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一唱三嘆”,指一個人歌唱,三個人跟著相和,源于遠古民歌,后成為詩歌的重要表現(xiàn)手法。在小學語文習作中“一唱三嘆”教學范式主張教師抓住小學語文教材中一個單元里最關(guān)鍵的習作訓練主線進行藝術(shù)地指導,學生圍繞訓練主線在習作前,習作中,習作后回環(huán)往復,循序漸進地展開練筆,現(xiàn)場成文和反復修改,這一教學方式,在作文教學中收到良好效益。
[關(guān)鍵詞]一唱三嘆 教學范式 習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3-0085-03
一、“一唱三嘆”教學范式在習作教學中的概念析讀
“一唱三嘆”,指一個人歌唱,三個人跟著相和,源于遠古民歌,后成為詩歌的重要表現(xiàn)手法。筆者將其藝術(shù)地反復,螺旋地上升這一內(nèi)核遷移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出“一唱三嘆”的教學范式。“一唱三嘆”在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唱”指的是教師抓住小學語文教材中一個單元里最關(guān)鍵的習作訓練主線進行藝術(shù)地指導?!皣@”則是指學生圍繞這個單元的習作訓練主線在習作前,習作中,習作后回環(huán)往復,循序漸進地展開練筆,現(xiàn)場成文和反復修改。
二、“ 一唱三嘆” 教學范式在習作教學中的策略運用
(一)習作前,抓住主線,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一唱三嘆,掌握方法
閱讀和寫作密切相關(guān),讀是寫的基礎(chǔ),寫是讀的運用,兩者并重,相輔相成?!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再次提出了“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加強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統(tǒng)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的教學建議。因此,“ 一唱三嘆” 教學范式主張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材特點、學生學情以單元習作為主線,結(jié)合閱讀課文學習,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教學生寫作的方法,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從而使學生懂寫。
以小學語文S版教材為例,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在導讀中對本單元課文的特點進行了分析,也對單元讀寫教學目標提出了要求,雖然只是寥寥數(shù)語,卻點明了本單元教學的主線,教師就可以抓住這條主線引導學生學語言,用語言,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習作——制作動物小檔案,單元導讀中就提出了“閱讀本單元課文,用心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認真學習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動物的”要求,圍繞著這條主線,教材安排了課文《翠鳥》《飛吧,海鷗》《螞蟻的救助》《大象保姆》,這些課文雖然在表達方式上不盡相同,各有側(cè)重點,卻都是抓住了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特點來描寫動物,反映出人與動物間真摯的情感,給人以啟示,而且本單元內(nèi)的能說會道、筆下生輝也都是圍繞這條主線安排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本單元的教學時,就可以在單元整體框架下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作者觀察動物的角度,描寫動物的方法。教學《翠鳥》一課時,教師側(cè)重指導學生在理解感悟文章中的重點詞、句、段,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的同時,學習作者按順序描寫翠鳥外形的寫法;教學《飛吧,海鷗》一課時,教師就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體現(xiàn)友人與海鷗深厚情誼的重點語句,感悟作者是如何觀察描寫小海鷗動作、生活習性的;教學《螞蟻的救助》一課時,教師就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按順序說說螞蟻是怎樣救助同伴的同時,談?wù)勛约鹤屑氂^察的小動物,想想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受到了哪些啟發(fā);教學《大象的保姆》一課時,讓學生劃出大象保護主人娃娃的句子談體會,引導學生去收集、查閱自己喜歡的動物資料和感人故事等。像這樣抓住主線,尋找每課的讀寫結(jié)合點,在仿寫、補寫、續(xù)寫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讀寫教學活動,既能減緩坡度,又能扎實到位地落實每一次讀寫訓練目標,使每一次讀寫訓練都能朝著單元整體要求逐漸推進,從而使學生掌握本單元課文突出的寫作特點與寫作技巧。
