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宏 龍巖市農業(yè)學校 福建龍巖 364000
脂肪是最經(jīng)濟有效的能源物質,其所含能量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左右。仔豬對脂肪的需求及利用有著特殊的要求,仔豬能很好地吸收利用母乳脂肪 (仔豬對母豬脂肪的消化率可高達98%),仔豬所需的能量56%以上來自乳脂,但對于飼料脂肪,仔豬卻難以消化利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仔豬對牛油和豆油的消化率僅分別為71.1%和79.6%[1]。這主要是因為乳脂的脂肪酸組成多樣,其甘油三酯有著獨特的結構,飽和脂肪酸優(yōu)先酯化在sn-2位,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分布在sn-1,3位[2];而外源脂肪,無論動物脂肪還是植物油脂,其脂肪酸組成和結構(飽和脂肪酸優(yōu)先酯化在sn-1和sn-3位)都與母乳脂肪存在顯著性差異,嚴重影響其在仔豬體內的消化吸收及代謝,導致仔豬斷乳后對日糧脂肪消化利用率低,腹瀉率增加、死亡率高、生長發(fā)育滯后[3]。
OPO[(1,3-二油酸或n3不飽和脂肪酸)-2-棕櫚酸甘油酯]結構脂肪是通過酯交換反應制備的模擬母乳脂肪酸組成和sn-2位棕櫚酸含量的商業(yè)化產(chǎn)品,目前主要應用于嬰幼兒乳粉中,在畜禽上尚未有應用。為提高斷乳仔豬對脂肪的消化利用率,目前主要是通過在教保料中添加椰子油 (椰子油的月桂酸屬于中鏈脂肪酸,其吸收利用率優(yōu)于長鏈脂肪酸)[4],但椰子油的脂肪酸組成單一,其組成和結構與乳脂區(qū)別較大,仍不是乳仔豬最佳的脂肪源。因此,為了提高仔豬對外源脂肪的消化利用,滿足仔豬快速生長的特殊脂肪酸需求,有必要模擬母豬乳脂肪中脂肪酸組成及其位置分布,制備適宜仔豬利用的母乳結構脂肪。本試驗通過優(yōu)化教槽料脂肪源,研究結構脂(商品名:乳脂能Ⅱ型)和椰子油粉(商品名:椰香50)對斷乳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為結構脂在仔豬上的應用提供參考。
1.1 試驗動物和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子設計,選取120頭健康狀態(tài)良好、日齡相近的杜×長×大三元雜交斷乳仔豬,按斷乳日齡、體重、性別和窩源相近原則,隨機分成2組(A組和B組),每組6個重復(欄),每個重復(欄)10頭仔豬。A組添加4%脂肪酸優(yōu)化的包被母乳結構脂(商品名:乳脂能Ⅱ型),B組添加4%包被椰子油粉(商品名:椰香50),以探討優(yōu)化脂肪來源對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仔豬出生第7 d開始少量添加試驗飼料進行教槽,正式試驗從仔豬斷乳當天開始,試驗期為12 d。
1.2 試驗日糧和配方 試驗日糧為玉米豆粕型日糧,A組添加4%脂肪酸優(yōu)化的包被母乳結構脂 (商品名:乳脂能Ⅱ型),B組添加4%包被椰子油粉(商品名:椰香50),其他組分相同。日糧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乳脂能Ⅱ型和椰香50的相關指標見表2。
表1 日糧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
1.3 飼養(yǎng)管理 仔豬飼養(yǎng)于同一棟豬舍內,自由采食和飲水,每天觀察并記錄各組豬的表現(xiàn)及有無發(fā)病現(xiàn)象。試驗仔豬分別在試驗初和試驗末早上進行空腹稱重,記錄重量。每日記錄喂料量、剩料量、損耗料,計算平均日采食量。如出現(xiàn)豬只死亡或者弱小仔豬淘汰情況,需稱重、結算采食量和記錄死淘日期。
表2 乳脂能Ⅱ型和椰香50的相關指標
仔豬每天加料 4 次(7:00、11:00、14:30、17:30),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添加飼料,飼料添加量根據(jù)采食量適當調整。按豬場常規(guī)和免疫程序進行管理、保健和驅蟲。觀察仔豬健康狀況,及時進行治療并做好記錄。
