可信性。
(3)利用模糊數(shù)學理論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應用于實際培訓項目獲得的結果比簡單的滿意度調查詳細且具有針對性。通過對評價結果的分析,可以查找培訓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利于針對性改進方案的制定。
(4)該評價模型可通過編譯作為安全培訓系統(tǒng)中的一個模塊,指標及權重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更新,簡單易操作,應用前景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