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穎
摘 要:翻轉課堂顛倒了傳統(tǒng)的教學步驟,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上答疑及知識運用。設計好綜合性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能幫助學生有效開展課前自主學習,保證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本文將討論課前任務的設計和布置原則,通過《高級英語》課程實例進行說明,并解釋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通過上述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闡釋,希望能為老師們設計課前任務提供幫助與啟發(fā)。
關鍵詞:翻轉課堂;課前任務;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5-0142-04
一、引言
從2007年美國的兩位高中化學老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首次使用翻轉課堂,2010年隨著“可汗學院”的興起,翻轉課堂在全球范圍得到推廣,到2011年之后,慕課(MOOCs)的流行使翻轉課堂進一步發(fā)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翻轉課堂的最大特點是顛倒了傳統(tǒng)的教學和學習順序,學生課前學習知識,課堂上答疑、討論、進行知識的運用等。因此,讓學生在課前有效地理解和學習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過程不等于傳統(tǒng)的預習或簡單的觀看教學視頻,而是更加復雜、細致的綜合性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涵蓋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利用多樣的渠道和資源學習,培養(yǎng)多種能力,更好地激發(fā)學習動機。如何有效地設計和布置翻轉課堂的課前任務,尤其是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本文將對此展開討論。
二、概念界定
(一)翻轉課堂
傳統(tǒng)課堂的基本模式是課上教師講授知識、學生學習,課后學生完成作業(yè)、鞏固記憶知識。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顧名思義,顛倒了傳統(tǒng)教學程序,課前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閱讀課程材料或完成任務等方式自主學習新知識,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討論、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活動等,從而對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內化和運用,教師答疑并給出反饋。這種教學模式“顛倒了教學過程,重置了課堂時間,改變了學習方式,轉變了師生的角色”[1]。它更加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引導,鼓勵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此外,與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答疑和反饋更加及時高效。傳統(tǒng)課堂課后作業(yè)大多是學生回家完成,形式比較局限,教師不易全面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且需要收集作業(yè)或另外考察后方能發(fā)現問題、給出反饋,有時針對某些典型問題甚至要在下一次課上才能集中答疑解惑。而翻轉課堂課上在各種知識運用的活動中,教師能更及時地發(fā)現問題、當堂解決。
(二)課前任務
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課堂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即學習新知識,放在了課前,由學生自主完成。這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對于課前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引導學生順利完成課前自主學習,并保障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有效地進行課前自主學習,教師通過認真分析研究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轉化為不同的學習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成學習目標。這些任務就是翻轉課堂中的課前任務,常體現為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以及配套學習資源(包括微課視頻、聽力閱讀材料等)。課前任務的設計直接關系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對后續(xù)課堂上答疑、知識內化、運用等有很大的影響,是實現翻轉課堂的關鍵。
三、翻轉課堂課前任務設計與布置原則
(一)分析教學內容與學習者
分析教學內容包括依據課程大綱分析教材內容和其他相關課程資源。教材是“學生獲取系統(tǒng)知識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2]。因此教師要鉆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整體把握、抓住精髓,分析哪些內容適合錄制視頻、設計成課前任務由學生自主學習,哪些內容應在課上進行探討、運用。此外,教學內容不應拘泥于教材,其他課外參考書、教輔用書、網絡資源等都可作為教學內容,教師應充分分析豐富的教學資源,擇其精華,設計課前任務與課堂活動。
設計課前任務應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狀況、現有知識水平、興趣與需求等,因此認真分析學習者的情況,才能使課前任務真正滿足他們的需求、激發(fā)學習興趣。分析學習者之間的差異,有助于設計個性化的課前任務,讓不同的學習者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二)根據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要素。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將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道—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幾部分,后由其學生等改進為“知識”和“認知過程”兩個維度,知識從具體到抽象包括事實、概念、程序和元認知,而認知過程依據認知復雜程度由低到高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3]。翻轉課堂的基本理論基礎是布魯姆的掌握學習,因此設計課前任務時要首先根據布魯姆認知過程目標來明確教學目標,從易到難,逐步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依據ARCS動機理論設計課前任務
為了使課前自主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課前任務要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克服困難、完成挑戰(zhàn)獲得成就感。因此,課前任務的設計要以動機理論為依據,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在眾多動機理論中,美國心理學教授凱勒1983年提出的ARCS動機設計模型,綜合了多種動機研究觀點,在翻轉課堂的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
