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晨 陳潔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與此同時大學生的壓力日益增大,學業(yè)壓力、人際關系壓力、情感壓力、就業(yè)壓力等問題困擾著大學生,因此高校要注重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心理舒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大學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教育內容,因此本文主要從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出發(fā),探討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策略,旨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是實現(xiàn)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是提高大學生學習效率和適應能力的保障、有利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有助于大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而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介于此,本文主要對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進行研究。
一、高校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問題
1.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心理知識匱乏。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需要掌握多學科的基礎知識,比如人文素養(yǎng)、心理、職業(yè)規(guī)劃、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的知識以滿足日常的工作需求,然而具體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多數(shù)的輔導員并不是科班出身,不具備專業(yè)系統(tǒng)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這就導致大學生在發(fā)生心理、精神上的問題時,不能夠給予及時的咨詢、幫助和引導。盡管高校會對輔導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心理,雖取得一定進步,但不得不說在心理知識的學習方面仍然是相對匱乏的。另外,高校輔導員工作繁瑣,在時間、精力上可能存在不能及時關注的情況,這些都容易導致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職。
2.高校輔導員工作能力亟待提升。在以前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學習和生活事務,將時間、精力放在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等方面,并客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擁護黨的領導、杜絕反叛言論,但不少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認識不足,這導致輔導員沒有做到很大程度上、多方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以及作用被忽視,繼而導致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錯位、缺位的現(xiàn)象,在心理問題的處理上工作能力亟待提升。
3.輔導員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定位不明確。輔導員由于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水平的參差不齊,導致在處理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恰當?shù)南敕?、觀點,筆者在工作過程中曾遇到過有些輔導員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自己所能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由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學教師等專門機構人員來開展,忽視了輔導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被弱化。此外,輔導員若不能擺正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作為半專業(yè)或非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易出現(xiàn)處理問題不能掌握合適的度,從而對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造成更大的傷害。
4.高校輔導員未能構建體系完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預警機制”。高校輔導員工作內容比較繁雜,涉及就業(yè)、獎助學金、職業(yè)規(guī)劃、思想政治教育等,紛繁復雜的工作內容漸漸沖淡了高校輔導員主要的工作職責——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忽視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認為只要學生在學校平安健康就好,忘卻了心理是否健康是影響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潛在因素,當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容易因未得到及時處理,進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二、提升高校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注重專業(yè)知識提升,扎扎實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應加強對輔導員的心理培訓,聘請心理老師到校指導、面對面的進行交流,通過案例分析、教師交流,讓其掌握專業(yè)理論,并指導其在實踐中運用理論,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應加強利用專業(yè)心理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力度與頻率,真正使得心理知識對學生有所幫助。專業(yè)知識的提升不光只針對輔導員,也要加強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了解,通過相關培訓、講座的形式,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揭開心理的神秘面紗,而不至談心理疾病而面露難色。
(二)明確自身角色定位,提高工作能力
輔導員與大學生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因大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良好的榜樣,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對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學生給予鼓勵,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輔導員要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鼓勵,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鼓舞他們不斷的提升自我、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引導亞健康學生健康心理。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對于大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制定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針對學習、心理、就業(yè)等個性化問題,進行具體引導。
(三)加強班級管理,營造良好環(huán)境氛圍
結合本班級的實際情況,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通過本人談話、同學了解、以前檔案分析、任課老師反饋等途徑以期對本班學生有一個更詳細的了解,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尋求班干部、學生會的幫助,輔導員不可能對班級進行面面俱到的管理,而班干部既是普通學生,又存在與普通學生不一樣的地方,他們與同學們一起生活、學習,對周邊同學有較全面的了解;同時班干部被輔導員給予了一定權力,可對班級進行管理,因此在選擇班干部時要認真謹慎,選擇道德素質好、辦事能力強的班干部,對于管理班級、服務學生、營造和諧溫馨的氛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利于發(fā)現(xiàn)班級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特殊學生群體給予人文關懷,提升班級管理能力,促使班級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有利于問題的及時發(fā)現(xiàn),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將潛在的風險降到最低。
三、結語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是一項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工作,因此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己,剖析存在的問題并督促自身予以改正,利用輔導員自身的優(yōu)勢,善于抓住在日常管理中的契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以幫助大學生解決困惑和煩惱、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梁欽,阮方明,王志強.輔導員微信公眾號運營狀況與優(yōu)化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8(3):75—78.
[2]叢羽.獨立院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