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抱樸子外篇》:葛洪的政治及處世觀

    2019-06-18 11:40:36鐘岳文
    月讀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葛洪

    鐘岳文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分裂割據(jù)的時代,政權(quán)更迭頻繁,但思想界卻并不顯得暗淡,出現(xiàn)了許多思想家和哲學(xué)家,葛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抱樸子內(nèi)篇》和《抱樸子外篇》,無論在中國道家思想史還是中國儒家思想史上,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文所要介紹的是《抱樸子外篇》。

    思想家葛洪與《抱樸子外篇》

    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人,一般認為他生于西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卒于東晉哀帝興寧元年(363),終年八十一歲。

    葛洪的遠祖葛浦廬,曾經(jīng)輔佐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官至驃騎大將軍,封下邳僮縣侯,食邑五千戶。后來,葛浦廬把爵位讓給了弟弟葛文,自己率全家遷居到江南的句容,定居下來。葛洪的祖父葛系,在三國時期的吳國擔(dān)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大鴻臚等要職。葛洪的父親葛悌,先在吳國任五官郎中、會稽太守等職;入晉后,又任肥鄉(xiāng)令、邵陵太守等職。由此看來,葛洪出身于上層的士族家庭。

    葛洪是葛悌的第三子。不幸的是,葛洪十三歲時,其父去世,家道中落,年幼的葛洪不得不親自操持農(nóng)活,于耕種之暇發(fā)奮苦讀。他在《自敘》中回憶了這段艱難的生活:十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因此我過早地失去了父親的教誨。當(dāng)時的我,饑寒交迫,困苦不堪,自己還要親自去耕地收割,晚上披星戴月踏著野草,辛勤地在田地里勞作。再加上連續(xù)遭到戰(zhàn)亂之苦,先人留下的典籍蕩然無存。在農(nóng)耕的空閑時間里也無書可讀。于是,我只好背著書箱步行到別人家中借閱,然而,在一處人家里,最終也很難借到所有書籍。后來,我自己就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砍柴,然后賣掉,從而買來紙筆,供自己使用。白天就到田地里去勞作,晚上就點燃柴火照明,寫字讀書。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沒辦法早一些涉獵各種典籍。因為經(jīng)常缺乏紙張,所以每次寫字的時候,紙張的正反兩面都寫滿了,很少有人能夠閱讀。

    這是一幅多么令人感動的辛勤勞作和勵志讀書的畫面啊。葛洪雖然出身于上層世家,卻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開始了他的學(xué)術(shù)生涯。

    十六歲時,葛洪開始學(xué)習(xí)《孝經(jīng)》《論語》《詩經(jīng)》《周易》等儒家經(jīng)典,并旁涉諸史、百家之言。他還對道家的養(yǎng)生修仙之法情有獨鐘,他說:“余少好方術(shù),負步請問,不憚險遠。每有異聞,則以為喜。雖見毀笑,不以為戚?!保ā侗阕觾?nèi)篇·金丹》)

    葛洪逐漸以儒學(xué)知名。晉惠帝太安二年(303),他應(yīng)吳興太守顧秘之邀,以將兵都尉的身份參加了鎮(zhèn)壓石冰起義的行動,因功被授予伏波將軍。但葛洪“不論功賞,徑至洛陽,欲搜求異書以廣其學(xué)”(《晉書·葛洪傳》)??梢?,對于葛洪來說,做官并非他的人生志向,讀書做學(xué)問才是其一生追求。

    東晉元帝司馬睿為丞相時,召葛洪為掾。后葛洪又任州主簿、司徒掾、諮議參軍等職。

    到了晚年,葛洪得知交趾出丹砂,乃請求為句漏縣令。到了廣州,被刺史鄧岳挽留。葛洪乃到羅浮山煉丹、著書,最終卒逝于此。

    葛洪一生治學(xué),可謂是晉代之冠倫大才、奇才,其知識之淵博、著述之宏富、見解之精深,在晉代作家中是出類拔萃的。《晉書·葛洪傳》說:“(葛)洪博聞深洽,江左絕倫。著述篇章,富于班(固)、馬(司馬遷)。又精辯玄賾,析理入微?!睉?yīng)該說,這個評價大體上是公允的。