ARCS動機設計模型是指注意(Attention)、關聯(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滿意(Satisfaction)四個要素。這個模式可以看成這樣的一個過程:為了激發(fā)一個人的學習動機,首先要引起他對一項學習的注意和興趣;然后使他理解完成這項任務與他自身密切相關;接著要使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從而產生信心,最后要讓他體驗完成學習后的成就感,感到滿意[4]。整個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如圖1所示:
(四)課前任務與課堂活動有效銜接
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任務不能孤立存在,要與課堂活動有機結合。設計好課堂活動,一方面可以在活動中有效檢驗課前自主學習完成情況與效果,避免因缺乏監(jiān)督導致學生偷懶;另一方面能夠解答討論自主學習中發(fā)現的問題,并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和靈活運用。應將一個知識點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和課堂實踐活動作為一個整體,統(tǒng)一設計,二者共同作用,相輔相成。
四、課前任務設計實例
這一部分將以大學英語專業(yè)高級英語課為例,選取教材《高級英語》(第三版第一冊,張漢熙主編)中的第一課《面對颶風》,針對課文背景和文章整體理解這一單次課的內容設計課前任務。
課前學習任務單見表1。
(一)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
在設計出整個任務(表1)之前,應先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習者。高級英語課是英語專業(yè)高年級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抓住所讀作品的要點,分析文章的結構布局、文體修辭及語言特點,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這一次課的教學內容是介紹課文背景及文章整體理解,從而為接下來兩次課的課文講解做準備。學生是英語專業(yè)大學三年級,已經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和知識儲備,可以完成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任務。他們不再像大一新生充滿好奇和新鮮感,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興趣不高,參與積極性較低,喜歡新穎的教學方式和與自身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
(二)明確教學目標
根據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將這次課的教學目標為分六個層次。由易到難,先讓學生對概念、知識點、課文內容等基本教學內容進行記憶、理解;接著利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識完成練習、進行簡單實踐應用、分析問題;最后靈活運用已學知識,嘗試進行批判性的評價和新穎的創(chuàng)造。
(三)結合ARCS動機理論
這次翻轉課堂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動機,結合了ARCS動機理論。其中四個要素在任務設計中的體現見表2。
(四)課前與課上銜接
課前的三個學習任務分別與課上的三個活動一一對應銜接:課前收集學習背景知識,課上進行介紹展示;課前理解分析課文、完成練習,課上展開討論;課前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課上進行發(fā)布講解。課前與課上的銜接,保證了對課前自主學習效果的檢驗,更是對教學內容的深層次挖掘和綜合運用。
五、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一)關于課前自主學習材料
很多人認為翻轉課堂的課前自主學習就是觀看微課視頻,課前給學生提供的學習材料就是微課,其實不然。微課是使用多媒體技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它的確以其短小、生動、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等特點在翻轉課堂的課前自主學習中廣泛應用,學習效果得到認可。但是除了微課這種形式,閱讀材料、網上的信息、其他視頻資源等都可以作為課前自主學習的材料。除了教師提供的課前學習材料和資源,學生甚至可以去查閱圖書、查找網絡資源,或通過調查研究、合作探究式學習等方式主動地獲取課前學習材料。這些學習材料的提供和獲取不應單獨考量,而是與課前學習任務的設計和布置整合在一起,統(tǒng)籌規(guī)劃。
(二)關于課前微課錄制
微課是翻轉課堂課前自主學習非常重要的材料和形式,但微課的錄制常常耗費老師們大量的時間,也讓有的老師頭疼、無從下手。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從微課的設計到錄制編輯,確實要花費不少心思與時間。老師們可以根據學科或課程組成小組,幾名老師分工合作,不但能分擔工作量,還可集思廣益,進一步完善微課。另一方面,老師們應不斷學習,熟悉微課的各種形式,提高微課錄制技術。除了錄制老師們的講課視頻、課程PPT,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微課錄制中,讓學生錄制一小段,或是錄制師生、生生之間的討論、訪談、互動等。此外,也可利用其他豐富的視頻資源,通過錄屏、截取片段等方式,設計編輯后為課程所用。
(三)關于課前任務布置
很多英語課程一個單元或一課的內容較多,比如高級英語課的課文很長,還包含大量背景和寫作知識,需要幾次課才能完成一篇課文。教師應將整個單元或整課的課前學習任務分為幾部分,每次課前只布置給學生這一單次課的學習內容,而不是整個單元的。以免學生面對過多的學習內容,不會合理分配,影響學習效果。教師還應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情況隨時調整課前自主學習的任務量及布置、完成時間。
六、結語
課前任務的設計與布置是實現翻轉課堂的關鍵。通過結合科學的規(guī)律原則,我們可以更好地設計、更合理地布置課前任務,使其難度適中、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目標全面、明確,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并且結合課上活動對知識綜合運用,從而確保開展更為優(yōu)質高效的翻轉課堂。而相對于大學外語,英語專業(yè)由于班級規(guī)模較小,翻轉課堂的研究較為滯后,因此,對于英語專業(yè)翻轉課堂的研究值得進一步的關注與拓展。
參考文獻:
〔1〕柯清超.超越與變革:翻轉課堂與項目學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2.
〔2〕蔡歡歡,段作章.翻轉課堂課前教師任務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6,(02):77-79.
〔3〕柳桂媛.翻轉課堂課前學習任務單設計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6,14(03):109-112.
〔4〕任雅媛.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引入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13.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