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自力
【摘 要】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對歷史學科的興趣能夠有效地促使他們更好的學習歷史。因此,在歷史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學到歷史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給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對歷史學習充滿興趣,本文就針對如何創(chuàng)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展開討論。
【關鍵詞】 歷史課題 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
一、明確目的,建立興趣
在歷史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是學生學習歷史興趣不夠濃厚的重要因素。這主要是因為初中學生所學科目較多,涵蓋12門科目,其中部分課程在中考過程中所占分數(shù)比例較大,很多課程的組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因此有很多學生都比較喜歡生動有趣的學科。歷史學科在中考過程中所占分值較少,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很多歷史內容較為沉悶,因此學生學習興趣不太濃厚。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師要告訴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正確對待歷史學科,這也是初中學生歷史學科學習的首要任務。教師要讓學生端正學習歷史的態(tài)度。在每學期第一堂課,給學生展示學科計劃,讓學生能夠明確知道自己每一步都需要做什么,從而建立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巧設“懸念”,調動興趣
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比較喜歡趣味性,具有懸念的學習內容。因此在歷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懸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材的過渡中設立懸念,讓學生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具有積極性和參與性。教材過渡中設置懸念,一節(jié)課程當中所學的內容都是相關知識點相聯(lián)系組合而成,讓學生的學習從一個流暢的知識點過渡到另外一個知識點。懸念在這中間起到理順教學結構的作用。其次,教材中重點難點處巧設懸念,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保持著高度精神集中,懸念設置在重難點之間可以引起學生重視,又能夠消除學生的疲勞感,如在講《九一八事變》這節(jié)課時,筆者通過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于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在這民族存亡的危機時刻,是如何開展局部戰(zhàn)爭的,這樣既能能夠起到過渡作用,也可以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當中有許多的設置懸念的機會,我們應該抓住時機多設置一些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解讀懸念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好的學習歷史知識。
三、利用故事,激發(fā)興趣
在歷史課的講述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提升課堂的活躍度,可以講一些歷史故事穿插于教學中。但是這些故事在選擇之前,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確定這些故事能夠被學生完全吸收,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中不應該講較為陌生的故事,在課堂當中可以根據(jù)故事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并總結自己的處理意見,最終由教師進行評價。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這一課先給學生講述有關三國的故事,在課上詢問學生這一時期有幾個政治集團?并讓學生進行討論。如果你作為當時的智囊團,你會支持哪一方?為什么?提出較為合適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擴寬,營造出這種歷史情境能夠讓學生有所啟發(fā)。鮮活的歷史事實,如果再現(xiàn)就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會有不同的感受。在氣氛營造過程當中,一定以書本知識為依據(jù),做到與當時的情景相吻合。在分析西周分封制過程當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道具。讓學生扮演當時的歷史人物,教師對表演進行一定的引導。在表演結束之后,學生就會對分封制度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如果在講解這些課程的時候,不營造出這種氣氛,讓學生直接看書了解分封制的相關內容。雖然學生能夠根據(jù)書本的內容將分封制的特點記下來。但是等待一段時間之后,再提到分封制的時候,學生很可能已經全部遺忘。經過這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會加深學生對于這一歷史內容的記憶。教師再對學生的表演結果進行一定的評價和肯定,對表演出色的同學進行適當?shù)谋頁P,對存在缺陷的同學進行鼓勵,不能夠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在以后的課堂多發(fā)言,更加有利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開展。
四、組織活動,培養(yǎng)興趣
歷史課外活動課與其它課相比具有較大的自由度,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形式可由組織者自行選擇。因此,可以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輕松地進行交流,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并給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這類活動課可供選擇的形式有不少:有的是針對歷史上某一有深刻意義的內容舉辦故事會,讓學生通過故事的描述,將這段內容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有的是開展“歷史辯論”,將學生分成兩派,針對某一歷史問題或人物暢談各自的見解。此外還有的是歷史知識競賽形式與研討會的形式等。我校在前不久舉辦了辯論形式的活動,題目是“曹操是英雄還是奸雄?”大家參與熱情很高,提出了很好的見解。歷史課外活動課屬于課堂之外的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具有很大作用。
結語: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開啟智慧的大門,興趣是引導學生步入知識殿堂的鑰匙。初中歷史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明確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并努力探求和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效率,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婭妮.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5(24).
[2] 柳玉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102-102.
[3] 屈楊楊.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途徑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29):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