(二)習作中,扣住主線,范文引路,突破難點,一唱三嘆,現(xiàn)場成文
許多小學生對習作感到難,一是覺得沒有材料可寫,二是有話也寫不出來,如何化難為易,使學生愿寫、樂寫,會寫,一唱三嘆范式主張教師扣住每個單元的訓練主線,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觀察和生活體驗,用眼睛、耳朵、心靈去感知領(lǐng)悟感情,捕捉大千世界的神奇與魅力,回憶五彩生活的感動與精彩,激起學生動筆的激情和欲望,打開學生習作的思路,引發(fā)學生靈感,讓學生當堂練寫重點部分。接著在學生不會寫,寫不出來,寫得有困難,寫不好的地方進行具體指導,緊扣單元訓練主線,回顧,運用寫作技巧突破習作的難點,為學生搭建好支架,讓學生有法可依。然后再通過教師精心選取的幾篇范文,給學生進行引路,為學生提供借鑒,進一步指明方向,讓其順利攀爬支架,現(xiàn)場成文,從而使學生慢慢從寫出來到逐漸會寫,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繼續(xù)以小學語文S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習作——制作動物小檔案為例,“一唱三嘆”教學范式的上課過程如下:
【課堂實錄】
課前預(yù)習:收集動物資料(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課前游戲:(略)
一、情境開課
1.孩子們,動物王國里將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明星評選會,動物們都來踴躍報名參賽。大家看,都有誰來了?(播放動物世界視頻)
這是誰呀,喊出它的名字來。
2.評委會要求每位參賽動物必須上交一份動物小檔案。
(板貼:動物小檔案)
3.什么是動物小檔案呢?請打開書P33頁,看看小檔案的格式和要求吧。
4.看明白了嗎?(出示:檔案圖)記錄一份動物小檔案要寫些什么呢?還有嗎?
5.在這些內(nèi)容里,最重要的是寫清楚什么才會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呢?(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板貼:外形特點 ?生活習性)
二、交流課前收集資料
1.課前你收集了什么動物的資料?(不評)
2.(出示:四人小組交流要求)那就請你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辞宄螅_始吧。
三、寫名稱
1.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動物家族可龐大了(出示課件),大約有200萬種。
2.這么多的動物,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你最喜歡,最了解的動物,把它的名稱快速地寫在檔案紙上。
四、指導:有順序
1.怎樣才能把你喜歡的動物外形特點寫清楚呢?誰來說一說?可以寫些什么?
2.老師把同學們說的概括一下,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介紹。
(板貼:思維導圖——尾,身,腳,頭)
3.有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它可想被錄入檔案了,你們能幫幫它嗎?(出示兔子圖)
4.你想給評委介紹小兔子哪個部分?
5.按這樣的順序介紹小白兔行嗎?不行,變成大怪物了。
6.所以,介紹這些外形特點時,注意要有順序。(板貼:有順序)我們可以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也可先說整體,再從上到下說每個部分。
7.誰來調(diào)整一下順序。(調(diào)整思維導圖:頭、身、四肢、尾)
8.來,孩子們,調(diào)整一下順序。
9.你們能幫幫這只小兔子嗎?有序地說說它的樣子。(出示:課件圖——小兔子)
學生說。(表揚:你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清楚了,很好。你先說了整體,再從上到下說了每個部分。也不錯)
10.(學生調(diào)整后)你們再按照這樣的順序,把剛才的句子說一遍。
11.這么說,聽起來就感覺舒服多了。
12.小結(jié):像這樣(調(diào)整板書)按一定的順序敘述,大家就能清楚地了解這個動物的外形特點了。
五、第一次寫
1.小白兔在大家的幫助下成功地成了動物明星。
2.還有哪些動物將會成為動物明星呢?大家都很期待呢!趕緊拿起筆,把你喜歡的動物的外形特點寫下來吧。(學生寫)
六、指導:抓特點
1.誰來介紹一下你心中的動物明星?
