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
摘 要:室內(nèi)設計戶型優(yōu)化,是室內(nèi)設計師每日工作中的“正餐,主食”是一切裝飾工作的基礎,如果在戶型優(yōu)化處理上不到位,用戶在實際使用中,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困擾。
關鍵詞:戶型優(yōu)化 室內(nèi)設計
室內(nèi)設計戶型優(yōu)化,是室內(nèi)設計師每日工作中的“正餐,主食”是一切裝飾工作的基礎,如果在戶型優(yōu)化處理上不到位,用戶在實際使用中,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困擾。本文選取一室內(nèi)設計師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戶型進行分析,無論是客廳、主臥、兒童房等單獨來看都非常具有參考的意義,是戶型優(yōu)化的集大成者。業(yè)主是北方大城市的三口之家,孩子6歲,家里2位老人偶爾來住一下,對于收納和多功能家庭核心區(qū)有很強烈的訴求。
一、原始戶型分析
戶型是一個130平米左右的舒適3房,2個衛(wèi)生間,整體戶型方正,空間也都比較大,是個不錯的戶型。但有兩個大問題:餐廳太偏、太小,而客廳特別大,造成功能不對等,使用起來非常別扭;入戶門正對著臥室區(qū),導致主臥室門只能向下開,走道太長,浪費面積;所有的設計難點,也都集中在這里,要加大餐廳,還要減少面積浪費,同時要在客餐廳區(qū)域至少實現(xiàn)家庭室、早餐廳、西廚房、標準大餐廳等四大基本功能,的確是要考驗戶型優(yōu)化能力的。
二、戶型優(yōu)化成果
戶型經(jīng)過優(yōu)化后,餐廳從四人小桌都很局促的狀態(tài),變成了現(xiàn)在六人圓桌加中島廚房;面積過大客廳變成了家庭室+早餐廳;原一字型的長走道,變成了玄關和流動空間,把走道面積無形的融合在各個功能里面,浪費幾乎為零,同時使臥室區(qū)更加私密。六人餐桌可以辦置家宴,同時增加了電器柜。
整個戶型最關鍵的調(diào)整,是將入戶至---臥室衛(wèi)生間的交通動線的上移,把走道推上去之后,隱私問題也解決了,客廳和餐廳也形成了兩個相對合理的面積分布,尤其客廳變成長方形,面寬超過4.5米,具備切割成兩個空間的可能性,所以變成了一條曲折的交通動線,實現(xiàn)了玄關、儲藏室、中廚房、多功能早餐廳、家庭室、餐廳、西廚房、兒童游戲區(qū)(鋼琴),一共八大功能。
三、戶型與優(yōu)化具體方法
玄關設計:設計首先要滿足功能性,玄關的功能,總體上包涵6項詳細功能。換鞋凳:可坐著換鞋,下面還能放常用鞋子;墻面掛鉤:上面可以掛包,下面可以掛傘;薄玄關柜:在換鞋凳上面,剛好可以做掛衣服的區(qū)域,同時頂上可以儲藏鞋子;厚玄關柜:儲藏不常用的鞋子,比較長外套等;帶臺面的玄關柜:可以儲藏鞋子,臺面可以放包,同時家庭的弱電wifi中樞,可以放在里面;儲藏室:放戶外運動和孩子的自行車;
客廳早餐廳設計;在客廳背面放條案桌的設計,在我們很多案例里面都有出現(xiàn),包括很多樓盤的樣板房也都是這么做的,實際效果非常好。但也有幾點不同:第一是結合中廚房,真實的使用效果更好,距離水源和零食都比較近,因此我們把早餐廳安排了水吧臺在邊上,這樣整個早餐廳可以喝茶,喝咖啡,會客,上網(wǎng),看書,辦公,功能豐富多樣;第二是結合落地窗,客廳北面,有一個落地凸窗,剛好可以擺下一個沙發(fā)邊幾,以及一個單人沙發(fā)椅,給客廳增加使用效率,剛好緩解走道帶來的空間壓力;第三個是結合走道,在吧臺和沙發(fā)靠近走道的一側(cè),安排一個邊幾柜,高度和沙發(fā)扶手一樣即可,下面是空的格子就好,這樣上面可以擺放一些裝飾品,零食,水果什么的,下面可以放孩子的書,漂亮實用,有文化氣息。而在走道的盡端,剛好形成一個兒童游戲區(qū),可以看書,寫作業(yè),畫畫,還可以放置鋼琴。
主臥室設計:這個方案原來主臥室面積很大,但是不能充分合理運用,且沒有獨立衣帽間,加上客戶對于生活品質(zhì)要求很高,希望實現(xiàn)日式的淋浴房空間,能在淋雨以后,美美的在浴缸里放松一下,所以在設計上,我們做了幾個動作:向北面兒童房借出來一個浴缸,形成了一個標準的日式浴室;利用干濕分離的手法,加上兩排衣柜,形成了一個獨立衣帽間;由于剛剛交通動線的設計,解決了入戶門對視問題,所以可以把門轉(zhuǎn)個方向開,同時向外推一點,形成了一個主臥室玄關,讓主臥室的私密性進一步加強,同時開門對面的墻,還可以放裝飾畫或者書架等作為裝飾,開門看不見的地方,還可以做掛衣鉤,變成臥室換睡衣的地方;
