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永
【摘 要】目的:探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胸部X線及CT臨床診斷。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82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選取診斷方法不同分為兩組,A組33例,選取CT為診斷方法,B組49例,選取胸部X線為診斷方法,比較兩組診斷情況。結果:A組所取得大片壯實變影、空洞、樹芽征及小結節(jié)診出率75.76%、78.79%、21.21%,B組所取得大片壯實變影、空洞、樹芽征及小結節(jié)診出率75.51%、77.55%、20.41%,兩組診出率比較,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胸部X線及CT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診斷均有一定價值,為醫(yī)生提供患者準確的數(shù)據(jù),值得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胸部X線;CT;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5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2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為常見消耗性、慢性疾病,患病后,患者的免疫能力和對外界的抵抗能力均會降低,糖尿病屬于常見疾病之一,當患者肺部受到肺結核桿菌感染后,會形成肺結核的合并病癥,病情難以控制,病情變化快,與其他肺結核病癥極易混淆;針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診斷非常關鍵和重要,應重點關注[1-2]。本文為探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胸部X線及CT臨床診斷。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82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選取診斷方法不同分為兩組,A組33例,B組49例,其中,A組中擁有11例男性,存在22例女性,所選年齡范圍在(31-65)歲,平均值在(41.22±1.35)歲,所選病程在(3-22)年,平均值在(11.24±0.42)年;B組中擁有15例男性,存在34例女性,所選年齡范圍在(32-67)歲,平均值在(41.26±1.33)歲,所選病程在(3-23)年,平均值在(11.25±0.41)年;兩組患者在空腹狀況下,血糖水平數(shù)值不低于7.0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不低于11.1mmol/L;患者還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咳嗽、咳痰等現(xiàn)象,還會出現(xiàn)發(fā)熱、體重減少、盜汗等;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A組選取CT為診斷方法,選用雙排螺旋CT機進行檢查,層厚控制在5.0mm,電壓控制在120kV,電流控制在180mA,在對患者進行掃描時,從患者的肺尖部位掃描到肺底部位,針對部分患者實施CE增強掃描操作;
B組選取胸部X線為診斷方法,選用GEDefinium6000X光機進行檢查,檢查的部位為患者的胸部;電流控制在320mA,電壓控制在120kV;兩組患者均為同一名醫(yī)生進行操作,所有操作嚴格依據(jù)設備的操作標準進行操作,做好各項檢查記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診斷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研究所取得數(shù)值輸入系統(tǒng)SPSS18.0中,平均值選用()表示,檢驗選用χ2值表示,數(shù)值的百分比選用%表示,當數(shù)值的P值低于0.05時,數(shù)值存在比較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診斷情況
A組所取得大片壯實變影、空洞、樹芽征及小結節(jié)診出率75.76%、78.79%、21.21%,B組所取得大片壯實變影、空洞、樹芽征及小結節(jié)診出率75.51%、77.55%、20.41%,兩組診出率比較,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典型代謝性病癥,導致該疾病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屬于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所致,受到多方面因素負面影響,使得患者體內(nèi)形成胰島素拮抗效應,對體內(nèi)血糖分解能力不足,代謝功能形成障礙,這會導致患者對外界抵抗能力下降,一旦受到肺結核桿菌感染,極易形成肺結核,最終形成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生活質(zhì)量變得極差,應重視[3]。
通過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不斷研究,當人體血糖水平不斷升高,形成糖代謝功能紊亂,當人體內(nèi)部呈現(xiàn)酸性環(huán)境后,會使得結核桿菌出現(xiàn)大量繁殖及聚集;高血糖還會使得人體肺部中心血管形成改變,肺部組織供血及供氧降低,使得人體自身白細胞的殺菌能力下降;臨床上,針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形成后,患者會產(chǎn)生壞死、增生炎癥、滲出等病理改變,患者體內(nèi)肺部組織出現(xiàn)破壞和修復;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存在一定程度的活動性,擁有滲出性,易形成空洞和大片實變影;針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診斷方案較多,如何選擇方法成為了新問題;本研究通過對比胸部X線及CT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診斷效果,發(fā)現(xiàn),CT組所取得大片壯實變影、空洞、樹芽征及小結節(jié)診出率75.76%、78.79%、21.21%,胸部X線組所取得大片壯實變影、空洞、樹芽征及小結節(jié)診出率75.51%、77.55%、20.41%,兩組診出率比較,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對比結果表明,胸部X線、CT的診斷價值均較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最好實施綜合性考慮,結合患者及家屬的意見,選擇最佳診斷方案[4]。
綜上所述,胸部X線及CT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診斷均有一定價值,為醫(yī)生提供患者準確的數(shù)據(jù),胸部X線及CT值得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應用。
參考文獻
許金衛(wèi),張鑫.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與老年肺結核CT比較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7):1179-1182.
李艷靜,劉貴林,常占平.肺結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學表現(xiàn)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4):62-64.
王尚虎,閔旭紅,李源,等.肺結核合并肺癌臨床特點及相關檢查在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3):389-390.
舒?zhèn)?,李春華,王惠秋,等.2型糖尿病并發(fā)肺結核患者血糖水平與CT特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7,39(6):56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