    葛洪的著作有很多,但大部分已經(jīng)散佚了,幸而最能體現(xiàn)其思想的《抱樸子內(nèi)篇》和《抱樸子外篇》留存了下來。

    說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抱樸子內(nèi)篇》《抱樸子外篇》中的“抱樸子”,作何解釋呢?原來,“抱樸子”是葛洪的號。關(guān)于他自號“抱樸子”的原因,葛洪本人有一個解釋:“洪期于守常,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不得其人,終日默然。故邦人咸稱之為‘抱樸之士,是以洪著書,因以自號焉。”(《抱樸子外篇·自敘》)

    細究起來,“抱樸”一詞見于《道德經(jīng)》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币馑际切袨閱渭儯瑑?nèi)心淳樸。正是因為葛洪具備了道家所提倡的淳樸、自然的品格,所以被鄉(xiāng)人稱為“抱樸之士”。于是他就以此為號,并把這一名號用在了自己的書名中。

    對于《抱樸子內(nèi)篇》和《抱樸子外篇》,葛洪自己也做過一個說明:“凡著《內(nèi)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其《內(nèi)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yǎng)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抱樸子外篇·自敘》)

    也就是說,《抱樸子內(nèi)篇》主要講養(yǎng)生成仙,《抱樸子外篇》主要講治國安民。這兩部書的內(nèi)容集中反映了作者以道教養(yǎng)生為主,以儒學(xué)治世為輔,內(nèi)外并舉、儒道兼修、仕隱變通的人生追求。

    今天我們來看《抱樸子外篇》,可以知道這部書主要闡述了葛洪的社會政治、為人處世等思想主張。雖然葛洪自認為它“屬儒家”,但實際上其中的思想比較駁雜,以儒家為主,兼采了道家、法家,甚至還涉及少量的墨家思想,以至于《隋書·經(jīng)籍志》《新唐書·藝文志》都將其歸于“雜家”。

    《抱樸子外篇》的主要內(nèi)容

    《抱樸子外篇》主要闡述了葛洪的社會政治、人生處世等思想主張。具體而言,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肯定社會進步的意義,反對厚古薄今的歷史觀。

    葛洪在《尚博》中批判了“今世所為,多不及古;文章著述,又亦如之”的貴古賤今的觀點。他認為,今人不亞于古人,今文也不亞于古文,并對“今山不及古山之高,今海不及古海之廣,今日不及古日之熱,今月不及古月之朗”這種荒謬可笑的說法,給予了抵制和批評。

    在反對厚古薄今的同時,葛洪肯定社會是不斷發(fā)展的,因此主張社會的變革?!妒分姓f:“夫三王不相沿樂,五帝不相襲禮,而其移風(fēng)易俗,安上治民,一也?;蚋锘蛞颍瑩p益懷善,何必當(dāng)乘船以登山,策馬以涉川,被甲以升廟堂,重裘以當(dāng)隆暑乎!”意思是,夏、商、周三代帝王不沿用前代的樂制,上古的五位帝王也不因襲前代的禮制,然而他們改變了習(xí)俗風(fēng)氣,并使社會安寧、百姓安定,這是一樣的。對禮儀制度,或改革或沿襲,或減少或增加,或刪除或改善,何必一定要坐著船去登山,鞭打著馬去渡河,身披著鎧甲上朝堂,正值酷暑而穿著幾層皮衣呢!因時制宜,適時而變,葛洪的這種社會發(fā)展觀是正確的,在這一思想下,他提出要對過去的制度進行重新審查,合適者保留,不合適者加以裁汰或革新。

