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綠玉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不僅注重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還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中高中生物教學漸漸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變成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利用記憶、閱讀以及思維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開啟大腦的無限潛能。因此,本文我們將圍繞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的研究,促進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各種措施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077
一、針對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網絡
思維導圖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教學模式,通過合理運用思維導圖能夠促進高中生物教學的順利進行,將生物知識進行具體的延伸和深入。但是怎樣才能讓教師更好地通過思維導圖來提升學生生物學習的整體效率呢?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網絡來促進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知識網絡的建構是由點到線,再由線到面的過程來完成拓展,教師就一定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實際生物學習中找到知識的關鍵點,然后再建立良好的思維導圖。一般情況下,思維導圖建構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都是在復習的過程中,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引導學生形成主動進行知識網絡建構的習慣。如,在高生物細胞知識的學習中,教師要先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的主干部分,讓學生把細胞的結構當作是思維導圖的中心,其中細胞的結構主要包括細胞壁、細胞質以及細胞核等,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細胞的基本結構來畫出幾條長線并且保證各個線段之間距離相等,以便知識網絡的構建。如圖一所示。
二、引導學生及時做好筆記
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顯著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合理利用關鍵詞來完成知識的記憶。所以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及時做好筆記,能促進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做筆記的方式主要包括畫圈、畫線以及標記等手段,對重要的知識進行特殊的標記后就可以讓學生在復習中直觀地看到重點內容。但是在做筆記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字數少、精簡干練,如果沒有做到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思維導圖的整體結構和應用效果。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如何縮減知識內容,提取知識內容中的重點,促使在思維導圖中做好筆記工作。例如,在教師講解“遺傳因子的發(fā)現”的思維導圖的構建中,要求學生一定要學會對自由組合定律思維導圖的應用,了解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主要包括對現象的解釋、對雜交實驗的解說以及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然后在對每一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分析,像純種只產生一種配子,n對相對性狀由n對基因控制等來合理的節(jié)約筆記的空間,同時也能夠更加充分的了解重點知識。如圖二所示。
三、引導學生合理的運用思維導圖
隨著新課改的推動,高中生物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在生物教學中也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只有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教師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教師布置完任務后自主進行學習,然后小組討論學習。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不同看法,積極融入到討論學習的氛圍中。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也應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每個小組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選出一人來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當其他學生在討論和說出重點時就應當將其他學生的觀點和關鍵詞句的形式來記錄。
四、轉變教學模式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要求。如果一味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手段,將會嚴重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重視學生的現代意識,通過轉變教學模式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來達到促進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目的。例如,在高中生物中進行“滲透作用實驗”時,生物教師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半透膜材料,再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實驗,通過探索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整體質量。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至關重要的。思維導圖能夠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具體表現出來,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理清高中生物的知識體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興趣,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的目的。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一步實現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合理應用,為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貞瑜.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6(11).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第二中學 ? 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