1.4 測定指標
1.4.1 生長性能 根據(jù)試驗正式開始和試驗結束仔豬的稱重,計算仔豬平均日增重。根據(jù)每日記錄的給料量、剩余量、損耗料,計算平均日采食量。根據(jù)平均日采食量與日增重之比計算料肉比。平均日采食量(AFI)=采食量/天數(shù);平均日增重(BWG)=(末重-始重)/天數(shù);料重比 (F/G)=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4.2 仔豬腹瀉情況 試驗期間每天觀察仔豬腹瀉情況,并記錄仔豬發(fā)生腹瀉的時間與次數(shù),一天一頭仔豬發(fā)生腹瀉記為一頭次,各組每個重復腹瀉總頭次除以其相應的試驗豬總頭次,求得各處理的平均值,即為各組在試驗期的腹瀉率。
1.5 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以重復為統(tǒng)計單位,用Excel軟件進行處理,然后采用SPSS17.0軟件ANOVA法進行t檢驗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統(tǒng)計結果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優(yōu)化教槽料脂肪源對斷乳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兩種外源脂肪對斷乳仔豬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的影響見表3。由表3可知,與B組(教槽料中添加4%椰子油粉,商品名:椰香50)相比,A組(教槽料中添加4%優(yōu)化母乳結構脂,商品名:乳脂能Ⅱ型)斷乳仔豬的生長效果更優(yōu)。其中,A組比B組仔豬平均日增重提高43.08 g/d,平均日采食量提高22.99 g/d,且A組仔豬成活率高于B組。試驗結果表明,A組(添加模擬母乳脂肪酸組成和位置分布制備的外源脂肪產(chǎn)品)對仔豬具有誘食性,可提高仔豬采食和增重,降低料重比。椰子油粉中的脂肪酸以月桂酸(屬于中鏈脂肪酸)為主,與其他長鏈脂肪酸相比,仔豬對月桂酸的利用率相對較高[5],但椰子油粉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與乳脂差異顯著,而仔豬對脂肪的吸收利用除了與脂肪酸組成有關外,主要取決于脂肪酸的結構分布。因此,根據(jù)乳脂的脂肪酸組成和結構制備的結構脂(商品名:乳脂能Ⅱ型)比以月桂酸為主的椰子油粉(商品名:椰香50)能更有效地促進仔豬斷乳采食,提高仔豬的增重。
表3 不同脂肪源對斷乳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優(yōu)化教槽料脂肪源對斷乳仔豬腹瀉情況的影響 腹瀉率反映仔豬對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發(fā)病率及腹瀉頻率等情況,不同脂肪源對斷乳仔豬腹瀉情況的影響見表4。
由表4可知,試驗期間,A組的腹瀉率顯著低于B組,且試驗A組的腹瀉率比B組低50.99%。結果表明,A組斷乳仔豬對脂肪的吸收利用率高于B組。即根據(jù)乳脂的脂肪酸組成和結構制備的結構脂 (商品名:乳脂能Ⅱ型)比以月桂酸為主的椰子油粉(商品名:椰香50)更易被仔豬消化吸收。此外,也說明A組仔豬的抗病力優(yōu)于B組。A組添加的外源脂肪中除了結構脂,還有部分n-3脂肪酸,目前研究已證實,n-3脂肪酸對幼齡動物生長發(fā)育和免疫力具有改善作用。椰子油粉(商品名:椰香50)不含n-3脂肪酸,故A組仔豬飼用乳脂能Ⅱ型能更有效地減少腹瀉。
表4 不同脂肪源對斷乳仔豬腹瀉情況的影響
2.3 優(yōu)化教槽料脂肪源對斷乳仔豬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仔豬生長性能直接反映了仔豬的經(jīng)濟效益,為了對比兩種脂肪源的效果,對仔豬的經(jīng)濟效益進行分析。