    其次,提出了德刑并重的治國原則。

    恩威并施,德刑并用,是中國古代君主治理國家的原則。葛洪繼承了這一思想,提出了“刑為仁佐”(《用刑》)的治國原則。在《君道》中,他還指出君主對待百姓應(yīng)該“蒞之以慈和,齊之以禮刑”。在《用刑》中,葛洪則說:“莫不貴仁,而無能純?nèi)室灾轮我?;莫不賤刑,而無能廢刑以整民也?!币馑际?,沒有人不重視仁慈,但也沒有人能夠完全使用仁慈而使國家安定;沒有人不輕視刑罰,但也沒有人能夠不使用刑罰就把百姓治理好的。他還列舉了大量的史實,說明即使在上古理想的社會里,刑罰也是必不可少的輔政手段。他說,堯舜的仁慈就像上天一樣,然而卻不能原諒四個罪人。周公與兄弟的關(guān)系友善,然而也不能赦免管叔和蔡叔??鬃诱D殺少正卯,漢武帝誅殺自己的外甥,雖然傷心得流下眼淚,可又要維護法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啊。此舉是殺—人以挽救萬人,損害了少數(shù)人的利益但成全了多數(shù)人的利益。葛洪的這種重視仁政又強調(diào)刑罰的主張,對今日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jié)合,不無借鑒。但是,葛洪又主張重刑,甚至提出恢復(fù)肉刑,這種做法則太過極端了。

    第三,強調(diào)用人的重要性。

    中國自古就十分重視用人問題。葛洪同樣認為用人是君主的要務(wù)之一,他用了《務(wù)正》《貴賢》《任能》《審舉》《擢才》等多篇來闡述這一問題。本文將在后面詳述。

    第四,重視學(xué)習(xí)和教育。

    《抱樸子外篇》專有《勖學(xué)》和《崇教》兩篇,它們堪稱姊妹篇,前者從個人的角度強調(diào)了教育、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后者則側(cè)重于從國家政治角度來闡述教育的不可或缺。

    葛洪認為,學(xué)習(xí)能夠使人提高品德,增加知識,最終成為一個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就個人來說,努力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是“進可以為國,退可以保己”,可以說是進退自如。葛洪還指出,良好的天賦不能代替后天的學(xué)習(xí),即便是圣人,其品德修養(yǎng)也是通過學(xué)習(xí)獲得的,正所謂“周公上圣,而日讀百篇。仲尼天縱,而韋編三絕。墨翟大賢,載文盈車”(《勖學(xué)》)。這種觀點,能夠促人上進,有利于個人素質(zhì)的提高和社會風(fēng)氣的改善。

    對于一些具體的學(xué)習(xí)方法,葛洪也進行了闡述。比如學(xué)習(xí)要趁早,因為“少則志一而難忘,長則神放而易失,故修學(xué)務(wù)早,及其精專,習(xí)與性成,不異自然也”(《勖學(xué)》)。又如,學(xué)習(xí)必須抓緊時間,不可荒廢光陰,更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正所謂“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勖學(xué)》)。

    對國家而言,學(xué)習(xí)風(fēng)氣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著國家的興衰?!叭羰顾厥縿t晝躬耕以糊口,夜薪火以修業(yè);在位則以酣宴之余暇,時游觀于勸誡”(《崇教》),那么社會上就會多一些賢人,而少一些不良之人。這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作者還舉古代的圣賢為例:“先哲居高,不敢忘危,愛子欲教之義方,雕琢切磋,弗納于邪偽?!保ā冻缃獭罚┫日軔圩o子女的方法就是對他們加強教育。另外,只有那些道德高尚、知識淵博、性格剛直的人,才有資格當(dāng)老師。

    第五,提倡平和的心態(tài)和簡樸的生活。

    在《酒誡》一篇中,葛洪一開始就指出了多欲的害處及戒欲的必要性:“目之所好,不可從也;耳之所樂,不可順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隨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睘槭裁茨??因為那些能夠迷惑眼睛的,必定具有超眾的美貌與鮮艷的花紋;能夠迷惑耳朵的,必定是動聽的靡靡之音;能夠迷惑鼻子的,必定是芬芳的氣味;能夠迷惑嘴巴的,必定是美味佳肴;能夠迷惑人心的,必定是權(quán)力功名。如果這幾個方面都被迷惑了,那離遭殃也就不遠了。接著,葛洪說道,聰明的人會嚴格地矯正自己的情緒和理智,不會放縱自己的情欲去追逐名利富貴,會用恬靜的心來約束自己的思想,會用長遠的打算來提高自己的品德。他們抑制自己的情欲,超過了防止堤壩的決口;他們控制自己的性情,小心得超過了用腐朽的韁繩去駕馭奔馬。葛洪從大處著手,認為縱欲害人害己,清心寡欲則可以修身養(yǎng)性。