2.請你上來。上來介紹時,先別說出它的名字,讓大家猜猜它是誰?其他同學認真聽。
3.學生說。
4.誰來猜猜,是什么動物?
5.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小結(jié):因為你抓住了特點來描寫,所以他才猜得這么準確。
七、指導:寫生動
1.還有誰想來介紹?
2.猜一猜?
3.你抓住了這個動物的特點,所以一下子就猜出來了。
4.你們喜歡它嗎?
(喜歡)為什么喜歡?他描述的哪個部位最打動你。
(用上了形容詞形容,特別惹人喜愛。這個比喻把小動物的樣子寫得特別的活潑。)
5.瞧,用上形容詞、比喻這些修辭手法,就把小動物的特點寫得更清晰,表達也更生動有趣了。
八、第二次寫
1.文章不厭百回改。孩子們,對照要求,修改你所寫的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吧。做到抓住特點,有序、寫生動。(板貼:有順序、抓特點、寫生動)
2.學生寫。
九、展示交流
1.(課件出示:大賽會場,音樂)動物明星評選大賽開始了,當上動物明星的首先錄入檔案。小動物們可期待了。
2.哪個同學先來展示?
3.學生展示。
4.寫得怎么樣?喜歡它嗎?用你的掌聲投票。
5.恭喜你寫的小動物當上動物明星。錄入檔案。
6.還有誰想來?(請兩到三個)
十、第三次寫
1.同學們都躍躍欲試,太多動物想?yún)⒓恿?,選拔大賽的要求提高了。不僅要寫動物的樣子,還要寫寫它的生活習性。(動物明星評選條件除了寫清楚動物外形特點,還要寫它的生活習性。)
2.生活習性可以寫哪些內(nèi)容呢?誰來說說。
3.思維導圖:吃,睡,住,行,技能……
4.請你選擇其中一到兩項,借助收集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我們將把按要求寫得好的檔案收集到《動物小百科》這本書里。(出示:書的封面)
5.開始完善檔案吧。
十一、展示檔案
請學生上臺展示。(學生念完,表揚:真是動物王國里耀眼的明星,收入檔案了)學生在黑板貼上自己的作文。
十二、歸類成書
還有很多同學也為自己喜歡的動物建立了檔案,你還可以像這樣,給動物取個昵稱,寫一寫它的生長地,給它配上畫像或照片,讓你的檔案資料更豐富。課后我們都收集到這本《動物小百科》的書里。(課件:合成一本書。)
十三、總結(jié)升華,愛護動物
這本書呀,將在全校漂流傳閱,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并愛護動物!
(三)習作后,回顧主線,多個角度,多種形式,一唱三嘆,反復修改
學生現(xiàn)場成文后,反復修改也非常重要,因為文章不厭百回改。十分文章,三分寫作,七分修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所以一唱三嘆教學范式主張大到篇章表達的契合題旨,中到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的得當編排,小到遣詞造句的精準鮮活,都要緊扣單元訓練主線回環(huán)往復進行修改。教師還可以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自改、互改、小組輪流改習作,從而達到寫好習作的目的。其實學生自改、互改,輪流改作文的過程既是一種糾錯和思維成型的心智活動,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并能使學生在不斷獲得有關(guān)信息的反饋中最終達到對某項技能的掌握。修改時教師可以回顧單元訓練主線,明確修改標準,制訂評分細則,讓學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一步引導學生初讀,從文章的字、詞、句及標點符號,文章的格式方面入手進行修改;第二步再讀,從文章的選材、中心、結(jié)構(gòu)方面入手;第三步可以從文章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潤色修改。教師在指導全班學生集體修改作文時,既要起到“導”與“引”的作用,又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敢于發(fā)言,勇于修改,從而在“老師指導,學生參與”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改好作文。而且修改的順序是因文而異,因人而異的,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主線循序漸進,解決學生習作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做到有的放矢,有所進步即可。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