由表5可知,教槽料中添加乳脂能Ⅱ型明顯改善仔豬的經(jīng)濟效益。與B組相比,A組仔豬每增重1 kg所需飼料成本節(jié)約1.56元。按市場豬價30元/kg計算,A組每頭豬增重回報比B組增加15.52元/頭,凈盈利增加13.54元/頭。
哺乳期仔豬主要從母乳中獲得脂肪,母乳中脂肪的消化率一般為95%~98%。仔豬斷乳后對日糧的營養(yǎng)要求較高,添加脂肪不僅會緩解斷乳帶來的應激,還可能激發(fā)仔豬的生產(chǎn)潛力[6]。然而,很多研究表明,仔豬斷乳后前兩周添加脂肪的飼喂效果并不理想[7-8]。因為仔豬斷乳時其消化道發(fā)育尚未完善,不能消化大量的油脂[9],當添加量為5%~10%時,仔豬很難消化吸收,往往會導致仔豬腹瀉。
表5 不同脂肪源對斷乳仔豬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
脂肪的能值高,是重要的能量來源。理論上,將脂肪添加到斷乳仔豬日糧中能解決能量不足的問題,但多年來研究及試驗并未取得一致結論。因為,仔豬對母乳中脂肪的消化與飼糧中的動物或植物油脂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且,母乳的脂肪酸組成與動物或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組成有很大的區(qū)別,脂肪酸組成對脂肪利用和總營養(yǎng)價值有重要影響,特別是脂肪酸鏈的長短、脂肪酸的飽和程度及功能脂肪酸等均會影響仔豬對脂肪的利用[10]。因此,找到適合斷乳仔豬腸道消化的最佳脂肪酸組成,提高斷乳仔豬對脂肪酸的利用率是當前要解決的問題[11]。
仔豬對乳脂的消化率為95%以上,但仔豬對飼糧中脂肪的利用與對母乳中乳脂的利用存在很大的差距。已有研究表明,在斷乳仔豬飼糧中添加乳化脂肪粉可以提高斷乳仔豬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腹瀉率[12-13],但效果仍然達不到預期,主要是因為仔豬對油脂的利用還與油脂脂肪酸的位置有關。當飽和脂肪酸位于甘油的sn-2位,不飽和脂肪酸位于sn-1、sn-3位時,仔豬對油脂或脂肪的消化率最高。乳脂中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如棕櫚酸)優(yōu)先在2位發(fā)生酯化作用,而脂肪酶特異性水解1-和3-酯鍵,因而乳脂中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多以2-單長鏈飽和脂肪酸甘油酯的形式吸收。而外源動物或植物油中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優(yōu)先在1、3位發(fā)生酯化作用,外源動物或植物油中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多以長鏈飽和脂肪酸的形式吸收,因而,仔豬對乳脂利用率高而對外源動物或植物油的利用率低。
n-3脂肪酸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n-3脂肪酸與n-6脂肪酸的比率降低,即n-3脂肪酸含量提高時,能增機體強免疫力[14]。以典型谷物為基礎的斷乳仔豬日糧n-3脂肪酸含量很低,n-6脂肪酸含量很高,這導致了日糧中n-3脂肪酸缺乏、n-6/n-3比例不均衡,也會影響斷乳仔豬對脂肪的利用。
試驗結果表明,仔豬對脂肪的消化利用不僅與脂肪酸組成有關,還取決于脂肪酸的位置結構。A組所添加的外源脂肪是根據(jù)乳脂的脂肪酸組成和位置結構研制的,且額外補充了n-3脂肪酸,故與B組相比,A組可以有效提高斷乳仔豬的增重、采食量及成活率,減少腹瀉率,顯著提高豬場的經(jīng)濟效益。
本研究結果表明,模擬母豬乳脂肪中脂肪酸組成及其位置分布,制備適宜仔豬利用的母乳結構脂肪,相對于未經(jīng)模擬優(yōu)化的脂肪(如本試驗中的椰子油粉),更有利于促進仔豬采食、提高仔豬增重、減少仔豬腹瀉和提高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