    最后,葛洪還闡述了自己的文學(xué)觀。

    他提出要文德并重。魏晉以前,人們一般比較重視人的品行,而把作文放在次要地位。葛洪針對這種“德行者,本也;文章者,末也”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文章的主要作用在于載道,因此“文章之與德行,猶十尺之與一丈”(《尚博》),二者同樣重要。再者,葛洪主張文章內(nèi)容第一、形式第二的創(chuàng)作標(biāo)準(zhǔn),認為只要有好的內(nèi)容,形式差一點也不要緊。當(dāng)然,內(nèi)容與形式俱佳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上乘之作。此外,他還重視文學(xué)的實際作用,提倡作文要有益于社會,即“立言者貴于助教”,對于那些空洞而無用的文章,葛洪則嗤之以鼻。他的這些觀點,意在矯正魏晉時期玄談的虛無之弊,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而在文風(fēng)上,葛洪主張文學(xué)作品要通俗易懂。他說,人們講話時總希望講得越明白越好,務(wù)必讓對方聽懂,寫文章也是同樣的道理。

    《抱樸子外篇》中的選人用人觀

    中國自古就十分重視選人用人,社會的穩(wěn)定、國家的富強、百姓的安居樂業(yè),都離不開賢人的治理和輔佐。生活在兩晉時期的葛洪,經(jīng)歷了紛繁錯雜的時局,對用人更是有著深刻的理解。

    首先,葛洪提出君主要把選擇人才作為第一要務(wù)。他在《貴賢》的開篇就說:“舍輕艘而涉無涯者,不見其必濟也;無良輔而羨隆平者,未聞其有成也。”意思是,舍棄輕快的船只而去涉無邊的大海,我們將看不到他順利地渡過;沒有優(yōu)秀的大臣輔佐而想實現(xiàn)太平盛世的局面,我們將聽不到他成功的消息?!肮收匈t用才者,人主之要務(wù)也;立功立事者,髦俊之所思也?!彼哉屑{賢才是君主的第一要務(wù),而建功立業(yè)則是賢才的追求。君主為什么要注意選擇人才呢?因為這件事關(guān)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耙杂逓橘t者,亡之診也。蓋診亡者,雖存而必亡;猶脈死者,雖生而必死也?!保ā哆拧罚┤绻褵o能之人當(dāng)作賢人,這就是亡國的征兆了。一旦出現(xiàn)亡國的征兆,雖然國家還存在,但它最終必然滅亡;這就好像脈象出現(xiàn)死亡征兆的人,雖然還活著,但卻必死無疑。話雖說得很嚴重,但卻值得仔細體會,這是在提醒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辨別忠奸賢愚,要選人得當(dāng),用人適宜。

    那么,君主和賢臣之問最理想的狀態(tài)又是什么呢?葛洪說道:“夫拔丘園之否滯,舉遺漏之幽人,職盡其才,祿稱其功者,君所以待賢者也;勤夙夜之在公,竭心力于百揆,進善退惡,知無不為者,臣所以報知己也。”(《貴賢》)請出山水田園中被埋沒的人才,舉薦被遺漏的隱士,讓賢臣在適當(dāng)?shù)穆毼簧媳M情發(fā)揮他們的才華,讓俸祿與他們的功勞相一致,這就是國君對待賢臣的方法;為了國家日夜勤奮努力,盡心竭力地處理好各種政務(wù),舉薦善人而貶斥惡人,遇到該做的事情就勇敢地去承擔(dān),這就是臣下報答君主知遇之恩的態(tài)度和方式。君主選拔人才而為國效力,賢臣恪盡職守、積極作為,這樣國家才會走向繁榮和興盛。

    其次,要把能否舉薦真正的賢才作為官員政績考核的內(nèi)容。葛洪說:“古者諸侯貢士,適者謂之有功,有功者增班進爵;貢士不適者謂之有過,有過者黜位削地?!保ā秾徟e》)意思是,古代的諸侯都要向天子舉薦人才,舉薦人才恰當(dāng)?shù)闹T侯被視為有功,有功的諸侯就會加官進爵;如果舉薦的人才不恰當(dāng),就被視為有過錯,有過錯的諸侯就要降低官爵、削減封地。這實際是一種連帶的責(zé)任,以此來要求舉薦者必須具備一雙慧眼,做到公正公平,不可因私利而偏私和袒護。葛洪看來,這種有獎有罰的薦士制度是一種良好的制度,應(yīng)該予以繼承。然而,在漢代末年,由于朝政腐敗,奸臣秉權(quán),這種制度遭到了破壞,甚至出現(xiàn)了公開賣官鬻爵的現(xiàn)象,這直接導(dǎo)致了社會風(fēng)氣的敗壞和國家的滅亡。