兒童房設計:因為被主臥室占掉了一個浴缸,會不會對兒童房設計就產(chǎn)生影響呢?恰恰相反。因為這個兒童房原來就太大,尤其是太寬,利用效率不高。所以被主臥室借走一個浴缸,剛好也形成了一個帶有“小玄關”的兒童房,同時18歲以下的兒童房布局,千萬不用床居中放,靠墻就可以了,因為這樣可以把臥室切分成途中“紅、藍”兩個空間,藍色空間孩子睡覺,紅色空間看書,寫作業(yè),游戲。這才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獨立的房間。
四、從細節(jié)角度看待收納
在某社交平臺上,有過一次有趣的討論:“兩個人一起生活應該準備幾條毛巾”很多網(wǎng)友熱烈討論,有的家庭輕輕松松就超過20條,也有網(wǎng)友表示自己在用的就有40條毛巾,而且感覺還不夠。只給出數(shù)量還不夠,有人列出了詳細清單:每人3條浴巾、3條頭巾;每個面盆2條擦手巾,另外還需要2條備用毛巾,以及專供客人和寵物使用的毛巾。隨著加入討論的網(wǎng)友越來越多,評論區(qū)很快演變成毛巾數(shù)量攀比大賽,甚至還有人因為自己的毛巾數(shù)量比別人少而感到擔憂和焦慮
比如說幫家里的毛巾做一個分類,你會怎么分呢?有的人會按照使用功能來劃分,比如說:頭巾、浴巾、面巾和手巾,也有的會根據(jù)家人進行劃分,比如說:媽媽、爸爸,以及小朋友的毛巾。但是從收納的角度來說,更傾向于分為備用毛巾、正在使用的毛巾和已經(jīng)使用過的毛巾。
一條毛巾使用后經(jīng)過清洗、晾干,又成為一條新鮮的毛巾,一直處于這樣的循環(huán)之中,直到完成它的使命。而毛巾收納的關鍵在于分別為這三種狀態(tài)找到適合它們的位置。一般我們都會把干凈的毛巾放在浴室旁邊順手可以拿到的位置,而毛巾用過之后,很多人也會將它放回原來的位置。如果是一個人住就還好,但如果是毛巾比較多的情況,相當于把干和濕的毛巾混在一起,干了之后就很難判斷是那些毛巾是該清洗的,哪些是可以繼續(xù)使用的。更不用說下圖這種容量比較小的毛巾架,濕毛巾疊在一起濕噠噠的,不好通風晾干。
這種情況下,最好是設置一個臨時可以放濕毛巾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毛巾的材質(zhì)在通風不良的情況下容易產(chǎn)生異味,所以最好能夠把它們充分展開,好讓水分蒸發(fā)。如果你的空間有限,可以選擇這種可旋轉(zhuǎn)折疊的毛巾架,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好每塊毛巾的角度,讓它們可以充分接觸到空氣。也有直立型的毛巾架,用來放大型浴巾會更加合適,不需要在墻上開孔,而且占地面積也比較小。因為是處于視線的下方,平常很少會注意到,也不會影響空間的整潔感。如果說你有每天清洗毛巾的習慣,可以在洗完澡后把它們統(tǒng)一放進洗衣機,清洗晾干后再收回來。有同學可能會覺得這樣很麻煩,但如果更衣室準備有洗衣烘干機就比較方便,目前也有洗烘一體式的壁掛型洗衣機可供選擇。如果你的洗衣機放在更衣區(qū)的話,不妨考慮在頂部設置可以升降的掛衣桿,可以作為臨時晾曬區(qū),毛巾和背心等小物件也可以掛在這里,不會占用底下的空間,還可以搭配暖風機一起使用。
還有一個彩蛋,給女主人一個專屬的“下午茶時光”戶型里的凸窗,總感覺是雞肋,不知道怎么用。本案例給出一個思路,就是把高度45~60cm的凸窗,當作沙發(fā)和椅子用,人坐在上面,背對著窗戶,面前擺一張小桌子,再加兩個抱枕,類似下面這兩張圖的做法,可以按照第一張圖把凸窗做成沙發(fā);再配上第二張圖這樣一個高一點的小桌子或者邊幾;就形成了一個非常舒服的,一個人能窩在里面的小空間。這個戶型就剛好在主臥室有條件布置出這么一個區(qū)域,床邊放一個小圓桌,推進去剛好也不阻擋上下床通行。在這個地方看書,喝咖啡,看著劇,吃著小點心,溫暖,慵懶,愜意,這才是女人要的“下午茶時光”
參考文獻
[1] 全裝修戶型優(yōu)化案例分析 沈源,易國輝,姜中天-《城市住宅》2015年
[2] 精裝修之戶型優(yōu)化 陳明曉-《福建建筑》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