    第三,舉薦人才時要摒除私心,認真對待。在中國古代,人_旦居于高位,逢迎巴結(jié)者必然就會增多,這些人無非是想得到舉薦,謀個一官半職或者升遷到更高的職位。面對這種情況,有權(quán)舉薦人才者就更應(yīng)該堅守職責(zé),摒棄私心,公正行事。葛洪說:“但共遣其私情,竭其聰明,不為利欲動,不為屬托屈。所欲舉者,必澄思以察之,博訪以詳之,修其名而考其行,校同異以備虛飾。令親族稱其孝友,邦閭歸其信義?!保ā秾徟e》)意思是,只要官員能夠消除自己的私情,竭盡全力去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為利益所動,不因私人請托而屈從。對于要舉薦的人,一定要平心靜氣地去觀察他,廣泛詢問以便詳細了解他,根據(jù)他所獲得的名聲去考察他的行為,比較不同的意見以防止有人對他過分夸獎。要使他的家族都稱贊他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要讓他的鄉(xiāng)親鄰居都稱贊他能夠堅守信義。

    最后,就是要對受到舉薦之人進行嚴格的考試,以確定他是否有真才實學(xué)。關(guān)于如何操作,葛洪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考試之后,對于不合格者要與推薦者一起接受懲罰,“若受賕而舉所不當(dāng),發(fā)覺有驗者除名,禁錮終身,不以赦令原,所舉與舉者同罪”(《審舉》)。也就是說,對于那些因行賄受賄而故意作弊的人,要加重處罰,“禁錮終身”,就是終生不許做官,即使遇到大赦的時候,也不予寬恕,應(yīng)該說這種處罰是非常嚴厲的,為的就是避免舉薦者與被舉薦者私下串通,造成舉才不當(dāng)。二是嚴格考試制度。葛洪建議,朝廷可以預(yù)先擬定考題,出題人在考試前必須與外界隔離,考生當(dāng)場答題,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各種人事關(guān)系的干擾。這種觀點,對后世科舉考試有著很大的啟發(fā)意義。三是對于合適的人選,不可立即委以重任,要“嘗小仕者,有忠清之效,治事之干,則寸錦足以知巧,刺鼠足以觀勇也”(《審舉》),就是嘗試著讓他當(dāng)個小官,如果他確實有忠誠廉潔的表現(xiàn),具備處理事情的能力,那么通過一寸錦繡也能知道繡工的巧拙,通過殺死老鼠這件小事也能夠看出他是否勇敢了??梢姼鸷樗枷胫b密。

    應(yīng)該說,葛洪關(guān)于選人用人的觀點,是較為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鑒意義,值得我們深思。

    猜你喜歡
    葛洪
    論葛洪的文學(xué)發(fā)展觀
    淺述葛洪及其醫(yī)藥學(xué)
    《醫(yī)心方》引錄《葛氏方》探析
    THE 1,500 YEAR WAR
    THE 1,500 YEAR WAR
    漢語世界(2017年5期)2017-09-21 07:44:38
    葛洪扶南之行再考
    地方特色博物館數(shù)字化建設(shè)初探
    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對《莊子》的接受淺析
    葛洪《肘后備急方》診治卒死類急癥經(jīng)驗
    葛洪的圣人觀
    平南县| 分宜县| 从江县| 城固县| 临城县| 武川县| 龙岩市| 英德市| 锡林郭勒盟| 博白县| 瑞金市| 微山县| 林周县| 富蕴县| 陆丰市| 高雄市| 台东市| 科技| 玉门市| 密云县| 二手房| 阜新| 蓬莱市| 济南市| 建阳市| 西宁市| 得荣县| 阳东县| 女性| 玉溪市| 麻城市| 湖北省| 成武县| 米泉市| 花莲县| 集贤县| 马尔康县| 温州市| 曲松县| 志丹县| 丰顺县|